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2021-11-07 13:10谌爱群何志颖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20期
关键词:罗定云浮市标志

谌爱群 何志颖

摘 要:该文基于乡村振兴视角分析了云浮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现状、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云浮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的改进路径。

关键词:云浮市;地理标志农产品;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F323.5;D923.4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0-0122-03

2020年,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关键之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在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过程中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开发利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根据《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要求,要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扶强一批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一批企业品牌、精炼一批产品品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利用好云浮市地理标志农产品显得极其重要又十分紧迫。当前,云浮市特色农产品丰富,如罗定稻米、罗定肉桂、泗纶蒸笼、南盛砂糖橘、新兴排米粉、郁南无核黄皮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但还存在着产品竞争力不强、品牌价值不高、产业化不足、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运用这些地理标志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有待探究。

1 云浮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

1.1 云浮市地理标志农产品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的粤北山区,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丘陵是云浮市的主要地貌,全市位于北纬22°22′~23°19′、东经111°03′~112°31′,全年平均气温22.5℃,平均降水1578.6mm,生态环境良好,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云浮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由汉族、瑶族、苗族、壮族、侗族、土家族等39个少数民族共同构成,长期保持着传统农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状态,为发展云浮市特色生态农业带来了极大的人文影响。云浮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造就出十分具有当地特色优势的稻米、肉桂、砂糖橘等优质农产品。

云浮市作为农业大市,历来十分重视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研发及保护,其中最为普遍的方式就是运用地理标志保护特色农产品。截至2020年底,云浮市共有16个地理标志,位居广东省前列,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15个,具体为罗定稻米、罗定肉桂、罗定绉纱鱼腐、泗纶蒸笼、罗定豆豉、郁南无核黄皮、郁南无核砂糖橘、寨黑叶荔枝、新兴香荔、新兴排米粉、南盛砂糖橘、象窝茶、云安蚕茧、东坝蚕茧、托洞腐竹名优产品,其中罗定稻米获“中国2018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总体而言,各县地理标志农产品从数量来看存在着显著差异,地域发展不平衡。其中,罗定市有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位居全市之首,而郁南县、新兴县、云安县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相对稀少,云城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1.2 云浮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乡村振兴初见成效 地理标志蕴含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契合了鄉村振兴的发展需求,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已经成为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标杆,是开展“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当前,云浮市大力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不断发展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业,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迅速,种植规模不断增大,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有力助推了云浮市的乡村振兴,尤以“罗定稻米”为最。2019年,罗定全市水稻播种面积3.33万hm2[1],粮食总产28万t,市场价值由受地理标志保护前的0.9万元/吨增加到1.28万元/t,增长率达42.22%,稻米产业总产值由11.12亿元增加到15.98亿元,对提升罗定市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水平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 云浮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竞争力不强 地理标志农产品与产地息息相关,其是指在特定地域生产,所具有的质量、声誉等特性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经审核批准使用产地地理标志的特有农产品[2]。简而言之,地理标志农产品必须彰显地方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从云浮市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现状来看,云浮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其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整体上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产品特色并不十分明显,能充分体现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的并不多见,从而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而且,由于人文历史因素注入不足,导致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同质化”,部分地理标志农产品虽然打着品牌建设的旗号,但在品牌打造、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内容无明显差异,如罗定豆豉作为云浮市知名地理标志农产品,虽然有统一的包装,但并未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对品牌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与品牌相关的一些风俗、独特的生产工艺等挖掘不够,不仅无法打动消费者,而且严重制约了地理标志的独特效果的有效发挥,最终导致产品丧失市场竞争力。

2.2 发展观念滞后,品牌价值不高 云浮市地处粤北山区,辖区内民众受教育水平不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观念根深蒂固,生产经营者对于品牌富农战略缺乏足够的认知,不仅未充分意识到品牌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无法理解地理标志建设所蕴含的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一些地理标志农产品虽特色鲜明、品质优良,但由于品牌建设滞后,云浮市缺乏影响力大、品牌价值高的区域性公用品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很难体现。其中,“罗定稻米”在2016年以45.55亿元的品牌价值入围全国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榜单,近年来虽先后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8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等,但罗定稻米品牌开发力度不足、竞争力不够,不仅没有形成具有强大市场影响力的拳头产品,而且其品牌价值也呈下降趋势。根据2019年“粤字号”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显示,罗定稻米价值已下降至30.3亿元[3]。

猜你喜欢
罗定云浮市标志
罗定新八景图案设计
云浮市博物馆藏唐至宋青铜葵花镜等10件金属文物的保护修复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云浮市政协主席黄达辉到龙美达石材调研
云浮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研龙美达石材共享平台
认标志
直流偏磁抑制装置在罗定电厂的采用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罗定《龙龛道场铭》碑异文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