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雨晴
[摘 要]2020年12月22日晚,第九届“中国—东盟音乐周”闭幕式音乐会于广西民族宫音乐厅圆满完成。音乐会为民族管弦乐专场音乐会,共有9部作品。古老华乐与当代专业音乐作曲技术完美融汇,有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为主旨的,有以中国古典文化为内在精神的,也有以传统戏曲和民歌为主题的,彰显了深厚的中华音乐文化底蕴。九年的坚守,“中国—东盟音乐周”的闭幕式舞台已成为当代民族管弦乐的代表演绎平台。
[关键词]中国—东盟音乐周;闭幕式;民族管弦乐
2020年岁末即公历12月22日晚,第九届“中国—东盟音乐周”闭幕式在广西民族宫音乐厅举行。按照传统,音乐周闭幕式将是一场令人期待的民族管弦乐的视听“盛宴”。由于国际疫情的风云变幻,此次闭幕式选曲更多来源于国内作曲家创作的经典华乐作品,而东南亚作曲家和居于国外的华裔作曲家首次缺席此次盛宴。闭幕式共有9部作品演出,整场作品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作品的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有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为主旨的,有以中国古典文化为内在精神的,也有以传统戏曲和民歌为主题的,形式上有民族管弦乐队、少数民族乐器乐队协奏、合唱与乐队等。现代音乐技术与东方音乐文化的水乳交融,不仅仅体现在音乐周的西洋管弦乐音乐会,同样也体现在当代华乐创作中。中国华乐和中国乐派屹立于世界乐坛之林,是世界现代音乐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伴随着民族的复兴崛起,乐音彰显时代华彩。
一、民歌、民俗与戏曲、戏剧的多元融入
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向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吸取创作养分是中国作曲家的一个永恒命题。作品《饮灯酒》由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严冬先生为民族管弦乐队而创作。“饮灯酒”是广东客家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每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欢聚一堂,开怀畅饮,寓意来年添丁发财,长长久久,一帆风顺。音乐创作取材于这一民俗,展现了各种诙谐幽默的斗酒场景。乐曲开始部分利用唢呐技巧来表现出酒醉之人谐谑豁达的笑声,且使用高胡上下滑音,模仿酒醉之人有些凌乱的步伐和混乱的意识。乐曲慢板部分,作曲家取材于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的音调进行变奏改良,形成流畅优美的旋律,由弦乐声部缓缓奏出,与前面稍紧凑的段落形成风格上的对比。众所周知,《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广西民歌,作曲家将广西民歌运用于客家地区“饮灯酒”民俗的描述,这是非常具有独创性且新颖的。此部分旋律作曲家在创作时根据曲调的抑扬顿挫,进行乐谱拍号上的调整,与常规乐曲不同,此段每小节的拍子都不一样,对应旋律发展之下的抑扬顿挫。这种处理方式让旋律更具感染力。(见谱例1)而后由弹拨乐声部奏出一段抒情优美的弦律,情感上比弦乐弦律更上一层,更加饱满,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见谱例2)
