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祖云
[摘 要]农耕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根和魂,在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当下,乡村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农耕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体现,如何传承和发展成为当下值得思考的课题,通过对北海市海城区赤西村为例深入分析,以期为类似村落农耕文化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耕文化;保护与开发;对策建议
一、农耕文化基本概念和内容
(一)基本概念
农耕文化指的是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与农业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农耕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门,源远流长,凝聚着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反映了传统农业发展中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体现了劳动人民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生产力的过程。
(二)农耕文化内容
农耕文化是在农事生产活动中产生并延续的,因此包括农事活动的方方面面,主要有:农业技术方面有种植业、养殖业与基于种植和养殖所生产的农产品加工业的相关技术,包含特色食品、服饰等的制作手艺,耕作技术和工具,以及其他科技要素,如稻田养鱼、桑基鱼塘的生态农业模式等。农业思想对农民开展农事活动具有指引作用。几千年来,中国是以农为重、农业为本、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劝农重耕是中国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国民经济之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业也一直作为国家粮食安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而存在,连续十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菜篮子”工程市长责任制,各级政府关切农业发展,积淀了大量的法令要求,成为农耕文化时代印记的一个缩影。还有乡村礼仪与价值观念,及地方小吃、菜色等等,都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
(三)农耕文化保护与开发方向
农耕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相辅相成,保护的目的在于延续与传承,农耕文化开发也必须依托保护,因此保护是基础,开发是保护的措施。保护的原则在于尊重实际、实事求是、原汁原味。开发的方向在于立足文化资源本身,提供文化手信、文化景观、文化体验、文化科普等服務,搭建好开发与保护的桥梁,实现农耕文化的保护行为和经济活动有效统一。农耕文化在开发模式上又分为静态观光和动态体验两种,二者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可独立也可相互融合。
二、赤西村基本概况
赤西村位于南北二级公路北海—合浦中段,地处海城区、银海区、合浦县交汇处,东与银海区交界,西、北与合浦县交界,距离市区10余公里。赤西村下辖有赤西大村、塘儿村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54户1460人。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赤西村围绕乡村产业、环境建设等做了很多工作,建设有400亩田园风光园、50亩农耕体验园,修缮完成了120平方米的农事旧物展览馆,300平方米的农家食堂和900平方米的休闲生态农耕康养中心,并以“北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契机,基础设施实现再提升,资源得到盘活,产业整合升级,乡村风貌全面提升。赤西村因此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探索出了开发农耕文化、实现“农业+旅游”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据统计,2019年赤西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6.5万元,同比增长119%。
三、赤西村农耕文化保护与开发现状
(一)基础设施建设满足要求
赤西村制定有《赤西村村庄建设规划》,定调赤西村“农业+旅游”的发展路线,以农耕文化传承与开发为导向,建设产业基地配套设施项目13个,拓宽并硬化村中道路20公里,修建排灌渠1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00多盏,打抗旱井37口;建设了400亩田园风光园、50亩农耕体验园和12亩赤西乡村旅游研学配套项目;另外还建设有赤西人饮工程、赤西大门、赤西税务花园和廉政花园等项目。同时,赤西村利用现有闲置民宅(有历史感的老房子)、农业生产配套用房、村委旧办公用房等,分别修缮成120平方米的农事旧物展览馆、300平方米的农家食堂和900平方米的休闲生态农耕康养中心,完善了乡村旅游、健康养生、学生课外体验基地等旅游基础设施。
