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发感动说”对小学诗歌教学的启示

2021-11-07 22:35张雅文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叶嘉莹诗歌教学

张雅文

摘要:诗可以塑造人的品质,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滋养人的性情。作为诗词界泰斗,叶嘉莹先生一直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研究,其中,“兴发感动说”是她的核心理论。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学诗的启蒙阶段,从“兴发感动说”的理论内涵、诗教的意义着手,探究“兴发感动说”在小学诗教中的运用策略,包括诗教课程常态化、学科融合创新化、活动类型多元化等。

关键词:“兴发感动说”;叶嘉莹;诗歌教学

一、“兴发感动说”的理论内涵

受王国维“境界说”的启发,叶嘉莹先生始终认为,“兴发感动”是诗歌的灵魂,若无情感的流淌,诗歌便丧失了生命力。诗歌不可或缺的是对生命外物敏锐的体察和细微的感触,而这种体察与感悟并非仅限于作者单方面的情感输出,更在于读者的接受与感发。她打破“重作者、轻读者”的传统鉴赏方式,将读者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指出:“任何作品,如果没有读者欣赏,它只是一个艺术品,没有美学的价值和意义,没有生趣,一定要通过读者的欣赏,才能赋予这艺术品以生趣。”她吸收了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强调文本与作品的独立性,即文本只有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启发读者获得感悟,与读者紧密联系,方可谓之作品;而作品依赖接受主体的积极介入,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照和感受中,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

二、“兴发感动说”与诗教的意义

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一个国家若要绵延不绝地发展下去,必然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凝聚力是一个国家丰富思想内涵的重要体现。古典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俯拾皆是,我们在“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感受大唐元夕男奔女走的开放大气;在“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感受重阳节兄弟一同登高望远的习俗……只需以古典诗词为载体,我们便可穿越到千百年前,对古人的生活方式一探究竟。

古典诗词具有教化中华儿女的功能,养之以温柔敦厚,育之以责任担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积极乐观、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正是学生最好的养料。小学阶段正是发展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而小学语文的诗教必然为其提供肥沃的精神土壤。

三、“兴发感动说”在小学诗教中的应用

(一)诗教课程常态化

1.重视诵读与涵泳

所谓诵读与涵泳,主要包括朗读、朗诵、吟诵,三者既相互联系,又层层递进。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诗歌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便是高声诵读。诵读的目的在于让儿童感受音节变化的音韵之美,感受汉语的文字之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大声读的过程中,儿童能够自然而然地理解诗歌,在字节的跳动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兴发感动。

反复朗读,因声求气。朗读是最轻松的读法,学生无须刻意地记忆,只需沉浸到文字之中、意境之中,用心感受诗歌,教师则只需教以朗读方法。无论是哪个阶段的诗歌教学,皆应以朗读为重中之重。在“翻转课堂”时代,诗歌的教学应守其本真,以朴素的朗读代替繁复的任务驱动。教师与其串讲、逐字逐句释义,牵着学生分析写作背景、写作意图、写作情感,倒不如指导学生读诗、带着学生读诗——初读扫清生字障碍,读准诗歌;再读明确节奏,读通诗歌;三读理解诗意,读懂诗歌;四读兴发感动,读透诗歌。在节奏指导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叶调”,即叶嘉莹先生的“三尾调”,将诗句节奏划分为2-3/2-2-3,结尾处三字并读,既无须过多停顿,又可增强沉吟之味道,意蕴悠长。在朗读形式上,则可采取个人读、按组别读、按性别读、师生共读、师生分读等方式。当然,最好尽量增加个人读的机会,因为读诗与读书的本质一样,重个性化体验。每个人对诗歌的理解不同,读出的味道便各异。

熟读成诵,夯实基础。朱熹认为,“读《诗》之法,只是熟读涵味,自然和气从胸中流出,其妙处不可得而言”。教师宜引导学生在读中“物我合一”,在读中对本义和言外之意有所领会,在兴发感动中达到欣赏的目的。学生在小学阶段记忆力最好,即使不是很懂一些诗词的含义,也能将其背诵下来,牢记于心,这能为其一生的语文素养打好基础。而当其年龄见长、触景生情之时,便自然而然联想到相关诗歌,理解小时候所背诵的诗歌之内涵。以万卷诗书为底,积淀熏陶,终生难忘。因此,教师应重视督促孩子背诗。根据儿童的发展规律,儿童的学习主动性较差,理解能力尚不足,此时,若任由儿童放纵,挥霍记忆力绝佳的机会,未免可惜。除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之外,还应拓宽视野,将课内外优秀篇目兼收并蓄,当学生背诗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时,兴发感动便水到渠成。

反复吟诵,创新音调。吟诵作为叶嘉莹先生的重要主张,近年不断得以推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吟诵、践行吟诵,全因吟诵具有莫大的好处。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认为的,吟诵可以提高文化水平,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在吟诵之间,大脑的感性部分亦可得以锻炼,其体验与作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古人吟诗,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神态陶醉——抑扬顿挫缘其平仄相对,陶醉缘其恣意自然。故而,叶嘉莹先生认为,吟诵没有固定的曲调,它是一种包含读者主体性与个性自由创造出来的文学活动。读者可按照自己的会意与感悟来吟,基于兴发感动,推动兴发感动,在兴发感动中吟出个人的独特情感,亦能在吟诵之中自然地把握作品的血脉与韵味,获取对作品的整體感觉。

