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也随之有所改变,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往往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常常忽视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根据当前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现状提出了些许建议与改善措施,希望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善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张芳花,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老君坡镇初级中学。
引言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这种以考试成绩为本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会使学生错误地将考试成绩视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基于这一现状,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视为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创新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这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要注意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一大目标。理论知识固然重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前提,但如果过度重视理论知识,就会使教导出的学生较为呆板,对英语知识的运用也比较僵硬,不符合当今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英语阅读教学仍然将理论知识的教学视为阅读教学的全部,将中考高考视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种单纯重视考试成绩的教学极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学习效率低下问题的出现。且由于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存在时间过久,这种教学理念早已根深蒂固,学生们也大多变得麻木,这种根深蒂固的教育方式以及学生们麻木的思想已经成为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改良的一大阻力,对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也有着严重影响。另外,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理念,但具体的实践效果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大部分英语教师只是有所耳闻却仍然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使学生难以表达出自己的观念与想法,长此以往便会形成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学生只是在台下做笔记,导致整个阅读课堂缺乏活力,实际的阅读教学效率自然较为低下。
二、英语阅读课与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丰富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可以更多地体会到英语的学习乐趣,对学生词汇的积累以及语法的运用都有着一定帮助。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相比于单纯提高英语理论知识,核心素养的培育显然更加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注重教学实践,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只有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视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一大教学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来完成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而不是只会对试卷上的题目进行解答,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初衷。
三、英语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致往往不高,因此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英语阅读课必须重视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提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文章理解表达能力,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文章内容,而不是为了完成后面的习题而去进行阅读。培育路径的转变是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改良的前提,也是当今时代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所要做的必然转变。
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方法
1.情境教学的应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果仅仅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来完成教学,势必会造成阅读课堂效率不高,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文本来创造相应的情境,然后鼓励引导学生在情境交流中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但由于初中学生的英语掌握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进行文本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文本进行情境教学,避免出现因难度过大而导致的实际教学难以推进或是难度过低而引起的教学效果不佳。如在“A day in the life of...”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建出对应的情境来让学生交流自己一天的生活,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进行情境交流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运用新学的词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也有着一定帮助。情境教学是应时代要求出现的全新教学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注意关键内容的把握,提高阅读效率。关键词的把握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关键词而进行盲目的阅读,那么就会使得阅读效率大大降低,实际的阅读效果也会不尽人意。所以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尽量引导学生去抓住文章重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对文章重点内容进行赏析是英语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重点内容的思考,学生可以较好地了解文章的主题,这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帮助。此外,高效的英语阅读便于学生从文章中了解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与不同事物,这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3.实施分层阅读。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且由于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学习能力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方案的制订,使得每名学生都可以在自身的基础上来进行高效的学习,而分层阅读就是为了有效解决学生能力不同的问题。在分层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将学生分为多个层面,首先便是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该类学生由于自身英语素质较高,进行英语阅读的效率较高,所以教师在对该类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将知识的拓展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让学生在掌握文章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文章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以便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其次是英语基础一般的普通学生,该类学生作为学生的主体,其学习效果更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重点加强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与语言技巧的运用,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最后就是那些英语基础较差甚至对英语产生厌恶心理的学生,该類学生由于自身基础较差,再进行英语阅读时往往感觉在看“天书”,长此以往便会自暴自弃,教师应本着不放弃每名学生的原则,对该类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进行额外的关照,带领这些学生从基本的知识开始学习,逐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于那些较为简单的题目可以特意留给这类学生来进行回答,以此来提高该类学生的自信心。在分层阅读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进而尽量照顾到每名学生,这对学生整体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都有着重要意义。
4.改变教学思维,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思维一直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少留出时间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就造成学生在对文章进行理解时往往是跟着教师的思路来进行的,使学生缺乏对文章的主观理解,并会逐渐丧失独立阅读的能力,在進行阅读时总想着依靠教师的总结来理解文章,这显然不符合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目标。学生是英语阅读学习的主体,因此初中教师在英语阅读的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思维,真正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多去表达自己的认知与想法,这对师生关系的优化以及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提升都有着很大帮助。如在进行“Where's the post office”的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可以通过对学生熟知区域地图的绘制,来让学生根据地图回答如果想去某地应该如何走,这样学生便会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再对文章进行阅读时便会更加容易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5.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式阅读。小组合作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常用的教学方式,一般由成绩优异、能力较强的学生来担任小组长,通过小组探讨来让学生们之间互相分享阅读心得,有利于学生结合他人观点对文章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采取这种教学方式,部分学生由于害羞往往不敢在课上发表观点,而小组探讨就为这类学生的发言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对学生交流能力的提升以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都有着重要意义。
6.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得家长、教师、学生都十分注重考试成绩,成绩也成为许多学校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而这种情况无疑不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若想真正改变当前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就必须要改变当前的教育评价方式,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只有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才能使得最终的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如平日课堂上的各种口语交流等都可以作为学生最终英语成绩评定的一部分。只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才能让学生重视平日课堂上的积累,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配合,而不是仅仅将学习的目标放在考试成绩上,最终实现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高。
结语
目前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出改变,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交流探讨,鼓励学生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有着很大帮助。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英语阅读课堂势必越发活跃,课堂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有关初中英语阅读核心素养培养的任务也会随之完成。
参考文献:
[1]虞亚萍.浅析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考试与评价,2021(4):81.
[2]刘晓莲.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析[J].中学生英语,2021(10):34.
[3]贾凤群.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学周刊,2021(8):101-102.
[4]黄乙雪.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实践思考[J].考试周刊,2021(11):113-114.
[5]张敏.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中学生英语,2021(8):131.
[6]解晓霞.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讨[J].中学生英语,202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