(二)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结合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差、村中脏乱差等问题,赤西村开展“三清三拆”,推进污水治理、改厨改厕、治危拆违等工作。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干部带头作用,村民小组长和党员签订了“自行先清先拆”承诺书,并发动村民组建赤西村劳务队等共同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动员村民群众参与投工投劳上万人次,完成清理村庄垃圾2000多处,清理乱堆乱放杂物600多处,清除池塘50多亩、沟渠4000多米,拆除闲置危旧房、废弃猪舍茅房、残垣断壁等废弃建筑100处,整理平整50多亩,在房前屋后建起了微田园30多处、微菜园50多处、微果园20多处。另外,开展系列绿化美化工程,种植了一批黄花风铃木,建设了小景观,铺设了花砖等。
(三)开展文明乡风建设
赤西村推进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清运与处理,打造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在北海市率先启动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制定《赤西村村庄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制定和完善《赤西村环境卫生公约》《赤西村卫生巡查制度》等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村庄保洁质量的量化考核。与全村16岁以上村民签署《环境卫生公约》,引导村民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健全“一约四会”机制,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制定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在村口设立赤西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在村里蔚然成风。为村民定制各家专属的家训牌,营造家庭和睦、邻里友好的浓厚氛围,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家风评比活动,淳朴、和谐乡风更加凸显。另外,营造浓厚乡村农耕文化氛围,沿环村道路打造创意彩绘墙,以“农耕文化”“知青文化”“乡贤文化”“家风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题开展创意彩绘,对村主干道沿路墙体进行装饰以使原本简陋的泥砖墙变身色彩绚丽、形象生动、形式新颖的彩绘墙。
(四)多元塑造特色产业
赤西村坚定走乡村旅游路线,完善旅游必需元素。建设60亩赤西村农家乐,配有餐饮、娱乐、休闲、停车场四大功能;建设了赤西农业公园、烧烤场、农事旧物展览馆、乡村农家食堂和观光池塘等;发展田园观光旅游。流转350亩土地,错时利用农耕时节,投资200多万连续举办了两届“油菜花旅游文化节”,每年花期游客量均超过10万人次,村民通过扶贫集市长廊销售农副产品、收取停车费等方式,直接经济收入增加50万元以上。培育亲子旅游项目,采取“合作社+平臺公司+企业+农户”模式,投入约26万元打造赤西“农耕学堂”,积极培育“周末亲子游”精品路线,该项目设置有木棚教室、木廊道、温室大棚、工具间、水井、厕所等基础设施,同步完成周边观赏性荷花田、马蹄田、空心菜田等配套农田建设,可以同时容纳约100人参加农耕实践。课程设置有插秧实践、蔬菜采摘、摸鱼比赛、产业基地学习等丰富体验学习课程,截止目前已吸引3000多人次参加。此外,赤西村还开展多元招商,以北海廉州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为招商平台,引入北海市稻说流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北海市赤彩田园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丰富赤西乡村旅游业态。
(五)多样发展农业产业
赤西村坚持以农业为本,发展“海城区赤西村食用菌种植及加工产业扶贫项目”,年产菌包100万包,配套菌菇烘干、冷藏等基础设施和菌袋制作等科普体验环节,使该项目基地成为农耕文化体验点的一个重要“田间学校”。推广“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以“贫困户入股、企业经营、利益共享”的方式,探索种植“赤西香米”“花糯玉米”“紫淮山”“海鲜红薯”等特色农产品,打造赤西旅游手信,增加旅游收入。另外,鼓励推广大棚种植,标准化开展时令蔬菜种植,把时令蔬菜包装为赤西“必购”生活手信。
(六)融合“云+”发展新模式
改造完善赤西村旧市场,打造升级为生活购物中心。建设电商平台,构建“党建+电商+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实施集线上和线下农业特色产品销售、展示为一体的“赤西村电商运营中心”项目,形成赤西手信“线下+线上”全时段销售模式。此外,赤西村还利用新媒体云上推广赤西乡村“一日游”。