在打击乐的推动下,将乐曲推向高潮,随后回到热烈的结尾段,速度稍快,并加入男声的演唱。此曲男声的演唱由广西艺术学院熊雷老师担任,表现了客家汉子们猜拳、喝酒的豪情场面。乐曲最后在几个短促的不规则音上结束,仿佛庆贺的人们酣畅饮毕,为乐曲划上一个大气的“句号”。作品所描绘的是广东客家“饮灯酒”的民俗,通过不规则的节奏与滑稽的音乐语言表达喝酒人开怀畅饮后醉意醺然之态,大气辉煌的音乐风格表达客家人豁达的心胸,各种民乐器的处理,使听觉艺术似乎有了通感的效果,描绘出了一幅客家“饮灯酒”民俗的视觉画面。
作品《土家风情二则——风情》由武汉音乐学院作曲家赵曦先生所创作。作品以家喻户晓的鄂西民歌《黄四姐》和《龙船调》为核心素材,将两首民歌进行变奏、改编、扩大,表现了土家族“灯歌”的欢快场面。除了能听到熟悉的民歌音调之外,还融入了不同的土家音乐素材,如灯歌、哭嫁歌,以及土家跳丧“撒叶儿吙”等,这些素材并非都以清晰可辨的形态呈现出来,它们被糅合在一起,描绘出土家族“灯歌”所表现出的风趣幽默、热烈奔放,从而表现土家人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炽烈追求。乐曲通过活泼的曲调、丰富的乐队音响与节奏、调式的变化来展现。特别是作品H、I段中由二胡、琵琶呈现的优美旋律,令听者印象深刻。二胡在H段的旋律多用左手滑音、拉弦的技法,增加乐曲民族风情,搭配三拍子的律动,将旋律的抑扬顿挫交待得明明白白。
而由琵琶担任主奏之一的I段,旋律为H段二胡旋律的变奏,用轻快的3/4拍为铺垫,描绘土家族人们欢歌劲舞的场面,琵琶表现弦律所使用的左手推拉弦技法,赋予乐曲更加浓郁的民族风情。最后乐曲在热烈的快板声中结束。
《偶·戏》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家刘青女士创作,题目揭示了这个作品拥有的两个重要元素“偶”和“戏”,或者说音乐元素取材于传统木偶戏。首先,这部作品融入了较多的戏曲音乐元素。乐曲C段,乐队音响整体模仿戏曲锣鼓打击乐的锣鼓点,例如琵琶扫弦模仿大锣“仓”,固定的按音模仿小锣“才”。(见谱例5)类似于这种锣鼓点的段落间歇性地分散在乐曲中,作为下一个旋律开始的标志。总体来说,模仿锣鼓点的段落作为一个乐曲发展线索贯穿于整部作品中。
而“偶”的元素,则让人更加耳目一新。作曲家从闽南泉州地区木偶戏艺术中吸取创作的灵感,在音乐旋律和织体处理上,刻画一些机械的、突然的、刻板重复的元素。乐曲开始部分,整个弹拨乐声部仅演奏各自固定的几个音符,在乐队指挥广艺音乐学院院长蔡央教授的引导下,将乐谱上被休止符频繁隔开的音符,時而短小轻巧、时而坚定洪亮地奏出。(见谱例6)
这一段的演绎,并不似寻常乐曲,强弱之间的转换是没有过渡的,有可能上一个音强度还是f,下一个便要以p的强度轻轻地奏出,且中间休止符的使用也并无规律,休止时间时长时短,伴随着或强或弱的音符演奏,这便是“偶”元素的呈现。乐曲模仿传统木偶戏感觉,仿佛是艺人们在用手操纵着这些木偶,与木偶戏机械的演出方式有些相似。各个声部轮流不断重复相同音乐片段,由个别主奏乐器分别奏出主旋律的创作方式,也是“偶”元素的体现。例如乐曲最后的快板部分,弹拨声部对于三个不同的音乐素材不断重复,而曲笛则在一次比一次激昂的滑音旋律中将乐曲整体推向高潮,随后突然在没有任何预兆的两个和弦中结束全曲。在一些刻板反复的音乐片段中依然有很多不一样的情感表现以及速度、力度的变化,这便是此曲戏剧性的表现之一,并给予乐曲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木偶戏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目前在闽南泉州地区还保留着完好的艺术形式,作者借鉴此种艺术形式,将木偶的怪诞、机械融合在乐曲中,同时又利用乐队丰富的表现力,陈述着台前的木偶演出的一段或豪放挥洒,或谐谑俏皮亦或是温情的人生故事。作曲家将木偶戏与京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或偶或戏,偶中有戏,戏中有偶,同时取材戏剧、戏曲,将民族管弦乐队的表现力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民族元素进行有机地融合。
