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7—2019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特征及处置效果分析

2021-11-06 14:36孙昼考庆君黄仁杰任晓宾汪皓秋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伊蚊登革热核心区

孙昼 陈 芳 考庆君 黄仁杰 任晓宾 汪皓秋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310021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通过伊蚊传播引起的蚊媒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1-2]。我国为登革热非地方性流行国家,疫情仍以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为主[3]。随着气候变暖和交通便利,我国南方的广东、福建和云南等地连续出现登革热暴发疫情,杭州市2017年和2018年也连续发生输入病例引发的登革热本地感染疫情[4-5],整体防控形势严峻。现对2017—2019年杭州市输入及本地病例流行特征及疫情处置效果进行分析,为登革热防制策略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2017—2019年登革热病例个案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及登革热疫情处置资料来源于杭州市及各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调查报告和应急监测报表。

二、诊断标准和相关定义

登革热诊断标准参照行业标准《登革热诊断标准》(WS216—2018),输入病例指发病前14 d内来自或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的病例。本地感染病例指发病前14 d内未离开过本县区(现住址)的病例。暴发疫情指在一个最长潜伏期(14 d)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社区、居委会、村庄、学校或其它集体单位等),发生3例及以上本地感染的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病例。核心区:以感染者住所或其相邻的若干户、感染者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半径200 m以内的空间范围;1个感染者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划定多个核心区。

三、伊蚊密度监测及蚊媒控制效果评价

伊蚊密度监测方法参照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中的布雷图指数(BI)[6]开展伊蚊幼虫密度监测和双层叠帐捕蚊法进行成蚊叮咬指数监测。

核心区蚊媒控制效果评价指标根据《浙江省登革热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要求,核心区BI在3 d内达到5以下,成蚊叮咬指数在3 d内≤2只/(顶·h)。本研究分别分析本地及输入病例核心区3 d和8 d的BI及成蚊叮咬指数达标情况及持续时间,比较蚊媒应急控制效果。

四、实验室检测

按照《登革热诊断标准》(WS216—2018)中附录A、B—登革热血清学、病原学检测方法,采用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登革病毒核酸,并进行分型,实验操作和结果判断均按试剂盒(江苏硕世生物,批号JC30101)说明书进行。

五、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10软件对个案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年龄为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M(Q25,Q75)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率描述,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疫情概况

2017—2019年,杭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 423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 210例,输入病例213例。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报告病例分别为1 167例(本地1 138例,输入29例)、75例(本地25例,输入50例)和181例(本地47例,输入134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23/万、0.08/万和0.19/万。

二、流行特征分析

2017—2019年,本地与输入病例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1∶1和1.24∶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92,P>0.05)。年龄分布上,1 210例本地病例的中位年龄为51(35,63)岁,以≥60岁 人群最多(21.07%,255例),其次为50~<60岁(17.85%,216例);213例输入病例的中位年龄为36(28,47)岁,以30~<40岁及20~<30岁的青壮年为主,分别占34.74%(74例)和26.76%(57例)。本地与输入病例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496,P<0.05)。职业分布上,本地病例居前3位的分别为离退休人员(29.75%,360例)、商业服务人员(13.47%,163例)和家务及待业人员(12.65%,153例),输入病例以商业服务人员(36.15%,77例)、干部职员(25.35%,54例)、离退休人员(7.04%,15例)为主。

2017—2019年,本地病例最早发病时间为7月15日,11月后无本地病例报告,病例高峰集中在8—10月,共计1 189例(98.26%)。输入病例各月均有报告,高峰月份集中在7—10月,共计122例(57.28%)。

输入病例主要分布在余杭区、江干区、萧山区和西湖区,共计119例(55.87%);输入国主要为柬埔寨(68例,占31.92%)、泰国(43例,占20.19%)、越南(21例,占9.86%)、菲律宾(18例,占8.45%)等东南亚国家。本地病例主要分布城区及城郊结合部,其中2017年本地疫情首先于拱墅区、下城区等城区最先发现,后迅速扩散至全市各个区(县),2018年、2019年本地病例主要集中在上城区和下城区等城区及余杭区城郊结合处。

三、实验室检测

共计分离到登革病毒株1 169株,其中本地病例分离株1 008株,输入病例分离株161株。分型结果显示,2017年本地病例分离株共942株,均为Ⅱ型病毒株;2018年和2019年共66株,均为Ⅰ型病毒株。输入病例分离株包括Ⅰ、Ⅱ、Ⅲ和Ⅳ型,分别占55.28%(89株)、29.19%(47株)、12.42%(20株)和3.11%(5株)。