课堂中读、诵、吟的时间有限,因此,可将其安排为语文课“课前三分钟”的常规内容,或将吟诵内容通过校园广播播放,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浸润于古典诗词中。

2.重视会意与想象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黄金时期,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的想象能力。诗歌之美,美在语言,美在意境,这些特点恰恰使诗歌成为了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思维与审美的重要载体。

诗无达诂,诗歌的内容很难做出明确解释。诗词的文学表达是含蓄的,加上鉴赏者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状态不一,同一首诗亦可有不同的解释。此外,作者与读者时隔千百年,尽管“知人论世”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诗人在写诗时未必处于当时大背景下的情感状态。诗歌旨在抒情达意,但人的情感并非一成不变的,它是如此细腻,细腻到短短一天便有可能“五味杂陈”。因此,诗歌教学不该拘泥于固定答案,只需会意,兴发感动即可。

诗歌教学应以提升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与个性表达。对于诗文的意思,小学阶段只需让学生了解诗文大意与诗人大概的情感即可,无须赘述。如王昌龄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采用了互文手法,并不确切指具体时间,学生只需理解“古代战争不断”即可。对于诗文大意,只需“会意”,不必囿于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将大量时间花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让学生在其中兴发感动。同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交流想象成果,在交流中不断迸发新的思维火花,融合想象路径,助力想象。

(二)学科融合创新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诗教亦如是。在时代的快速更迭中,诗教既需一脉相承、继承传统,亦需不断创新传承方式,为其内涵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如此方能绵延不绝。

1.诗与乐

古人讲究“吟而成文”,中国古诗词由吟诵而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作为传统的学习古典诗词的方法,吟诵不仅让人便于记忆,当其加上韵律声调,在抑扬顿挫之间,读者离作者的情感也更近了。它所带来的兴发感动的体会,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基础。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一首完整的诗,它有字形、字音、字意三方面的美,你不能把它任一种美感的特质去除。”音乐美是诗歌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古典诗词与音乐碰撞,人们感受的便是“二重奏”的韵味美。吟诵并无固定的曲调,面对不同的诗歌,读者兴发感动的状态不一,曲调完全是随着情感的流露自然生成的。

除吟诵之外,教师还可参考古风音乐或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指导学生以古诗新唱的方式呈现古典诗词,鼓励学生根据诗歌中的情感韵味自主编曲。

2.诗与画

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自古便成一体。古人作画动辄辅以诗词,诗画结合,意境豁然开朗。在提倡学科融合的现代教育中,诗与画的融合必将深化诗歌的内涵,给人以情感上与视觉上的精神盛宴。由于读者的主体性与个性,每个人因诗想象的内容必有所不同,而将心中所想象的画面落于笔尖,通过绘画的表现形式,便能以各具特色的绘画将读者想象的内容视觉化。这种视觉化呈现必然建立在对诗歌的理解之上,而如何落笔生花又涉及思维范畴。因此,诗与画的结合既能深化读者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又能促进其想象力的发挥,锻炼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最重要的是,绘画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极大的审美性,当诗词之美融于绘画之美,美的内涵便得以丰富,以此兴发感动的体验便丰富了。

3.诗与戏曲

诗与戏曲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二者结合,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对二者形式的创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诗与戏曲融合即基于诗中情节,以诗歌文本为台词,以戏曲为表演形式进行演绎。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乐府诗篇幅长,若死记硬背必然枯燥乏味。而乐府诗的另一大特点便是情节性强,因此,若将诗与戏曲结合,兼具便于记忆与兴发感动两者之作用。戏曲中的神态、动作皆基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无一不是会意后的视觉化体现。如我校改编的舞台剧《花木兰》,便在花木兰的情节之上,插入一段豫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這样既能丰富呈现形式,又能深化诗之内涵,形成舞台剧,吟诵之美、戏曲之美、语言之美、舞台效果之美,美美与共。

(三)活动类型多元化

近年,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引发人们对诗词的学习热潮,它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高高在上的诗词走下神坛,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使更多人参与诗词文化的学习与传播。

多元的活动类型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诗词文化掌握情况,而且能够以赛促学,激励更多人成为诗教的受益者。在校园内,我们亦可创造不同形式的活动,为诗教搭建平台。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可从诗词的听、说、读、写入手,分阶段实施,实现目标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具体活动有:中华诗词经典诵读、古诗词知识竞赛、“经典咏流传”歌唱比赛、诗词经典默写比赛、做诗词游戏、听诗词故事、播放古风音乐。

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叶嘉莹先生的“兴发感动说”理论及其所提倡的“诗教”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在优秀的古典诗词中蕴藏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尚人格,散发着作者的人格魅力,需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品味、去体悟,其中传达出的“兴发感动”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认同与追求。小学教师应身体力行,以叶嘉莹先生的“兴发感动”理论为指导,继承中华诗教传统,让学生畅然遨游于诗词世界,在“兴发感动”的同时,提高文化品位与个人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温儒敏.小学语文中的“诗教”[J].小学语文,2019(Z2).

[3]胡宁月.叶嘉莹吟诵调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运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叶嘉莹诗歌教学
诗词留香的“传薪者”
叶嘉莹:她站在那里 就是一个贵族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里的叶嘉莹
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
浅析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叶嘉莹:诗词可使人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