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型和生存期研究

2021-11-05 08:17清,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年5期
关键词:肝功能肝硬化蛋白

黄 清, 王 刚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南京210006;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25)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肝脏变性和脑部变性的疾病。目前已证实其主要由于ATP7B基因突变引起过量铜离子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沉积而致病[1]。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肝脏受损症状、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 ring,K-F环)、肾功能损害、精神症状等。由于WD多起病于儿童及青少年,且起病隐匿,疾病呈进展性,临床表现多样,导致其在临床工作中误诊、漏诊率较高。同时,WD亦是目前为数不多可有效治疗的遗传病,但一旦发展至失代偿肝衰竭或严重神经症状,现有治疗亦难以缓解病情,常导致死亡。迄今国内还少见对WD长期随访及生存期的研究。本研究拟系统性回顾我院近20年收治的106例WD患者,对其临床表型及生存期进行分析,以加强对WD的诊断识别和促进全程管理概念的实现。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03年1月至2020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住院,符合《中国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指南2021》[2]确诊WD的患者106例。

二、方法

1.资料收集:收集106例患者住院期间的病史记载、检验报告、医嘱记录等资料。收集数据包括一般情况、各型症状、K-F环、铜代谢指标(铜蓝蛋白、血清铜、尿铜)、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h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红 素 (total bilirubin,TBL)、直 接 胆 红 素(direct bilirubin,DBIL)、胆汁酸]、影像学表现[上腹部B型超声(B超)或CT、头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肝功能指标中Alb低于35 g/L,其余指标超过参考范围上限则认为肝功能异常。Alb低于30 g/L、其他指标高于参考范围上限2倍以上为肝功能严重受损[3]。

2.WD的临床分型标准:《中国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指南2021》未更新WD的临床分型,沿用2008年我国《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治疗指南》,WD的临床分型包括以下4型。①肝型:持续性血清转氨酶升高、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暴发型肝衰竭。②脑型:帕金森综合征、运动障碍[如扭转痉挛、手足徐动、舞蹈症状、步态异常、共济失调等]、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如流涎、讲话困难、声音低沉、吞咽障碍等]、精神症状。③其他类型:以肾损害、骨关节肌肉损害、溶血性贫血等为主。④混合型:以上各型的组合。

三、生存期随访

电话随访,通过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死亡数据库查询、确认死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分析图,阳性事件定义为死亡或接受肝移植。

四、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 24.0软件统计。2组间连续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一般情况

106例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43例,男女比例为1.47∶1。平均发病年龄(20.65±13.06)岁,30岁前发病者86例(81.1%),0~10岁发病21例(19.8%),>10~20岁发病43例(40.6%),>20~30岁发病22例(20.8%),>30~40岁发病8例(7.5%),>40~50岁发病8例(7.5%),>50~60岁发病3例(2.8%),60岁以上发病1例(0.9%),最小2.12岁,最大68.20岁。其中5例(4.7%)患者有肝病、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5例(4.7%)患者有明确诊断的WD家族史,2例(1.9%)患者父母为近亲婚配。

二、首发症状

消化道症状最常见,共50例(47.2%),其中黄疸15例(14.2%),腹胀、腹围增大14例(13.2%),乏力9例(8.5%),下肢水肿4例(3.8%),腹痛4例(3.8%),纳差、烧心感3例(2.8%),便秘1例(0.9%)。

首发神经系统表现共26例(24.5%),其中震颤最常见,为10例(9.4%),言语不清6例(5.7%),头晕、头痛3例(2.8%),运动迟缓2例(1.9%),不自主运动2例(1.9%),精神症状、行走困难、流涎各1例(0.9%)。

首发出血性表现6例(5.7%),包括鼻出血2例(1.9%),血尿2例(1.9%),皮肤出血1例(0.9%),呕血1例(0.9%),但无溶血性贫血。

其他症状包括月经紊乱2例(1.9%),下肢疼痛2例(1.9%),5例(4.7%)因发热就诊。

15例(14.2%)患者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或肝硬化,无临床症状。

三、临床分型及确诊时间

106例患者中,按临床分型分为肝型70例(66.0%),脑型13例(12.3%),其他型0例,混合型23例(21.7%)。混合型中有21例表现为肝型+脑型,2例表现为肝型+肾型。2例患者出现下肢骨关节疼痛症状,但因症状均较轻无强烈主诉,且有较重的其他系统受累症状,未行肌电图检查,故未能确诊为骨-肌型WD患者。

所有患者发病至诊断平均时间(22.09±42.74)个月。1个月内诊断者40例(37.7%),1年内诊断者70例(66.0%),最长诊断时间为243.77个月。各型平均诊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WD各型发病年龄及诊断时间[±s/n(%)]

表1 WD各型发病年龄及诊断时间[±s/n(%)]

?

