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慧 门雪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血生化指标异常升高,导致肝脏器官发生炎性病理性纤维改变的慢性传染系统疾病,常表现为四肢酸软无力、食欲减退以及较为明显的肝病面容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加重,还会发生感染高热、肝硬化或肝癌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临床常用药物改善肝功能、抗病毒以及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个体化治疗方案,但由于部分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过程中,忽视了患者自身心理情志发生的需求,降低了患者临床治疗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临床护理效果不容乐观。因此,实施较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十分关键[2]。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针对性较的护理干预对策,在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与掌握程度的同时,还能强化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广泛应用在慢性系统疾病临床护理领域[3]。本文通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深入分析,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
选取医院在2019年7月—2021年3月收治的13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32例;平均年龄29.67±1.34岁;平均病程3.59±1.32年;平均BMI 20.37±1.24;平均谷丙转氨酶(ALT)42.37±1.24 U/L;平均成熟的T淋巴细胞(CD3+)50.36±1.24;平 均 辅 助 性T淋 巴 细 胞(CD4+)27.59±1.34%;平均直接胆红素8.45±1.21μmol/L;平均血清白蛋白29.49±1.31 g/L。观察组中男35例,女33例;平均年龄29.65±1.41岁;平均病程3.61±1.33年;平均BMI 20.41±1.26;平均ALT 42.39±1.26 U/L;平 均CD3+50.41±1.26 %;平 均CD4+27.61±1.36 %;平均直接胆红素 8.47±1.23 μmol/L,平均血清白蛋白 29.51±1.24 g/L。纳入条件:经检查HBV-DNA超过105 CPS/ml以上、总胆红素(TBil)超过21μmol/L以上以及ALT超过40 U/L以上者;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经检测持续半年以上超过异常水平范围者;血清白蛋白低于32 g/L以下、胆碱酯酶在4500 U/L以下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在40%~70%者,符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者。排除条件:处于妊娠期、哺乳期以及月经周期者;合并呼吸肾脏功能衰竭、颅脑外部重创损伤出血以及急性心肌梗死者;伴随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钙症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者;患有急性白血病、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血管性血友病等血液系统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①为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初期,可带领其对院内环境进行熟悉了解,将科室内部规章制度进行详细讲解[4]。②为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护理人员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专业知识及护理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详细讲解,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与主动配合性。③护理人员叮嘱患者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以免发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机体发热。还可根据患者自身机体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较强较为适宜的有氧运动训练计划,利于增加患者自身机体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为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配合程度,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自身实际病程情况进行系统观察,根据其生化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症状体征情况,对其进行综合测评,并实施针对性较强护理干预。
1.2.2.1 临床评估 通过采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4 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患者血清指标进行检测、观察患者临床体现的症状等,评价内容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白蛋白(ALB)<32 g/L以下、ALT>40 U/L、喘息乏力明显、腹部胀痛、脾脏厚度大于50 mm以上、甲胎蛋白(AFP)低于1000 μg/L、舌苔色暗、肝功能(AST)异常、心率(HR)在80次/min以上、情绪低迷消极、胁肋胀痛、门静脉内径大于13 mm以上、层黏连蛋白在115 ng/ml以上、弹力肝大于8 kPa以上等,每项各计2分,满分32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疾病危险程度越重。
1.2.2.2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
(1)轻度危险:综合累计得分为2~14分。为提高患者对院内环境、规章制度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在患者入院初期,护理人员可告知患者通过扫取二维码,进入到本院公众服务平台。同时,护理人员还可在平台系统首页定时发布疾病相关专业知识、自我预防护理注意事项,增加患者对于疾病专业知识的掌握。在平台首页设置专家医师咨询窗口,有助于患者在进行自我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随时提问,促进患者自我护理的顺利开展。此外,护理人员还可建立微信群,鼓励患者定期分享自我护理成功的经验,并组织患者就此展开讨论。
(2)中度危险:综合累计得分在16~24分。为提高患者治疗的参与程度,护理人员可定期组织患者进行疾病相关专业知识的趣味问答及游戏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含疾病护理相关知识抢答、疾病膳食厨艺大比拼等,设置相应的奖品作为鼓励,激发患者参与游戏的兴趣,有助于患者在游戏中寓教于乐,不仅能增加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还能强化患者对疾病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对自身掌握的知识及时反思,及时调整,调动患者临床治疗的积极性[5]。
(3)重度危险:综合累计得分在26~32分。为减轻患者因疾病而产生的不良心理应激,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冥想训练。在开始指导锻炼前,应选取较为安静舒适的地方,告知患者穿着较为宽松舒适的衣物,自行选择较为舒适的姿势,告知其将自身的电话、响铃以及手机等进行关闭,为其播放为较为轻柔舒缓的轻音乐,叮嘱患者双眼紧闭,放空大脑中紧绷的神经,将自身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在放松缓慢深呼吸时,对自己说“一”,吸气时说“二”,如此循环反复,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持续15~30 min。
(1)生化指标:经采取静脉血检测患者TBil正常范围:1.71~21 μmol/L、ALT正常范围:0~40 U/L、血清白蛋白正常范围35~55 g/L、谷氨酰转肽酶(GGT)正常范围:11~50 U/L等生化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
(2)临床指标、不良反应:通过应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综合测评,主要有8个条目,满分为8分,分数越高,说明服药依从性越好;使用简易健康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情况越好;为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可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敌对、敏感、焦虑、抑郁、躯体化、精神病性以及恐惧等7个症状因子,每项满分为5分,共35分,分数越高,说明心理状态越好;严密观察患者白细胞减少、肾功能损害、疲乏无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越少,说明发生率越低[6]。
采用SPSS 26.1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TBil、ALT、血清白蛋白以及GGT等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等临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仅1例出现疲乏无力,而对照组白细胞减少2例、肾功能损害2例以及疲乏无力3例不良反应患者,观察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近年来,现代化重工业产业不断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及医学诊疗也随之提升,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导致人们自身机体对于外界不良因素的免疫抵抗能力逐渐下降,基础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作为临床较为多见的慢性感染系统疾病,经相关流行病学显示,在全球60亿人口中,约20亿人口曾罹患感染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约占15%~40%左右,年死亡率约占30%~45%,我国据统计发现月9000W例病毒携带者,其中慢性感染者约3000W例,约占5%~6%左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7-9]。主要是由于自身机体对于外界细菌或病原体抵抗能力逐渐减退,肝脏上皮细胞组织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侵袭下,发生炎性纤维化坏死,临床表现为出现较为明显的肝炎病患体征、食欲不振以及头晕乏力等,若不及时治疗,严重时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0-11]。因此,采取较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护理作为现阶段护理方法较为全面系统、护理理念较为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严密观察患者自身实际病程的变化情况,在专业性较强、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的干预下,有效加强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知以及了解掌握程度,很好地弥补了常规护理干预中存在的不足,大大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12-13]。本研究显示,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宣教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TBil、ALT、血清白蛋白、GGT等生化指标以及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临床指标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主要是由于为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护理人员可借助现代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建立院内信息平台,利于患者对于自身病情变化进行实时了解与掌握,通过建立微信健康交流群,在提高患者治疗信心的同时,还能促使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及时的反思与调整,强化患者自我护理的重视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自身血液生化检测等各项指标,提高患者自我服药的依从性,加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缓解患者因疾病产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14]。此外,还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减少,由此可见通过组织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的知识问答以及远程随访指导等护理干预,可很好地增加患者治疗的主动性,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15]。
综上所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达到改善患者生化指标、缓解临床各项指标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对于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满意程度,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