二、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的抽象表达
区别于清晰的旋律走向与和声织体,新音乐作品跳脱出传统的作曲方式,利用音响、音色创造出意象,多变的音色,给听众朦胧隐约之美,喷涌而溢之感,传递了丰富的想象和画面感,令人流连忘返。
作品《秋山闻道》由著名作曲家刘湲先生创作,此曲风格质朴,作曲家将道教的思想——“内丹”融入在乐曲的创作中。段落1—5,多利用弹拨乐特点模仿古琴的音色。例如乐曲开头各弹拨乐的泛音,与常规使用弱奏衬托氛围的泛音不同,弹拨乐泛音在乐谱上皆是f的力度,需要很有力量地奏出,颇有力度的泛音与古琴演奏时的泛音较为相似,为乐曲营造出静谧、萧瑟之感。(见谱例7)
尤其进入到3—4段落,琵琶演奏多用滑音模仿古琴滑音,(见谱例8)而弦乐声部则一直用较弱力度进行长音演奏,为弹拨乐的呈现烘托气氛。
乐曲进行到第6段落,大片大片的音块、音团在缓缓渐强中将乐曲推向高潮,每个声部演奏的音、节奏都不同,唯一相同的是一直持续的长音和渐强的力度,使整个乐团在一种神秘内敛却强大的力量中“前行”。
第7段是第1段的呼應段,回归至静谧,最后在琵琶颇具力量的泛音中安静地结束全曲。此曲是一首试图打破西方“襁褓”的乐曲,不仅体现在古琴的模仿演奏方式、道家“天人合一”的音乐风格中,更体现在其没有固定节奏和旋律的演奏模式,一种相比西方更加散漫、自由的演奏方式,一些内在的音程关系、和声走向等西方作曲法并不是其主要的创作方式,全曲在进行中相对比较“自由”,并未按照传统拍号调号,通过模仿古琴的音色等方式阐释了道家“天人合一”意境。
作品《思亲》由作曲家温德青创作,此曲特点在于没有明确的旋律,作品主要使用各种民乐乐器来制造一种或悲伤、或激昂,连绵不绝且令人流连忘返的思乡、思亲意象。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作曲家长期在外生活的写照。不论是谁,在外读书、工作不免都会有一些“思亲”之情,想念家乡,想念祖国,人生在世,“思亲”之情不可避免,作品便是刻画了这种浓浓的情感。作品取材于法国家喻户晓的民歌A la Claire Fontaine(在清澈的泉水旁)为主题变奏,作品整体以“慢—快—慢”的速度布局。开始是慢板部分,细腻委婉,由马林巴主奏旋律如同泉水叮咚,加上弹拨乐颗粒性的伴奏,仿佛泉水缓缓流出,带出的小水花叮咚作响。而快板采用快节奏的三拍子,由弦乐声部轮流奏出相同的旋律,层层叠叠的氛围中,乐曲上升到较为激烈的氛围,泉水此时不再是缓缓地叮咚作响,而是喷涌而出,层层叠叠,应接不暇,仿佛作者浓郁的思亲之情,情难自禁,那样炽热和绵长。全曲贯穿的悲切的旋律动机,在不同的发展段落表现为不同的呈现方式。此作品与温德青老师一贯的作曲风格一致,全曲使用很多不同的连音,令音乐织体细腻且充满意象,犹如绕梁三日,连绵不绝。
作品《后土》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唐建平先生创作,创作于1997年,并于同年10月在东京艺术剧场进行首演。作品主要表达的是人类和地球之间的关系,作曲家将四首云南民歌的录音作为乐曲重要的音乐元素,在乐队演奏时进行间断性地播放,适当地传递出以下信息:1.人类的历史;2.人类情绪的发展;3.人类的理性进步;4.人类对于未来美好的希望。此曲表现了作曲家对人类历史以及人类与地球关系的思考。跟同场其他作品相比,其表达的意向较为抽象,音乐语言也更为晦涩。这部作曲的创作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唐先生在那个年代就已经使用如此新颖的音乐语汇来对人生以及地球进行一些深度的思考,用民族管弦乐来表达一种人类与地球关系的阐释,不仅在当下,放眼现在也是独具特色的。