以消化系统症状首发及体检发现肝酶异常或肝硬化的患者共65例,1年内诊断者47例(72.3%)。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的26例患者,1年内诊断者13例(50.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

四、辅助检查

1.K-F环:106例患者中K-F环阳性患者62例(58.5%),K-F环阴性患者4例(3.8%),病史中无记录40例(37.7%)。其中K-F环阳性患者中,肝型37例(52.9%),脑型8例(61.5%),混合型17例(73.9%),3型患者K-F环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82,P=0.200)。

2.铜代谢指标:共94例(88.7%)患者行铜蓝蛋白检测,92例(86.8%)降低。61例肝型患者的铜蓝蛋白平均值为(81.8±64.0)mg/L,其中2例正常(>200 mg/L)。11例脑型患者的铜蓝蛋白平均值为(45.6±17.5)mg/L。22例 混 合 型 患 者 平 均 值 为(44.8±34.6)mg/L。比较肝型、脑型、混合型WD患者铜蓝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见表2)。

表2 WD患者的铜代谢指标分布情况[n(%)]

仅11例患者进行了24 h尿铜检测,1例肝型+脑型混合型81.65 μg,其余均大于正常参考范围(>100 μg)。

16例肝型及混合型患者进行了血清铜检测。6例肝型及1例混合型患者≤700 μg/L。计算出的非铜蓝蛋白结合铜均>150 μg/L,其中15例患者>250 μg/L。

3.肝功能指标:106例患者中有22例肝功能正常。与脑型及混合型相比较,肝型患者各项肝功能异常和严重受损比例均更高。肝功能异常比例,GPT、GOT、GGT、Alb、TBL、DBIL 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P、胆汁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严重受损比例,GOT、GGT、ALP、Alb、DBIL 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PT、TBIL、胆汁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WD患者肝功能受损发生率[n(%)]

4.影像学表现:73例患者行上腹部彩色超声(彩超)检查。50例肝型、22例混合型患者中,表现为肝弥漫性病变/肝硬化者分别为42、21例,脾肿大分别为24、6例,胸腔积液/腹水分别为18、0例,胆囊病变(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壁水肿、胆汁淤积)分别为31、8例。脑型患者1例,仅表现为脾肿大。有3例患者彩超未见异常,均为肝型,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无临床症状,其中2例铜蓝蛋白<20 mg/L,1例铜蓝蛋白36.1 mg/L,2例有家族史,均为姐姐先确诊WD,另外1例无家族史,但由基因检测确诊。

41例患者行上腹部CT检查。31例肝型患者中表现为肝弥漫性病变/肝硬化30例、脾肿大24例,胸腔积液/腹水11例,门脉高压11例,胃底静脉曲张13例、胆囊病变11例。4例脑型患者中,3例发现肝弥漫性病变/肝硬化,3例脾肿大,2例胸腔积液/腹水,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例门脉高压。6例混合型患者中,全部有肝弥漫性病变/肝硬化及脾肿大,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例胸腔积液/腹水,1例胆囊病变。2例患者CT未见异常,其中1例脑型,铜蓝蛋白33.2 mg/L,由基因检测确诊,另外1例肝型患者彩超也阴性,由基因检测确诊。

