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成
(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调查研究显示,眩晕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良性阵发性位置行眩晕,具有头部位置变化快引起旋转眩晕及眼震等症状,临床特点是发作性、疲劳性、短暂性、潜伏期及变位性,根据是否有明确诱因分成继发性及特异性两种类型,其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但对疾病认识欠佳不利于眩晕治疗,甚至发生误诊情况易发生不良后果,导致患者经济负担加重且引起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得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王崇等[1]学者认为,切实分析该病症的临床特征,给予对症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效果。为分析慢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段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120例慢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男女比例占69∶51,年龄52~79岁,年龄均值是(56.74±2.41)岁,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总结患者临床特征。
1.1.1 诊断标准 ①后半规管:患者躺在床上翻身时发生位置性头晕或眩晕,反复发作较明显,持续时间≤1 min,Dix-Hallpike试验诱发位置性眼震,垂直或扭转眼震成分形成混合性眼震,垂直性眼震向着额侧方向,眼球向下方患耳扭转,需要将其他疾病导致的因素排除[2]。②外半规管:躺在床上翻身诱导机体发生位置性眩晕,roll test试验诱导位置性眼震,头部向两侧转动时具体表现为地性变向性眼震,具有短暂的潜伏期,眼震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1 min,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诱导因素。③上半规管:躺床上翻身时诱导位置性眩晕,Dix-Hallpike试验诱导位置性眼震,出现数秒潜伏期,眼震的主要方向是下颏侧垂直性眼震,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因素[2]。④多半规管:躺下诱导位置性头晕或眩晕,眼震符合多个半规管管石症,将其他诱因排除。
1.1.2 纳入标准 与上述诊断标准相符合者[3];接受治疗24 h前并未口服抑制前庭功能的药物;具备良好的自主沟通能力;遵医嘱且积极配合复查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1.3 排除标准 伴有冠心病及高血压等疾病;患有梅尼埃病及前庭神经炎等;因各种原因治疗中断者;不遵守医师复查或随访者;精神异常或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全自动化慢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系统(型号:SRM-IV型)依次进行roll test及Dix-Hallpike试验,对疾病类型加以明确,根据不同类型临床特点合理选择针对性复位治疗方法,利用Semont法复位后半规管;采用翻滚法复位水平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壶腹嵴顶耳石症者给予对症甩头锻炼,若眼球震颤由背地转变成水平向地,则实施翻滚法复位较适宜,完成1次后作为1个循环,若疗效欠佳则等待30 min后重复上述操作[4-5]。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不同类型疾病的治疗次数及临床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如下。显效:位置性眼震及眩晕等症状完全消退;好转:眩晕症状及诱导的眼震改善明显;无效:眩晕症状及诱导的眼震无改变[6]。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有效率越高则治疗效果更具优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疗效)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类型疾病治疗次数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后半规管管石型与嵴帽型的治疗次数无统计学意义,同病变类型但不同侧别的治疗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半规管管石型与嵴帽型的治疗次数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疾病类型的治疗次数比较(次,)
表1 不同疾病类型的治疗次数比较(次,)
2.2 不同疾病类型的临床疗效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后半规管管石型及嵴帽型的有效率分别是98.07%、95.23%;外半规管管石型及嵴帽型的有效率分别是92.86%、85.71%;上半规管管石型的有效率是100.00%。见表2。
表2 不同疾病类型的临床疗效比较[n(%)]
调查研究显示[7],耳石位于位觉斑,一般情况下耳石退化与吸收呈平衡关系,很难诱导机体发生慢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现象,但多因素导致位觉斑老化,诱导耳石脱落后在壶腹嵴上沉积发生眼震或者眩晕的症状,老年女性群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淋巴液内完成耳石吸收流程,淋巴液游离钙浓度处于20 μmol/L时会完全吸收耳石,但浓度≥500 μmol/L时则耳石很难被溶解,女性群体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明显,骨骼对甲状旁腺激素的敏感度增加诱导骨质疏松,使得淋巴液内游离钙水平明显增加,对耳石在淋巴液中的吸收造成直接影响,自然骨量生成减少使得耳石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引起松动脱落[8-9]。
国外研究证实,患者出现慢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症后80%~90%属于半规管,10%~20%属于外半规管,1%~2%属于上半规管,少见的是混合型,分析原因是人体站立时后半规管处于前庭后下部位,耳石碎片发生移动时极易落入;上半规管在临床少见,后臂与总脚及前庭相连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平时选择自然体位时能自行恢复正常,同时本研究利用全自动化慢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系统能对患者轻微强度眼震精确观察,有效诊断肉眼难以发现的眼震微弱,便于早期确诊疾病类型且改善预后效果[10-11]。
本研究半规管管石型及嵴帽型的有效率分别是98.07%、95.23%;外半规管管石型及嵴帽型的有效率分别是92.86%、85.71%;上半规管管石型的有效率是100.00%;后半规管管石型与嵴帽型的治疗次数无统计学意义,同病变类型但不同侧别的治疗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半规管管石型与嵴帽型的治疗次数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左侧半规管受累低于右侧半规管受累,原因是病侧与睡眠侧别有直接联系,保持习惯性的头部睡眠则导致低位耳的半规管内沉积耳石,选择右侧卧位时半规管处于最低部位,脱落的耳石碎片极易进入,同时耳石颗粒在移动期间总是在膜性半规管黏附,导致膜性半规管狭窄,对其他耳石颗粒排出造成阻碍,因此每次结束治疗后需嘱咐患者对睡姿需严格控制,管石型者选择健侧卧位较适宜,嵴帽型者选择侧卧位较适宜,借助强迫侧卧位法能在重力作用下将细小的耳石碎屑下沉至半规管内部,直到从长臂单脚部位脱出,与其自身的生理特征相符合,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并未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表示复位治疗对外半规管管石型患者治疗更具有显著优势,说明本研究与王暖等[12]文献报道结果基本接近。
综上所述,慢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特征是单个半规管受累多及后半规管受累,部分群体伴有管石型及帽型受累等症状,根据实际情况需合理制订治疗方案,便于改善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