四、赤西村农耕文化传承与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农耕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意识尚未形成
虽然目前赤西村传承与开发农耕文化的举措很多,但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的今天,村民对农耕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强,普遍认为传统即代表落后,“搞不来钱”,没有保护意义,在认识层面村民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加之相应配套、产业链尚未成熟,市场培育还不足,村内、周边环境可供休闲娱乐的地方较少,特色项目不多。
(二)赤西村农耕文化遗存点不多、先天不优
通过走访调研,当前赤西村农耕文化遗留资源较少,只有部分村民的耕作方式及个别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建筑(祖屋)等。加之村民近几年所建设房子均为现代式的房子,没有相应的地方建筑特点。
(三)农耕文化项目发展效益溢价不明显
农耕文化在漫长的农业生产历史与农村生活中形成,长期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习以为常,并没有很重视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没有把它当成促进“三农”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尤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耕文化的溢价并不明显,项目产业化效益还不突出,造成农耕文化资源的逐渐流失。因此,农耕文化产业化开发必然不足,没能带来经济效益,更趋萧条。
(四)农耕文化与乡村文化融合不够紧密
文化得以传承取决于它的不可或缺,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长期以来乡村文化仰赖的传统乡土秩序、族群文化逐渐崩溃,新的文化尚未得到很好地建立,或者说没有能够得到村民“打心底”的认可。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清洁公约、村民公约联系不强,融合不够。营销宣传还很薄弱,农事活动从业者品牌意识仍不够强,宣传营销的手段也比较单一;行业部门整体宣传营销的意识还不到位,大多只聚焦在对景点的宣传上,农耕文化并未成为真正的卖点。
(五)农耕文化未能融入农民的主体地位
每位农民都是农耕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农耕文化的传承依赖于农民,而农民本身也是农耕文化的关键要素,就目前来看,赤西村的农民生产方式虽然机械化不高,但传统“味道”也已经较为淡化,传统农业气息不够浓厚。
(六)农耕文化中上档次的手信开发不足
产业化产品单一、缺乏特色。农耕文化产业化过程中,农耕文化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餐饮、住宿、采摘等浅层次项目上,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综合性开发项目较少,产品体系欠缺,层次不够丰富,产品同质化严重,对农耕文化资源的品牌打造不足,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小,市场竞争力较弱。没有深层次挖掘农耕文化,静态观赏项目居多,有关体验性和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较少,难以满足游客较深层次的旅游体验需求和较高层次的休闲文化旅游需求。
五、赤西村农耕文化保护与开发对策
(一)大力整合资源,项目化保护与开发
第一,紧密依托赤西村区位优势,整合村中田舍资源、农耕学堂、农事博物馆、农家乐、食用菌研学基地等资源,形成资源清单并进行开发评级,形成一个个乡村旅游的子项目,将传承与开发联系起来。第二,以该村为中心点,整合合浦汉代文化、烟楼海丝首港、北岸高德老街、廉州湾红树林观光等资源,形成以赤西村为核心的传统农耕文化、渔民文化开发路线,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发展休闲渔业,积极培育海上休闲垂钓、海鲜美食、渔事体验、水族观赏、海产购物等多种海上休闲业态,建立起区域特色鲜明、业态功能丰富的休闲旅游产业体系;大力挖掘当地特色小吃、疍家文化等,将特色食材、特色农副产品,融入到特色餐饮、特色购物中,打造系列品牌,丰富赤西业态。
(二)挖掘农耕内涵,大力传承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除了物质的体现,还包括农事活动和饮食文化,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一方面赤西村可以利用物质文化做文章,比如充分利用知青学堂、知青生活区等与知青有关的物质建筑,联系公社、生产队劳作文化,弘扬老一辈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利用农事博物馆等展示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昭示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实践精神的可贵。还可以对饮食文化进行梳理,如利用“米乙”、年糕等展示传统农村休闲娱乐方式等等。
(三)坚持多元化开发,满足游客需求