三、东道主新作:悠悠壮韵,绵绵情深
作品《印象·三月三》为东道主广西艺术学院侯道辉院长作曲、吕军辉教授配器的一首啵咧协奏曲,啵咧演奏者为广西艺术学院教师贾阿龙。啵咧是壮族的特色乐器,被称为壮族的“唢呐”,与我们常见民乐队里的唢呐音色不同,其音色相对较为柔和一些,颇具壮族民族特色。“三月三”是壮族一年一度盛大的“歌圩节”,传统的“歌圩”是壮族人民以歌会友的日子,是壮族较为重要的一个节日。啵咧与乐队的组合,将富有广西壮族特色的乐曲搬上大舞台,乐曲从一个自由的散板开始,仿佛天边升起的几缕阳光,朦朦胧胧,但是却透着一股愉悦的节日气息。
侯院长在创作时使用乐队音乐语言模仿“歌圩”中人们对唱的场景。啵咧率先奏出一段旋律,(见谱例9)随后乐队由《卡农》的形式变化重复啵咧旋律最后几个音,由啵咧和乐队互相呼应的方式来回四个回合,模仿“歌圩”中人们欢快对歌的场景。(见谱例10)
随后乐曲进入到快速度的段落,仿佛壮族人民在欢呼雀跃中庆祝“三月三”的到来。接下来,乐曲发展一段比一段快,一段比一段热烈。最终,乐曲迎来最快的速度,在热烈欢腾的热闹气氛中结束。全曲处处透露着壮族啵咧柔和甜美的音色及朴实的音乐表达方式特点,充分发挥了壮族乐器啵咧吐音、滑音、花舌等技巧的运用,丰富了啵咧的表现力,描述了一幅壮族人民兴奋迎接并庆祝“三月三”的热闹节日场面。
作品《东盟友谊之歌》是由广西艺术学院书记蔡昌卓、莫军生创作,由广西艺术学院民族乐团和广西艺术学院合唱团共同完成。乐曲风格大气,旋律流畅优美。乐曲刚开始,便由弹拨乐声部呈现出一段极富动力的旋律,给全曲奠定了极富活力、大气辉煌的格调,小切分与后十六连线四个十六的节奏型使旋律富有律动感的同时,也渲染出一些东盟国家的异域音乐风格。(见谱例11)
随后是一段打击乐的solo,在打击乐的使用上增加康佳鼓,使其更具东盟异域风格。广西艺术学院合唱团的加入给予乐曲极大的“润色”,由领唱的男声唱出一段优美的旋律。(见谱例12)
在男声领唱的带领下引出合唱团饱满且层次丰富的伴唱。乐曲在广西艺术学院合唱团与民族管弦乐团的共同演绎下,圆满完成了乐曲的呈现。此曲大气的音乐风格象征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友谊。合唱团的加入,给乐曲增添了新的“色彩”。学院蔡书记以此曲抒发我国与东盟各国之间深厚的友谊,并表达友谊长存的希冀。
四、结语
广西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东盟音乐周”闭幕式一直给予现当代民族管弦乐作品呈现的平台,促进了国内和东南亚华裔作曲家在华乐领域的交流,从近年来音乐周闭幕式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所汇演的曲目可以看出,作曲家们既不断突破创新,同时益发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让民族管弦乐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唯一不足的是,音乐周呈现的世界首演的作品还是比较少,因而,广西艺术学院的艺术家们,除了独立创作,也整合专业优势采取合作模式来进行创作。广西艺术学院能够将音乐周创办起来,并在国际疫情变幻不定的困难时期,仍如约举行了第九届盛会,显然是和广西艺术学院领导、教师和学生众志成城的努力分不开的。广西艺术学院凭借“中国—东盟音乐周”这一平台,加强了与东盟各国的艺术文化交流和合作,彰显了中国地方艺术院校在跨界文化交流,以及“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