四、核心区BI及成蚊叮咬指数控制情况

2017—2019年,涉及的登革热应急处置核心区共有599处,其中首次监测BI为10~<20和≥20分别占20.20%(121处)和18.03%(108处);首次监测成蚊叮咬指数≥3只/(顶·h)占29.55%(177处)。应急处置3 d后,BI和成蚊叮咬指数达标率分别为62.77%和76.96%,8 d达标率分别为77.46%和83.64%。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核心区BI的3 d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91,P>0.05),8 d达 标 率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χ2=10.942,P<0.05);叮咬指数3 d达标率及8 d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160和16.935,P<0.05),见表1。

表1 2017—2019年杭州市登革热应急处置核心区达标情况

2017—2019年,本地病例引起的核心区共393处,分别占各年的93.59%(321/343)、27.63%(21/76)和28.33%(51/180),输入病例引起的核心区共206处,分别占各年的6.41%(22/343)、72.37%(55/76)和71.67%(129/180)。以登革热最长内潜伏期与外潜伏期之和25 d为界,本地疫情核心区持续时间≤25 d的有269处(68.45%),输入疫情核心区持续时间≤25 d的有196处(95.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73,P<0.05)。

讨 论

随着全球登革热疫情上升和出境旅游人数快速增加,我国近年来登革热疫情输入病例数持续上升[7-9]。杭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9~17.0℃,根据白纹伊蚊最适宜发育温度25~30℃推算[10-11],杭州市本地登革热疫情流行高风险时间为8—10月,而此期间也是输入病例报告的高峰时段,如输入病例未及时发现,核心区应急处置不规范,极可能发生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疫情[4-5]。

通过对本地病例与输入病例人口学资料分析,本地病例多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为主,而输入病例以20~40岁的青壮年为主,这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活习惯、活动范围密切相关:经济活跃的年轻人具有更高的人口流动性[12],导致输入性病例以青壮年为主;而中老年人群多有早晚锻炼的习惯,而此段时间正是伊蚊活动的高峰时段。本地与输入病例高危人群不完全重合,为今后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侧重点不同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2017—2019年,全市共划定本地核心区393处,输入核心区206处,比较本地与输入核心区应急处置情况,本地核心区持续时间控制在25 d以内的比例为68.45%,输入核心区持续时间控制在25 d以内比例平均为95.15%。本地与输入核心区应急处置情况存在差异,原因可能为本地核心区往往发生在农村、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等场所,这些场所普遍卫生环境脏乱差,蚊媒密度高,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强,核心区蚊媒控制难度大[13-15],持续时间往往超过25 d。另外,登革热蚊媒控制暴发响应和适应机制中存在疫情应对不及时、媒介伊蚊控制失败等问题[16-18],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本次核心区首次监测发现,229处BI≥10,占38.23%,共177处 叮 咬 指 数≥3只/(顶·h),占29.55%,提示疫情发生地日常蚊媒控制工作存在薄弱环节,需加强登革热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议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建蚊媒控制消杀应急队伍,定期开展组织培训,提高蚊媒控制与消杀技能,确保在发生本地感染疫情后能及时开展核心区应急蚊媒控制工作,防止疫情扩散。2017—2019年杭州市核心区BI和成蚊叮咬指数3 d达标率分别为62.77%和76.96%,8 d达标率分别为77.46%和83.64%,除BI的3 d达标率外,其余指标在不同年份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与2017年相比,2018年、2019年应急处置3 d和8 d后,核心区BI及叮咬指数达标率显著提升,核心区蚊媒控制工作得到了明显改善。本研究结果表明,自2017年杭州发生登革热疫情以来[19],全市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及核心区蚊媒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能够有效地应对登革热输入及本地疫情应急处置。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伊蚊登革热核心区
一类具变系数交错扩散的登革热模型
登革热流行现状及诊疗进展
羟哌酯驱蚊液和柠檬桉醇驱蚊液驱避白纹伊蚊的效果对比
郑宇婷等发表于本刊2021年37卷第2期《利用ssr标记浅析云南登革热重点地区埃及伊蚊种群遗传特征》一文的勘误
云南省边境地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孳生特征调查*
健康教育在登革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南宁市核心区旧桥景观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