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明 李霞陈丹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主要的治疗方式。在目前受疫情影响下,血透患者由于过分恐慌和经济条件受疫情影响等原因干扰,极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变化,易怒,对生活丧失信心,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护理和生活质量[1]。国内外研究表明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有重大的影响[2]。为此,本研究采用临床对比的方法,从护理学角度探讨血透患者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变化的不同原因,并根据各自的原因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选择2020年6—1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 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神志清晰无精神病史;有一定文化程度能正确表达自己认知;自愿参与本活动。排除条件:有语言或交流障碍者;有精神病史;不愿参加者。采用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47例和对照组153例。对照组中年龄22~87岁,平均52.66±14.86岁;连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间1~23年,平均7.06±5.22年。文化程度:初中42例,高中59例,大专19例,本科31例,本科以上2例。经济状况:较差7例,中等102例,很好44例。观察组中年龄25~89岁,平均51.77±13.89岁;连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间1~24年,平均7.06±5.28年; 文化程度:初中38例,高中55例,大专24例,本科28例,本科以上2例。经济状况:较差16例,中等80例,很好5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常规身心评估,依据具体评估结果给予相关的护理,如指导患者饮食,保持干体重平稳。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和患者家属根据心理评估情况和患者的负性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共同商讨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策略,给予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支持[3],具体方法如下: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责任护士先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沟通中注意保持诚恳的态度和关切的姿态,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充分了解患者对目前疫情的看法和关切度以及自身对血透治疗的了解程度[4]。
(2)增强患者治疗信心:由于肾功能衰竭大多是不可逆的,血液透析只能代替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且透析治疗往往伴随患者终生,针对这种由疾病因素影响造成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患者,责任护士详细向患者介绍透析治疗的原理和预后情况,帮助患者提高对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认知,请一些治疗效果好的病友现身说法,使患者坚信通过治疗一定能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3)心理护理:由于突发的疫情造成患者较大的心理恐慌,也影响了一些患者的经济收入,针对这种受疫情因素影响导致加重了悲观失望情绪的患者,采取了以下护理策略:①信心鼓舞。对患者详细讲解目前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以及最新的诊治手段、治疗效果,消除患者对疫情的心理恐慌[5]。②防护指导。责任护士指导患者正确洗手方法和口罩的选购佩戴,可用75%的酒精或含氯消毒液进行日常生活消毒,建议患者不去环境封闭人多的地方,可以选择相对空旷,空气流通性好的地方适度户外运动。③提供负性情绪表达的渠道。部分患者在治疗前体温偏高,安排患者在隔离透析室内进行单独透析,可能造成患者心理压力的增加,情绪不稳定,责任护士及时介入做好解释,并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指导患者利用“鼻腔呼吸放松法[6]”来控制情绪,方法:指导患者取舒适坐位,将惯用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前额,大拇指按压住右鼻孔,然后用左鼻孔缓慢而轻轻地吸气,再用无名指按压住左鼻孔,同时移开大拇指将右鼻孔打开,由右鼻孔缓慢而彻底地将气体呼出,再由右鼻孔缓慢地吸气后,用大拇指按压住右鼻孔,同时移开无名指将左鼻孔打开,并由左鼻孔缓慢而彻底地将气体呼出,如此循环往复。同时为其播放喜欢的节奏舒缓音乐,进一步疏导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操作的依从性[7]。
(4)提供支持:患者长期透析治疗造成家庭经济负担加重,针对受经济因素影响导致对自身恢复健康失去信心的患者,护理人员一方面积极向院领导申请部分自费款项延期支付或部分减免,另一方面主动寻求社会力量为患者提供帮助,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能力调整透析方案,保证治疗的延续。
(5)针对性饮食指导:由于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使其在外观形象上产生较大变化,易出现自卑、消沉等心理变化。责任护士根据每次营养指标检测报告,针对性地给予患者饮食营养指导,确保每日总热量摄入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对每周透析3次的患者蛋白质1.2~1.4 g/(kg·d),建议50%以上为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肉、鸡蛋等。指导患者摄入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多补充新鲜绿色蔬菜和水果,以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坚持低盐、低脂、低钾饮食[8]。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况,恢复自信。
(6)长期透析患者家属:其承担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生活中容易产生家庭矛盾,针对因家庭因素造成情绪波动大的患者。我们采取了以下护理策略:① 患者家属心理护理:患者家属由于长期照顾患者,可能自身也存在着较重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了患者的情绪,因此责任护士应经常与患者家属交流 ,引导家属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9]。②发挥患者家属作用:针对患者焦虑原因,责任护士主动和患者家属沟通向其讲解居家护理要点和心理抚慰方法,并及时将患者在院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反馈给家属,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正面的积极鼓励和评价,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营造家院一体的护理环境。
(7)线上心理支持:建立一个血液透析患者的内部网络交流平台,责任护士不定时发布血透患者自我护理的一些知识和一些欢乐的充满正能量的段子并鼓励患者互相倾诉、互相鼓励,树立起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问卷(SAS),问卷有20个条目,其中15个正向评分,5个反向评分,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总分80分,标准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越严重[10]。
(2)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问卷(SDS),问卷有20个条目,其中10个正向评分,10个反向评分,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总分80分,标准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抑郁越严重[11-12]。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及SDS 评分比较
慢性肾病患者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根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数据显示2019年新增13.46万名血液净化患者,使透析患者达63.27万人。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方式之一。血透患者由于患病造成其社会及家庭角色的转变,长期治疗及日常饮食的限制,透析后的并发症等均加重患者的悲观情绪,长期的治疗致使家庭负担加重,家庭关系紧张,患者认为自己是家庭的包袱,其逐渐对治疗失去信心。直接或间接造成患者发生急性心理应激障碍使得患者在治疗期间表现出惊恐、暴躁,睡眠障碍,饮食不规律等现象[13],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14]。常规护理只注重护理操作技术及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大多忽略了对患者的心理的管理。
针对性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干预模式,注重患者情绪变化和精神诉求,积极地从人性角度分析患者心理状况,主动掌握患者情绪波动,第一时间介入心理干预,减少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增强患者康复自信心[15],有利于临床治疗工作顺利开展。为了分析目前疫情常态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变化对临床护理产生的影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具体分析每位患者产生心理不适的不同原因,制订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主动协调各方力量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针对恐慌疫情造成的不安,及时宣讲健康知识和最新诊疗手段,树立患者战胜疫情的信心。针对担忧外在形象造成的自卑现象,加强营养护理,改善患者外在形象。针对家庭关系紧张造成的情绪低落,及时和家属沟通,并及时为家属提供心理护理。结果显示,通过及时针对性护理,观察组患者 SAS 与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由此可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其能积极配合治疗,提升治疗与护理依从性,促进了患者身心健康,达到了较好的血液透析效果,改善了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