资源的开发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导向,才能实现发展的可持续。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以农事体验、农事科普、文艺展演等方式开发农耕文化项目,针对市民周末游、亲子游可设置相应亲子路线及相应打卡点,为他们提供“沐浴”阳光、探索农作物生长和感受农耕文化传承的平台。针对游客短途游可整合周边资源,发展2-5天短期游项目,让游客居在赤西,感受北海农业种植文化、渔业文化和乡风民俗。针对到北海过冬康养型旅客,可开发居住在赤西、农事生产体验在赤西的旅游项目,满足康养型游客既可以享受北海新鲜空气,又能参加一些农业生产活动的需求,让其有自给自足的收获感。
(四)坚持主体化发展,统筹市场宣传推广
只有一体化的宣传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因此赤西村要坚持以村委为主体,在充分保护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引进各类企业合作参与,组建地方农耕文化保护协会,统筹做好市场宣传推广。统一设计宣传logo,注册相应商标,统一宣传形象,向外界展现一个农耕文化浓厚、乡风淳朴的赤西村形象。整合村内特色资源进行统一营销,形成农耕文化发展整体,实现资源的互补。统一投放广告、软文,借助各大平台进行宣传推荐。统一开展项目开发,实现整体运营,整体收益。
(五)抓实载体建设,聚力打造农耕文化品牌
农耕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和可以承接消费的相应场所是重要载体。因此,要以农产品品牌化和农耕文化展示或体验场所可消费化为方向,实现农耕文化开发的经济价值。赤西村目前已有特色农产品食用菌、大青枣、时令果蔬、赤西香米等,主要可承载消费的农事体验基地有农耕学堂基地、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和农事博物馆、农家乐等。目前,这一系列品牌效果还不明显,还需持续扩大宣传,同时大力挖掘新品牌,形成产品层级,推出更多的农产品品牌和更多知名有趣的农事体验项目。
(六)建立保护机制,为可持续开发奠定基础
目前,赤西村缺乏传统村落开发保护机制,部分传统村落古建筑被随意拆旧建新,给农耕文化保护和开发造成了冲击性破坏。因此,为留住古村味道,同时能有效开发利用古村落经济价值,弘扬历史文化,北海市应规范传统村落的开发保护,发挥地方人大立法作用,将《北海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提上立法日程,通过立法明确主管部门、资金来源、建筑标准、开发保护与利用尺度等,依法做好传统村落的建设工作,加强依法保护古建筑的力度。此外,建立村落开展旅游的批准机制,加强农耕文化旅游项目监管,确保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进行开发。日常监管工作要落实到县区一级,做好实地保护,尤其要对村民进行传统村落的重要价值、保护内容与方法的宣传和教育,启发村民的文化自觉。
(七)坚持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奠定项目发展基础
乡风是乡村的魂,是乡村赖以发展的根,是村民的精神粮食,于有形或无形中滋养。当前,赤西村村规民约、清洁条例与众多乡村一样,千篇一律,没有结合本村实际特点,甚至了解的村民不多。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下,结合传统农耕文化的实践与认识、村风民俗,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形成村民“人人认可,人人尊崇”的全体共识,村民约定,定下乡风主旋律,为开展农耕文化项目、吸引外来游客奠定坚实基础。
(八)压实各方责任,全面加大支持力度
农耕文化保护和开发并非一个村落的事情,要做好顶层设计,文旅、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建规划、宣传、财政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在资金、政策和人才上予以大力支持。如进一步加大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原住民的院落式民居,加以艺术化、创意化开发利用,“原汁原味”展示乡村风貌;加大“天网工程”等的建设力度,建立民宿业主、当地村民等共同参与的网格化治理队伍,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支持开发高端精品民宿为方向,盘活乡村“沉睡”房子,培育新项目,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六、小结与思考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根与魂,在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当下,农耕文化保护和开发意义重大。本文以北海市海城区赤西村为例进行梳理,总结出了农耕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意识尚未形成,赤西村农耕文化遗存点不多、先天不优,农耕文化项目发展效益溢价不明显,农耕文化与乡村文化融合不夠紧密,农耕文化未能融入农民的主体地位,农耕文化中上档次的手信开发不足等六个方面问题和短板,论证优劣和潜力,提出了建立保护机制,大力争取政府支持,大力挖掘资源内涵及整合周边资源,并坚持旅游化项目化市场化主体化开发方向,利用发展休闲旅游的方式,保护、传承和发展农耕文化、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