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创新路径探析

2021-11-05 20:11禹四明杨芳戴恩勇
科技智囊 2021年10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创新路径新常态

禹四明??杨芳??戴恩勇

摘  要: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历程表明,自主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唯有自主创新才能获得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对外依赖过度、自主创新不足,合作机制不稳、平台搭建不牢,制度建设滞后,创新环境欠佳,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制约产业转型发展的根本因素。正视技术创新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降低创新依赖、强化自主创新,健全合作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制度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是新常态下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常态;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4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10.05

On the Innovation Path of 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Normal

Yu Siming  Yang Fang  Dai Eny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angsha University,Hunan,Changsha, 410002)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hows that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only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n obtain competitive core technology. Excessive external dependence,insufficient independent innovation,unstable cooperation mechanism,weak platform construction,lagg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oor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re the funda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enterprises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restrict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Fac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reducing innovation dependence,strengthen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improving cooperation mechanism,building innovation platform,improving institutional system and optimizing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re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realize the strategy of“manufacturing power”under the new normal.

Key words:New normal;Manufacturing;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Innovation path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变量,依靠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实现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但过去制造业规模扩张主要依赖于廉价的资源成本和更高的环境污染容忍度,这是不可持续的。我国现已进入经济新常态,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推动产业转型,才能最终成为制造业强国。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创新模式,则是值得学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制造业转型历程与创新模式演进

产业转型是技术创新的展开过程和逻辑终点: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改变市场竞争格局,最终推动产业转型。[1]中国制造业的成长壮大和转型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推动技术创新的结果,其间也伴随着创新模式的演进。

(一)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基本历程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脊梁”,是拉动就业、孵化创新的产业主体,是科技创新的基本载体和孕育母体。中国制造业起源于洋务运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自由发展、统筹发展、多元发展等阶段。在中国制造业成长过程中,尽管技术创新方式和模式选择不同,但技术创新始终是推动制造业发展、产业转型的重要因素。[2]

1.自由发展阶段:技术模仿与设备引进

制造业是建立在机械化基础之上的。中国近代机械化发展始于洋务运动,包括开设机械制造学校、培养机械制造人才、学习西方制造技术、兴办近代工厂等。然而,这一阶段的制造业几乎处于自由发展状态:不仅制造业本身的发展缺乏規划性,发展过程也缺乏自主创新;不仅机械设备要依赖于国外进口,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是借鉴西方做法,甚至技术人员都要依赖于“洋匠”。在实践中,我国高成本引进技术、购入设备后,不能进行有效的本土化改造,造成技术设备利用效率低下,制造业发展相对缓慢,这是中国经济与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大的根源所在。

2.统筹发展阶段:技术援助与交流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三大改造”,中国制造业迅速恢复并实现了“公有化”,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工农价格剪刀差”的价格优势,加上苏联对我国的资金、技术、人才援助,我国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与此同时,我国不仅重视引进技术设备,也派遣大量专家学者、技术工人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在内部重视和外部支援的合力下,我国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人才、研发人才队伍。然而,受中苏关系破裂、“文化大革命”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步伐和技术创新进程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国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放缓,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仍然很大。

3.多元发展阶段:以市场换技术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及时抓住全球产业转移契机,实施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在大量引进外资的同时,鼓励、支持国内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不仅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更构建了体系完整、产能巨大的工业体系,最终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然而,“以市场找技术”战略本身存在弊端: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仅仅转让外围技术,却严格把持着核心技术。[3]由此可见,唯有自主创新才能获得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只有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制造业才能引领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二)中国制造业创新模式的演进

自主创新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力量源泉,是推动制造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纵观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尽管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模仿创新,但最终选择了自主创新的道路。中国制造业创新模式的演进,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缩小差距的动力。技术领先是比较优势产生的重要根基。如果说国际贸易是比较优势的互换,那么这种互换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技术差异而展开的。为了减少对先进国家的进口依赖,技术落后国家必须设法缩小技术差距,普遍的做法是先通过设备引进、技术模仿来缩小技术差距,然后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技术赶超。其次,贸易摩擦的压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但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摩擦也相应增多。持续的贸易摩擦削弱了中国的后发优势、限制了技术模仿的空间,倒逼中国制造业选择自主创新的道路。再次,产业转型的需要。经历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体系最完整、规模最庞大的“制造业大国”,但这种“大而全”靠的是劳动力优势、资源优势。整体而言,中国制造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全要素生产率偏低、盈利能力亟待提高。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唯有通过自主创新驱动产业转型,我国的制造业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才能从全球价值链低端迈向价值链高端,最终成长为“制造业强国”。最后,市场竞争的压力。在经济发展初期,模仿创新因为可以缩短技术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投资风险而备受发展中国家青睐。然而,随着全球化竞争的不断加剧,单纯依靠模仿创新获得的优势,会因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产品趋同化竞争加剧而逐渐弱化。唯有自主创新,企业才能保持竞争优势、获得持续的垄断利润。[4]

二、新常态下制约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因素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目前,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创新驱动战略中居于核心位置。但在创新实践中,仍然存在对外依赖过度、自主创新不足,合作机制不稳、平台搭建不牢,制度建设滞后、创新环境欠佳等问题,形成了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约。

