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社会中,青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群体,而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水平高低也成为当前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所以切实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对当前社会医学专业人才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也将探讨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及提升策略,希望对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引言:在高校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群体是重要的参与者与实施者,其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学习效率有着直接影响。现阶段,青年教师是开展医学院教学活动的中坚力量,所以为更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优质医学专业人才,高校应当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以期全面提升医学专业教学质量。
一、影响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因素分析
(一)缺乏教学和实践经验
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职青年教师都是医学专业高学历毕业生,并且在此之前也没有过相关教学经验,这类青年教师的特点就是专业知识扎实且深厚,但教学基本功薄弱,思维方式和洞察力都很强,但教学方法和综合实践能力还有待提升,因而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不高。许多青年教师由于实际教学经验不足而缺乏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致于在课堂教学中比较紧张,时常因担心教学出错而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缺少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与节奏都过于单一,且并未注重课堂活跃度,最终使课堂学习氛围低迷沉闷,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还有一些教师对教学中隐藏的知识点只是简单的概括,并未进行详细的扩展教学;没有注意到与专业相关资格考试相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实用;对自身职业发展认知不清晰,缺乏预判准备。还有部分青年教师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这些都是影响医学院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显著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重科研轻教学
工作重点存在偏差,当前大部分医学院校的专业职称评定是以科研为主,相反,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并不会对职称评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为了达到职称评定标准,大部分青年教师会将工作的侧重点放在科研方面,而放在教学方面的精力则会相对减少,这样一来,青年教师将面临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不仅科研进展缓慢,而且也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三)生活与工作压力大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导致多数人常常无法兼顾工作和生活。青年教师在刚就业阶段虽然待遇良好,但薪酬偏低,经济因素导致他们是生活压力过大,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青年教师工作状态较差,进而使课堂教学质量下降。还有一些教师并非本地教师,在此工作除了要面对较大的经济压力外,还需要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们面临着与家人两地生活的情况,这种归属感的缺失也会导致青年教师的工作精力分散,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对策分析
对于以上可能影响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因素,笔者建议可通过教师自身层面与高校宏观层面共同采取相应措施,以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一)青年教师自身层面提升措施
1.把握教学内容
无论是对于哪个专业层的教师而言,精准掌握所要教授的内容都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青年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的备课环节,对于本课所要教授的内容与知识点应当做到熟记于心、充分掌握并且深度理解,而非仅仅是简单记忆。同时还要把握好本课的关键点以及重点难,通过有层次的教学引导学生逐步学习新知识,掌握要点。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讨论,充分带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2.教学方法适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十分关键,作为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深入钻研探索新时期国家出台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思想,寻找适合课程开展的教学方法,充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学情、课堂气氛变化等因素,采用特色化、科學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思考在哪种教学情况应当开展理论教学,哪种情况下应当开展实验教学与讨论教学,合理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自学式等教学方法,依据不同的教学实际情况来实行相对应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
3.教学与科研结合
要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那么教学工作的重点切勿不可模糊,青年教师要做到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充分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统筹兼顾,进而使二者形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这一点青年教师可充分围绕教学内容来开展科研工作,实现将二者的作用得以同时发挥。同时还要做到将科研内容融入到实际教学中,这样才能将科研与教学的优势同级转化,互惠互利。这种工作方式不仅提高了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内涵得到升华,更加丰富。
(二)高校宏观层面提升措施
1.加强培养力度
青年教师的授课能力除了自己要付诸努力外,学校作为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人才孵化地也应有所作为。首先就是要加强培养重视的力度,在这方面,高校可以建立一个集指导、培训、实践、鼓励与一体的培养体系,还可以通过岗前训练、就职辅导、座谈反馈、示范观摩等活动来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2]。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召开青年教师讨论会,就备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仪态等多方面进行会谈,既要肯定青年教师的优点,也要针对教师存在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建设专业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对新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以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2.给予全面指导
高校可邀请行业内专家教授深入到每个课堂之中,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及时准确把握,充分了解他们在教学中的优缺点,并针对现存问题给予青年教师合理的改进和提升方案,帮助青年教师有所顿悟,在教学中不再茫然失措。这类专家教授的人选可以是医学行业内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也可以是其他大学和本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可以从医学专业层面进行指导,也要从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方面进行交流和指导,青年教师在专家的引导下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3.关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社会中十分常见的一个心理疾病问题,值得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高校要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关注和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对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关心,同时对他们要做到充分理解并尊重,在校园中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高校还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的评价体系,以鼓励青年教师更积极地开展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应适当宽松,以激励指导为主,减少硬性考核内容。另外,可以为青年教师举办经验交流会,让他们互相倾听、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完善自身。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提升医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高校也应当采取恰当的手段,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采取高度重视,给予他们全面帮助和指导,同时青年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我,探索新的教学路径和方法,以不断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宫蓓蕾,胡俊锋,赵成岭.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和措施——以蚌埠医学院为例[J].学园,2019,(17):70-72.
[2]曹便利,徐佳,吴泽杰,胡淼,李平法.应用技术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以医学检验专业教师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85):167-169.
作者简介:姓名:杨敏(出生年月1971.10),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云南屏边,职称:讲师,学历:本科,单位:红河卫生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