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语文高考命题中融合的人文思维学科素养
——以2021年新高考Ⅰ卷为例

2021-11-08 13:03福建沈曦林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思维

福建 沈曦林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高中“美学教育”的任务,一是通过美术和音乐的鉴赏课来完成,二是通过语文课程来完成。甚至可以说,高中语文课程是对“美学教育”的有力补充。如果说“美育”是中学生人文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那么对审美思维的培养正是中学生人文思维方式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现代文阅读Ⅰ,就“拉奥孔”静态中的动感审美形象,以及“诗画异质”的特点,精心选取了朱光潜的《诗论》和钱钟书的《读〈拉奥孔〉》两篇文章作为阅读文本。笔者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雕塑《拉奥孔》的插图并非是一种陪衬或装饰。早在2001年全国卷中《铜奔马正名》这篇阅读中就有铜奔马插图。以雕像作为插图,可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到空间艺术受表现时间限度的约束,也就是说雕像只能表现一刹那的神态、动作,却难以表现出复杂的内心活动:作为祭司的拉奥孔宁可违抗神的旨意受到天谴,也要救特洛伊人,即使被蟒蛇缠缚拖累家小,也无怨无悔。这正是人文观的一种深刻体现。

接下来,笔者对2021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的第5题进行分析。题目是“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这道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比较分析诗歌和绘画中表现动态美和静态美的特质差异,并让考生对文本进行分析探究,总结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同时解释嵇康和顾恺之这两句话的内涵,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下面,笔者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分析。

分析近几年高考真题可以发现,把美学鉴赏、人文精神融入到高考试题中已非首例。如2020年全国卷Ⅱ的古代诗歌阅读,选用了王安石的《读史》,其中有“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一句。再如2019年全国卷Ⅰ的古代诗歌阅读选用了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其中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之句。在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简称八省(市)联考(江苏、重庆、湖南、福建)]的现代文阅读Ⅱ选用了川端康成的《秋雨》。不论是王安石对“外在美和内在美”的慨叹,还是陈与义“在有限中展现无限遐想的美”,抑或是川端康成的“短暂娇弱而充满命运抗争的凄美”,这些和朱光潜、钱钟书的论述一样,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融合了审美的人文思维和人文观念。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说过,美是难的。诚哉斯言,正因为每个人的审美都不尽相同,而且美丽又并不是孤芳自赏,因此,美应该得到大部分人的健康的、普遍的、平衡的认同。作为人文观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审美教育在学者的眼里,通常都是借审美活动塑造人心、提升人格。“美育”与高考试题的融合,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较难的,也是最有必要去探析的。

我们再看2021年新高考Ⅰ卷文言文阅读的第14题: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这道题包含两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回答第二个问题的铺垫,第二个问题是对第一个问题的深层探究。这种命题设计理念恰恰出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加强理性思考,增进对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题目关键要素的探析,笔者发现,从人文思维所要求的学科文化素养来看,学生要正确并完整地回答这道题就必须具备以下七个方面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懂得“表”指的是“华表”,并理解“华表”自古以来的象征义及作用。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文言文中固有的“假借”用字现象,明白这里的“景”通“影”字。理解《资治通鉴》中“资”的引申义和“鉴”的比喻义。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即对原文中与本题相关的文言内容进行翻译,以及对司马光所说的评价性的内容进行翻译。

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分析出“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这句评价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5.具备厘清“表”和“景”之间辩证关系的能力和学科素养。

6.具备就“表”和“景”的关系,从文中找出其所体现的具体人物事件的能力和素养。

7.具备对《资治通鉴》成书原委的了解和准确分析司马光这句评价的目的的学科素养。

笔者将思维过程整理成下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发现,试题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所涉及的语文学科素养和语文关键能力多而且有交叉;

二是素养和能力环环紧扣,在思考时须有条不紊;

三是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即要求学生既要运用辩证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又要运用联想、引申等思维方法,这也正符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从多元性、情境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时序性等方面把握问题与事物的本质”的要求。

最后,笔者对2021年的新高考Ⅰ卷作文题进行分析。

2021年的高考作文自由度更高,剔除了应用文的限制和情境的预设,更为主要的是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中的“奋斗精神”“责任担当”“健康情感”三个方面很好地融为一体。

人的自我改造过程人的自我审视方式天生资质后天对待资质的方式体育锻炼效果体育锻炼结果对待自我的态度强滥用其强逞强好斗,损折磨耗转为至弱不必自喜弱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目可以明,耳可以聪变而为强不必自悲

1.奋斗精神:即“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就是材料中的“不必自悲”“增益其所不能”。

2.责任担当:“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义务”。这才是检验考生思维延展度的关键。“强者”不能“滥用其强”,这就启发学生,“强者”应该更多地担起社会责任,履行更多的义务。而“弱者”变强后也要去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义务。

3.健康情感:即“具有健康意识,注重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也就是材料中的“勤自锻炼”“变而为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道作文题恰恰是在引导考生对自我进行审视,也在引导考生进行自我规划、改造和提升。最为关键的是,从更宏大的层面看,这道题含蓄地道出了由个人到民族,通过“自强不息”“坚苦卓绝”的努力奋斗,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进而继续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关注国际新闻、熟悉中外历史的考生还能很好地根据国情、国际形势等进行恰当、典型的举例论证。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但紧跟时代步伐,而且敢于通过试题激浊扬清。如2019年全国卷Ⅰ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理水(节选)》,借“大禹治水”这一故事新编,提出领导者就是要像大禹那样,做“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让人尊敬的“中国脊梁”。再比如2019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材料中提到了“夙兴夜寐,洒扫庭内”。这句话出自《诗·大雅·抑》,《毛诗序》《诗集传》等著作认为这首诗是春秋时期卫武公自我告诫提醒的诗。原句是“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说的是“劳动应该早起晚睡,里外洒扫除尘,为民做表率”。这类考查在今后的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现代文阅读Ⅱ或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也有再次出现的可能。

近三年试题的“微调”为今后部编版教材的平稳落地起到过渡作用。2022年的高考试题也许会进一步把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相融合,并借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方试卷。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以人文本”的观念将深入教育、医疗、社保、服务等各行各业。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了86次!我们今天培养高中生的人文思维,就是培养他们热爱人民、尊重人民、团结人民、立足人民、服务人民的民本人文意识观念。语文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本,不论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还是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文件的研究分析,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应以健全我国当代青少年的人文观念、提升他们的人文思维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和使命。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思维跳跳糖
第二单元·素养测评
第一单元·素养测评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