32例患者行头颅MR检查,26例有异常。临床诊断为肝型患者14例,表现为基底核病变7例,脑干病变6例,大脑皮/髓质病变1例,脑萎缩表现1例。4例脑型患者,发现基底核病变2例,脑干病变3例,丘脑病变3例,小脑病变、大脑皮/髓质病变、脑萎缩各1例。14例混合型患者,发现基底核病变10例,脑干病变9例,丘脑病变6例,小脑病变3例,大脑皮/髓质病变1例,脑萎缩6例。合计最多累及部位为基底节19例(59.4%)、脑干18例(56.3%)、丘脑9例(28.1%)。6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其中5例为肝型,1例为肝型+脑型混合型,表现为双膝关节酸痛20年,双下肢震颤10年伴口齿不清、行走不稳,上腹彩超示肝硬化,铜蓝蛋白20 mg/L。

5.基因检测:13例患者有明确基因检测结果,11例患者检测到明确突变,有2例(1例肝型及1例肝型+脑型混合型)患者未检测到已知致病突变。其中7例患者有2个突变。突变位点出现频率:p.Arg778Leu突变5次(4次杂合突变、1次纯合突变),p.Val1106Ile杂合突变3次,p.Pro992Leu杂合突变2次,其余均出现1次(见表4)。

表4 WD患者基因检测结果

五、生存期分析

随访至2020年12月1日,106例患者中随访44例,失访62例。其中37例存活,7例(6.6%)死亡(6例肝型均死于肝衰竭、1例脑型长期卧床死于肺部感染)。有记录肝移植者14例(13.2%),其中8例随访存活,6例失访。发病至随访或死亡中位时间165.07个月,最短随访3.4个月,最长522.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485.48±13.61)个月[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458.81~512.14)个月],累积生存率91.1%±3.4%,无移植累积生存率41.9%±14.2%(见图1)。

图1 WD患者生存分析

讨 论

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多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少数病情隐匿缓慢的患者于30岁后发病。目前认为WD主要因为ATP7B基因突变,具有遗传性,故通过询问WD患者家族史,可能发现其存在家族成员确诊WD或有与WD相似的临床表现。在本研究中,平均发病年龄(20.65±13.06)岁,81.1%患者30岁之前发病。部分患者有肝病、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或明确诊断的WD家族史,符合此规律,结果与相关研究[4]亦类似。

WD的致病基因ATP7B编码铜转运P型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其作用是铜的跨膜转运,从而参与体内活性铜蓝蛋白的合成,并促进铜经胆汁排泄。当ATP7B基因突变时,铜转运ATP酶活性降低或丧失,铜无法有效转运引起活性铜蓝蛋白合成减少,并影响铜经胆汁排泄[5]。大量铜沉积于肝脏、脑、眼、肾脏、骨关节等器官,导致功能障碍而出现各系统损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本研究中,受累最多的器官为肝脏、大脑和眼部,此外,少数患者出现肾脏、骨关节等器官受累表现。106例患者首发症状方面,消化系统常见表现为黄疸、腹胀、腹围增大、乏力,神经系统表现中最常见为震颤、言语不清、头晕头痛。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包括体检发现肝酶正常、肝硬化)的患者1年内明确诊断比例高于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患者(72.3%比50.0%,P=0.043),提示消化系统症状起病患者更易诊断。另外,有15例(14.2%)患者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无临床症状。除了累及肝、脑、眼外,其他较少见的临床表现亦不容忽视,肾脏累及常表现为肉眼血尿、肾功能受损,骨关节受累常有疼痛表现,皮肤受累常有皮肤色素沉着,血液系统受累可有溶血性贫血等,在排除相应系统常见疾病后,均应行相应辅助检查排除本病[6]。

K-F环是指异常铜代谢导致巩膜-角膜连接处后弹力层铜沉积所形成的色素环,多为黄棕色,亦可呈绿色、玉红、青兰色,是WD中有高度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本研究中,明确K-F环阳性患者62例(58.5%),明确K-F环阴性患者4例均为肝型,但有40例病史中无记录。文献报道K-F环阴性患者以肝型居多[7],与本研究相符合。但本研究中K-F环阳性患者比例偏低,考虑因为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时间跨度较长,病史中未记录较多。尽管K-F环阴性不能排除WD,但K-F环的检查对WD的诊断仍有重要意义。

