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宇,冯晓磊,方 明
(南华大学 湖南 衡阳 421000)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越来越多的设计者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观规划中。在当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需求下,如何使历史文化名城“湘西老司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突出重围、建设特色型历史文化名村,是此次设计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针对老司城进行场地属性剥离与整合,以乡村振兴的角度了解设计者对方案“三个策略”的解析,提出通过“个案价值评估—设计个案属性化—景观规划设计干预”等分析设计方式平衡完善系统属性结构。
在2020年“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中,南华大学建筑学院方明老师指导周凯的设计作品,围绕“历史文化名村为聚落、遗产、旅游多维属性特征”“历史文化名村问题的存在在于三维属性间矛盾”“化解矛盾的过程就是历史文化名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1]进行了分析设计。
我国农村村容村貌存在较大问题,一方面垃圾回收处理不到位,影响村镇整体面貌;另一方面很多村镇的硬件设施,例如公共照明设施等还未全面普及。
文化元素包括精神文化和景观文化。精神文化丢失往往是因为老一辈的精神思想并没有得到有效传承,并未给乡村文化标识或文化导向,因此很多城中村或近郊村落不像城也不像村。景观文化是指自然景观退化,自然景观在村镇传承中承载着许多文化元素,但目前乡村景观文化正在退化。
在日常的村民活动中,村民的参与度较低。村民是整个村落的主人公和受益者,因此村民应加入乡村建设规划的意见采纳中。目前,虽然村民的活跃度有所增加,但仍缺乏深度和广度。
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是将案例的整体把握与个案的分析相结合。从“整体”入手,对其背景进行明确分析,对不合理之处进行把握,对其属性进行剥离并提出整合策略,从案例中的“个体”入手,整理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情况,再将“整体”对“个体”之间的策略关系进行分析,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系统的分析模式。整个设计围绕“整体—个案—整体”框架展开,如图1 所示。
场地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东部麻岔乡司城村老司城遗址,规划设计范围为遗址中心城区及周边村落(零溪河南北岸),面积约80 hm2。通过前期调研得知,当前国内旅游现状持续递增,文化遗产旅游成为一种主流旅游活动,因此对旧老司城改造,应将历史文化与当今主流结合,推动当地乡村振兴。
通过采用景观规划设计干预系统间属性,平衡及完善属性结构,化解矛盾,从而实现历史文化名村可持续发展,设计思路如图2 所示。
4.3.1 整体现状价值评估
在遗产保护状况中,环境设施破坏较严重;在旅游开发状况中,当地景观吸引力及文化创新力有待提高;在社区发展状况中,当地基础设施较落后。可见,当地整体发展现状不理想,需要改造,促使当地实现乡村振兴。
4.3.2 个案分析属性化
将场地细分为7 方面进行个案分析。将场地中存在的问题用图示语言表述,进行分类整理并梳理个案之间的关系,最终呈现出“发展—保护—开发”3 要素之间互利互赢的设计策略。对乡村内部细分点进行逐个改造,最终按照属性化模式对当地产生良好的改造影响。
整体策略由聚落发展与传承、遗产保护与更新以及乡村旅游与规划3 部分组成。从个案分析回归整体,不断解构和重建最终回归本源,体现了运用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的整体思路,在乡村振兴中进行整体把控,做到面面俱到。
4.4.1 策略一:聚落发展与传承
从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新、培养居民文化与技术及居民建筑环境改善3 方面入手,其中建筑环境改善是重中之重。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发现,当地居民居住区存在严重问题,通过改变组合方式改善建筑布局结构,从而解决功能规划、建筑安全、周边绿地性质等隐患,为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4.2 策略二:遗产保护与更新
通过遗址开发与保护、文化建筑修缮与更新来加强建筑及景观的可使用性和观赏性。其中,德政碑亭修缮给出了具体的修缮措施,值得需要遗产保护的乡村借鉴。
4.4.3 策略三:乡村旅游与规划
旅游发展可推动历史性文化名村经济发展,促进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村就业岗位,促进历史性文化名村环境改善和历史性文化名村文明进步。提出“规划游览路线—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实现‘1+N’天旅游计划”,为乡村文旅建设提供保障。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促使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果园种植业、生态旅游业等行业领域不断发展成熟[2]。深入贯彻落实“坚持小乡村带动大经济”的原则,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思想积极性,不断挖掘、整理、提炼、传承民族文化,发挥乡村文旅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推动经济转型升级[3]。农村基层党支部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搭建学习平台,创新活动形式,转化教育成效,不断加强农村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4]。
在紧抓乡村文化建设的同时,应主动加大力度投入旅游产业发展,以“点带动线、线带动面”的手段,为游客提供较好的服务体系,使游客形成“来了还想来”的旅游愿望,积极探索当代文旅发展的创新模式,例如农业与文旅结合、研学与文旅结合等手段,完善整个乡村文旅服务体系。
“共生”概念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指不同生物互为补充、相互依存、共同成长,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和生态平衡,后被引申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指不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达到和谐的状态[5]。在景观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与互动直接影响景观的实用性、观赏性等。人与景观共生的氛围可以更好地将乡村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中。
文化是最能打动人心、将记忆融入地景中的符号。在当地乡村文化保护中,应将乡村新规划、新格局融入挖掘当地自然、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特色,发掘乡村文化深厚底蕴,提炼乡土特征符号中,把“乡愁”外化于形、具化于物、固化于制[6]。在民居保护中,应保留当地地方风格特色,并加入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融合,让新旧肌理互相融入,使文化、情感与人三者相生相融,丰富乡村文化内涵。
在农村文旅保护与发展中,应对当地人们的不当产业行为给予可持续发展政策扶持。例如适当回收与利用当地农忙时产生的废弃农作物,与其他产业结合形成农业产业“一条龙”,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可以增加可回收废物的再利用率,将其投入产业后又可以产生新的利润,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在进行废物回收利用的同时,可催生新经济环境,对乡村文旅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村村落景观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农村的住所、道路、田园、耕地、山林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设计,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将农村打造成极具特色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产业,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以实现乡村振兴。乡村规划改造方案应从乡村肌理入手,确定基本的肌理属性和定位,在宏观层面把控整个乡村的基本定位,并考虑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必要条件。同时,把握中观层面的道路系统规划,例如绿化、水系景观规划等,提高空间品质的设计。此外,还要重点考虑建筑风貌的整治,以及乡村内部的公共空间、庭院等微观层面的细节设计[7]。
通过分析2020年“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一等奖周凯同学的作品,其在图面布局及整体风格把控上具有优秀的审美水平,在分析场地的模块时也充分发掘并分析当地乡村承载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内涵,并通过概念性的景观设计综合给予地块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性,其提出的通过“个案价值评估—设计个案属性化—景观规划设计干预”的手段,将零散复杂的场地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和重构,发掘出老司城新的发展模式,同时与乡村振兴战略不谋而合,值得研究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