(一)对外依赖过度,自主创新不足

模仿创新、自主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两种基本模式,各有优缺点。与自主创新相比,模仿创新可以缩短研发周期、节约创新成本、降低创新风险,但容易受制于人,难以突破技术瓶颈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这种规模扩张仅仅是价值链底端的强大供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国外技术的模仿和依赖。即使在某些领域,中国占有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也可能因为缺乏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而遭遇“卡脖子”。唯有通过自主创新解决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的自主供给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对外技术依赖,中国制造业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真正强大起来。自主创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前期投入大、投资周期长,而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激烈的行业竞争、恶性的价格竞争,加上有限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容易产生“技术依赖症”,自主创新能力和信心都会受到影响。进入经济新常态,发达国家正在开启新的技术革命,如果不能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中国制造业转型必将步履维艰,我国的“制造强国”梦想和“经济赶超”战略更难实现。

(二)合作機制不稳,平台搭建不牢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是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创新平台功能日趋完善,但在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首先,合作机制不稳定。一方面,产学合作缺乏法律约束和契约保障,特别是高校对研究人员与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缺乏有效管理,“合而不作”的问题尤其突出;另一方面,在具体合作过程中,企业更强调实际投资回报、更重视技术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能否实现量化生产,高校、科研院所则更重视技术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高校、科研院所的职称评审、人才评判机制僵化,导致理论研究成果难以满足企业的商业化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也影响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稳定合作。其次,创新平台建设滞后。一方面,地方政府缺乏投入意识、市场意识和投资能力,导致创新平台建设基础投入不足、市场机制欠缺、设施建设滞后,结果往往是政府搭台唱戏、企业参与不足,导致创新平台整体运营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大多基于市场化原则组建创新平台不同,我国科技创新平台很多是政府牵头组建的,市场机制在其中的作用相对有限,创新平台无法真正实现“开放、多元、协同、动态、高效”运营,在推动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相对有限。

(三)制度建设滞后,创新环境欠佳

企业技术创新是高风险的投资行为。构建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制度体系,培育支持技术研发、创新投入的创新环境,是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在创新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制度本身缺乏协调性。目前,支持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权保护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的力度较大、文件较多,但存在政出多门、协调性不强的问题,难以形成支持技术创新的合力。2.缺乏对不同主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在创新资源分配、创新成果分享方面,如何协调跨主体、跨行业、跨区域之间的利益?如何协调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如何协调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目前尚未有现成有效的经验,需要从制度建设层面权衡考虑。

在创新环境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創新“硬环境”方面,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初显成效,但在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基建”领域,仍然存在较大欠缺。2.创新“软环境”方面,创新是高风险的投资行为,企业主需要有足够的投资勇气和冒险精神。“求稳怕变、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根深蒂固,这成为影响企业创新决策的重要因素。

三、推动制造业转型的创新路径

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制造业面临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期”。正视技术创新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降低创新依赖、强化自主创新,健全合作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制度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是新常态下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一)降低创新依赖,强化自主创新

制造业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要想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就必须降低创新依赖,强化自主创新。

1.合理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模式对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企业应该结合行业定位来选择创新模式。[5]通常中低端制造业可以通过模仿创新来节约试错成本、实现加速追赶,高端制造业则需要通过自主创新来突破技术瓶颈、保持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2.加强创新资源积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推动者,是决定创新成败的关键。如果说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教育体系,强化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强化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3.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夯实技术创新动能。一方面,要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激励和引导,提高中低技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在建立健全融资担保机制、风险补偿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政府投入、企业投入、金融信贷、社会集资、外资参与的多元投资模式,保证研发资金的稳定供给、刚性增长,为原始创新提供持续的资金保障。[6]

(二)健全合作机制,搭建创新平台

技术创新绩效与科技要素组合效率息息相关。构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搭建创新平台,是经济新常态下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提高技术创新绩效、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讲,我国首先要营造合作创新氛围,完善合作创新体系。培养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创新意识,形成引导、鼓励、规范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长效机制,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制度环境,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中介为纽带的,方向明确、目标具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健全人才流动机制,优化监督管理体制。一方面,作为最关键的要素资源,人才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通过聘任流动制、项目合作制、咨询流动制、交换流动制等多种合作方式,构建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柔性流动、稳定供给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合作创新的监督管理,重点是构建合作创新的项目决策机制、过程评价机制、结果考核机制、综合激励机制。要通过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研发主体、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创新的实效。

搭建合作创新平台,提升集群创新能力。一方面,要结合经济新常态特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搭建国际化的公共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另一方面,要结合集群创新趋势,构建以“合作企业为点、以科技园区为面、以产业链为线”的合作创新体系,保障协同创新联盟的高效运行和集群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三)完善制度体系,优化创新环境

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环境优化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优越的制度环境可以形成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激励,持续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反之,则可能制约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的发展。1.要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健全政策协调机制,使之形成支持企业创新、推动产业转型的合力,避免政出多门影响创新政策的统一性和延续性、影响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2.要在健全法律体系的同时,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这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激励技术创新、提高创新效率的根本保障。既要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保障创新主体的应得利益,也要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对市场行为的监督作用,形成对制假售假行为的高压态势,维护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3.要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营造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要在统筹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前瞻布局的基础上,支持、引导企业参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大对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研发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4.要结合“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匹配机制,鼓励基层员工打破常规,创新性地尝试新方案、解决新问题,积极营造容允试错、平等开放、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宋来胜.湖北省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1,19(03):102-109.

[2] 王希元.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制度基础——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06):102-110.

[3] 仲伟周,邢治斌.我国制造业“市场换技术”有效性分析——基于产业安全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12):62-70.

[4] 刘昕.技术创新路径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0,20(06):107-111.

[5] 王娟.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动能转换视角[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20.

[6] 何姝,余军.创新资源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1(08):47-51.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创新路径新常态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