唐万鹏
(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辽宁 辽阳 111000)
孤立性肺结节是影响人体身心健康的疾病,多数为小结节,一般不影响相对区域的肺功能及组织结构,其发病具有隐匿性,临床表现不显著,部分患者伴有咳痰、咳嗽等症状,多数由体检时偶然发现,故早期检出率较低[1]。因此,为提高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其早期判断良恶性,实施积极治疗,寻求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可采用磁共振成像,可多方位、多参数、多序列扫描,且图像分辨率较高,而随着扩散加权成像技术不断发展,表面扩散系数值在病灶的良、恶性定性诊断中应用广泛[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孤立性肺病灶的病理参数与表观扩散系数的相关性及其定性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2例经病理确诊存在孤立性肺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7.65±5.24)岁。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穿刺病理或手术确诊者;首发单发病变,病灶直径≤3 cm 者;临床资料完整者;无严重精神系统疾病者;有正常认知、书写、沟通能力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接受放、化疗及其他抗肿瘤治疗者;有磁共振成像检查禁忌证者;依从性低者。
1.3 方法 采用3.0T磁共振仪(GE公司,型号:MR750),扫描参数:T2WI 回波时间为102 ms,重复时间4 277 ms,矩阵288×288,视野180 mm,层厚3 mm;扩散加权成像:回波时间为70 ms,重复时间为5 000 ms,矩阵128×128,视野300 mm,敏感梯度因子(b)值取0、1 000 s/mm2。通过后处理得到表观扩散系数图,选择感兴趣区(ROI),ROI面积选择不包含病灶边缘但接近病灶的区域,同时,避免坏死出血区,ROI>15 mm×15 mm,测量3~5次病灶区后,取平均值为表观扩散系数值。向工作站传输原始磁共振成像图像,由2 名具有5年经验的放射科副主任医师进行阅片,并经讨论协商达到统一结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孤立性肺病灶良、恶性的表观扩散系数值采用ROC 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AUC 值>0.9 表示诊断性能较高,0.71~0.90表示有一定的诊断性,0.50~0.70表示诊断性能较差;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孤立性肺病灶的良、恶性与表观扩散系数值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病理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62 例存在孤立性肺病灶患者中,恶性病变42 例,其中腺癌25 例,鳞癌12 例,原位癌5例;良性病变20例,其中硬化性血管瘤2例,慢性机化性炎症2例,错构瘤5例,不典型增生11例。
2.2 孤立性肺病灶良、恶性的表观扩散系数值 良性病灶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为(1.49±0.31)×10-3mm2/s,高于恶性病灶的(1.08±0.20)×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9,P=0.000)。
2.3 磁共振成像诊断情况 磁共振成像诊断的ROC 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0.806、0.900、0.571、0.471,见图1。
图1 磁共振成像诊断的ROC曲线
2.4 孤立性肺病灶的良、恶性与表观扩散系数值的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孤立性肺病灶的良、恶性与表观扩散系数值相关(OR>1,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方程为Y=2.015-0.469X,见表1。
表1 孤立性肺病灶的良、恶性与表观扩散系数值的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孤立性肺结节与慢性炎症、职业、雾霾、吸烟等因素相关,病理类型包括良、恶性,其中恶性病灶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因生长迅速,会压迫周围组织,易累及神经组织及周围血管,导致患者咳嗽、咯血,严重者影响多器官系统,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性患者,需结合其病因行针对性治疗,对于恶性病灶者需早期确诊,及时给予手术治疗,以改善预后。
目前,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可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查,因软组织对比度较好,可多方位、多参数的成像,诊断效能较高,但在常规平扫中,诊断结果易受呼吸运动、心脏等干扰,加之肺部组织的氢质子量不高,且含气量大,进而影响诊断准确性,导致误诊率及漏诊率较高[4]。但随着扩散加权成像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在肺部病变诊断中逐渐应用磁共振成像检查。扩散加权成像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式,是反映微血管内血流灌注及肿瘤细胞内外水分子的微观运动成像,无需应用对比剂和实施增强扫描即可清晰显示肺部病变数目、面积,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同时成像时间较短,检查效率高,患者接受度高,且无放射线损伤,可用于肾脏功能不全、造影剂过敏等患者的检查[5-6]。此外,该检查方式可通过分析细胞内外及其外间隙水分子运动状态,处理不同b值的扩散加权成像图像,以获取表观扩散系数值,进而对病灶的良恶性进行定量诊断[7]。本研究结果显示,良性病灶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高于恶性病灶(P<0.05),且经ROC曲线分析,有一定的诊断性,同时,二元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孤立性肺病灶的良、恶性与表观扩散系数值相关,表明孤立性肺病灶的病理参数与表观扩散系数相关,表观扩散系数值可作为辅助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对疾病进行定性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分析原因为,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是基于病理组织学的变化,孤立性肺病灶的良恶性不同,其细胞数目、密度、体积及细胞外间隙大小均不同,而以上因素也会影响细胞内外水分子扩散状态。相关研究[8-9]发现,细胞外水分子运动阻力与细胞外间隙缩小、组织细胞体积较大、数目较多等相关,会降低表观扩散系数值;而细胞内水分子运动阻力与肿瘤细胞体积大、细胞器丰富等有关,也会造成表观扩散系数值下降。在孤立性肺病灶的诊断中,因恶性病灶多呈密集排列,会造成细胞间隙变小,且体积更大,进而阻碍病变区域水分子的扩散,导致表观扩散系数值降低;而良性病灶的水分子运动阻力较小,易于其扩散,即表观扩散系数值较高[10]。因此,在孤立性肺病灶良恶性的诊断中可通过表观扩散系数值进行判断,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病情,从而早期确诊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孤立性肺病灶的病理参数与表观扩散系数相关,表观扩散系数值可作为辅助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对疾病进行定性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