因铜蓝蛋白合成减少,WD患者血清中铜蓝蛋白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血清游离铜不同程度升高。体内过多的铜可通过尿液排出,导致24 h尿铜增高,大量铜沉积于肝脏,导致肝铜含量明显增高。血清铜蓝蛋白<200 mg/L、24 h尿铜>100 μg是诊断WD的常用指标,肝脏活组织检查肝铜含量>250 μg/g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8],但因其有创性,目前临床应用较少。血清铜含量亦是诊断WD的常用指标,但其诊断价值仍有较大争议。有学者提出将非铜蓝蛋白结合铜作为诊断WD的指标[9],非铜蓝蛋白结合铜根据血清铜和血铜蓝蛋白计算得出,即[血清铜(μg/L)-3×血铜蓝蛋白(mg/L)]μg/L(参考范围为<150 μg/L)。非铜蓝蛋白结合铜反应游离铜水平,一般将其变化作为治疗监测指标。本研究中,行铜蓝蛋白检测的94例患者中仅有2例正常,余均<200 mg/L,肝型、脑型、混合型WD患者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11例患者进行了24 h尿铜检测,其中10例>100 μg。16例肝型及混合型患者进行了血清铜检测,其中6例患者<700 μg/L。而16例患者的非结合铜蓝蛋白铜有15例>250 μg/L。提示铜蓝蛋白、24 h尿铜、非结合铜蓝蛋白铜更能反映WD患者的铜代谢水平。WD患者由于铜大量沉积引起肝细胞持续破坏,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本研究中21.7%~53.8%患者存在肝功能指标异常,7.5%~41.5%存在转氨酶2倍参考范围上限以上升高或Alb<30 g/L,其中肝型患者异常率及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混合型及脑型患者。WD腹部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肝硬化,以及因肝硬化出现的脾大、腹水、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肝外影像学表现,胆汁的性质改变、排泄障碍伴随胆囊影像学病变亦常见。本研究中,肝型、混合型患者腹部影像学异常的比例明显多于脑型患者。WD患者的头颅影像学常呈范围广泛、对称性特点,主要集中于基底节区、丘脑、中脑及小脑中脚,CT平扫表现为边界模糊的低密度灶,增强无明显强化,MR平扫表现为稍长、长T1信号及长T2信号[10]。本研究中32例患者行头颅MR检查,26例有异常,受累部位最常见于基底节(59.4%)、脑干(56.3%)、丘脑(28.1%)。

ATP7B基因突变已报道数百种,大多患者为复合杂合子突变,我国WD患者的ATP7B基因有3个突变热点,即Arg778Leu、Pro992Leu和Thr935Met,占所有突变的60%左右[11]。本研究13例患者中11例检测到明确突变,其中Arg778Leu突变出现最多,与文献报道一致。WD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理论上应该存在1个纯合突变或2个杂合突变才能致病。本研究中,7例患者可明确遗传学诊断(6例2个杂合突变、1例纯合突变),其余患者不能完成遗传学诊断。其可能原因:①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大的半合子缺失[12];②ATP7B编码区和相邻剪切位点以外的其他遗传改变[13]。另外,临床中也需严格对照临床诊断标准以免误诊。

WD患者如及时接受正规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文献报道WD患者死亡率为3%~21.1%[14-15],15年内的累积生存率为76.7%±4.9%[15],也有文献认为WD患者的长期生存与普通人群无差异(P=0.95)[16]。而伴有肝衰竭未行肝移植的WD患者死亡率较高,可达30.3%~73.1%[17],肝移植的WD患者5年存活率65%~85.4%[18-19]。死亡原因最常见为肝衰竭[20]。本研究中,7例(6.6%)死亡患者中6例死于肝衰竭。14例(13.2%)接受了肝移植,其中随访8例均存活。累积生存率91.1%±3.4%,无移植累积生存率41.9%±14.2%,与上述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总之,WD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故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认识有重大意义。所以,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出现不明原因肝功能损害、神经精神症状,在排除其他常见病因后,均应考虑WD可能,并行相关辅助检查,必要时行ATP7B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及早干预和立足长期管理,避免病情恶化和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肝功能肝硬化蛋白
RNA结合蛋白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人工驯养树鼩精子发生过程中MCM7蛋白的表达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SAK -HV 蛋白通过上调 ABCG5/ABCG8的表达降低胆固醇的吸收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