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明
(南京技师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3)
近年来,职业技能教育在国家大力推行下,取得了快速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各级人民政府以习总书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本人近几年来在学院担任网络系统管理赛项的学生培训工作,组织了两次网络系统管理赛项的市级选拔赛,参加了两次省级选拔赛的裁判工作。笔者主要参考南京技师学院已参加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为主,总结训练经验,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为今后的网络系统管理赛项的培训提供一些参考。
世界技能大赛是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的,规模和要求都比较高的世界级赛事,被誉为技能大赛中的“奥林匹克”,是世界各国技能人才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网络系统管理一直都是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类比赛中的一个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我国自2011年开始参加这项赛事,随着国家对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我国在该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网络系统管理赛项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计算机网络方向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为大、中、小型商业组织及政府部门提供广泛的IT服务,有效地保证系统连续和稳定运行。网络系统管理人员需在多种网络环境下,包括网络操作中心、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数据中心,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技术支持、建议指导,对各类型网络项目进行分析、设计、连接、配置、调试、升级,对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相应配置并能实现各类服务的互联互通及保障网络安全。近几年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赛项江苏省选拔赛的总体参与度不高,主要是技工院校学生参与,而高职院校和一些企业的参与度较低,2020年教育系统高职的少量学生参与其中。
通过对网络系统管理大赛技术文件分析可以看出,大赛旨在培养网络实际应用型的技术人才,赛项中的四大模块都与计算机网络与系统管理的实际应用联系十分紧密,但目前来看,学校里的课程安排在这方面稍显不足。以南京技师学院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网络操作系统Linux课程一直被安排到三年级下学期开设,而且配套的实训教学课时不足。该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需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有所收获。所以参加比赛的学生选手表现出技术能力远远达不到大赛的技能要求。《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学校教学用的版本是Windows server 2012,而技能大赛平台使用的版本比实际教学中使用的版本高。路由与交换模块所使用的模拟器与大赛时所使用的模拟平台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很显然,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情况和技能大赛的衔接不紧密,以赛促学的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技工院校大多以初中起点学生为主,这些学生年龄小,起点低,相对来说自学能力不足,在训练过程中遇到问题过多地依赖指导老师的辅导,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容易产生退缩的想法。久而久之,在遇到问题有缺少依赖的情况下,表现出明显的自信心不足,过分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在比赛过程中,由于自信心不足,导致过分紧张和焦虑,从而影响正常的发挥,最终导致比赛成绩不理想。
以大赛中路由交换技术模块为例,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时候使用的都是模拟器来进行实训操作,和大赛中使用的真实设备比较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虽然近年来路由交换技术模块竞赛也采用思科的VIRL模拟器进行,不再使用真实设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使用VIRL模拟器,成本就太高,难以大面积应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Packet Tracer模拟器较为基础,难以达到VIRL模拟器的使用效果,所以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很难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另一方面,大赛训练中的人员成本投入也明显不足,学生和教练的激励制度不强,导致训练动力不足。
计算机网络发展是不断提升的,大量的新技术、新体系、新架构不断地应用到实际中,技能大赛本质上就是反映计算机网络和系统的前沿应用的。指导教师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限,对于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和新体系的了解也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往往会显得后劲不足,指导老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选手的竞赛水平。而专家的指导对于解决训练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尤其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更新,新技术和新体系的不断应用的新时代。还可以加强校企联合,到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让教师开阔眼界,积累知识,进一步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自身学习提高的同时,要把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应用在教育教学中,联合行业企业专家进行课程改革,把最切合实际的内容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中。
向学生传播计算机网络最前沿的文化和技术,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在校园内开展计算机网络相关比赛,培养学生参赛能力和信心。创造学生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开拓学生的视野。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方面的收获和解决问题的经验。面对大赛,首先要建立价值认可,只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认可,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训练动力;其次是抗压能力,参赛选手和教练员其实都有大赛过程中都有压力,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专门安排学生和教练员的抗压能力训练课程,只有心理强大了,才能在紧张的比赛过程中承受住更大的压力,要抗得住压力才能有机会;最后要有主动学习的动力,选手除了要有非常熟练的技能技巧,还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这都依赖于选手与教练的主动学习。
首先可以在现有的实训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现有的训练条件和设备,进行大赛的集训。其次,要想尽办法加大技能大赛设备投入,加快师资的培养,为大赛的软硬件争取更多的资源。虽然在实际过程中,大赛的指定设备经常变更,给训练和投入带来很大的压力,实际投入过程中应本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适当加大实训室的建设,为今后的教学服务的同时,也能为大赛的训练提供一些条件。
技能大赛培训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技术难题,这些技术难题的破解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技术专家的指导这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加大专家指导的力度是摆在技能大赛训练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可以组建学校专家团队,采用一队一团队的指导方式,提高指导效率。其次,加大团队专家的进修和学习机会,提高教练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再次,可以通过加大训练成本的投入,聘请专家顾问作为大赛训练的指导专家定期开展指导和培训,解决训练过程中的疑难杂症。
技能大赛是近几年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的亮点,将技能大赛的技术文件要求融入课堂中,既能解决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又能培养学生切合企业实际要求的技能。同时还带动教师从理论向技能大师方向的转变。从而提高计算机网络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促进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