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对比的POA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2021-11-04 11:41柴霞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9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摘要】在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应该以中国文化为基础进行中外文化间的对比。因此,本文以中国文化“走出去”为目标,把文化对比理念和产出导向法融合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实践证明,基于文化对比的POA教学模式促进了语言输出,加强了中西文化的互动,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

【关键词】大学英语;产出导向法;文化对比;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柴霞(1980.10-),女,汉族,山东菏泽人,曲阜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文化对比是语言课堂上的四大文化教学活动之一。  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有助于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助于“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培養文化自信”。文秋芳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问题是“学用分离”,于2015年提出了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并于2018年对其进行修订。梁婷指出,POA研究内容集中在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教学程序、教学评价、英语应用能力等领域,而在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有待加强。 江 莹、汪 婧指出产出导向法可以用于文化导入,有助于学生理解国外文化。但闫爱静认为我国的跨文化交际一定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中外文化间的对比。因此,本文尝试把POA教学模式和文化对比理论理念于大学英语教学中,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探索POA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应用。

二、文献综述

1.产出导向法理论。针对外语教学中的“重输入,轻输出”“重语言知识轻交际能力”“学用分离” 的现状,文秋芳提出了产出导向法。产出导向法提倡 “学习中心”“学用一体”“文化交流”和“关键能力”的教学理念,和“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和“以评为学”的教学假设,来实现驱动、促成和评价组成的若干循环链的三个教学流程。其中“文化交流说”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主张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对话、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教学可以是明线,文化学习融合在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也可以是明线,即采用“明文化隐语言”的策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互融合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

2.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对比。文化对比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在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更偏重西方文化和语言学习,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而真正要做的工作…是理解本国文化。因此,在跨文化教学一定是基于中国文化的中外文化对比,对中华文化的深层隐蔽文化进行挖掘和总结,把中华文化上升到理论高度和深度的文化意识与知识,不仅有助于跨文化交际, 而且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文化可以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前者指可以看得见的“典型”层次,包括行为规范和技术制品;后者是看不见的共同“核心”层次,主要指价值观等。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霍夫斯泰德提出文化价值取向模式,总结出衡量价值观的五个维度,其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高权力距离与低权力距离、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维度对分析中国传统节日和全球化有重要意义。

三、POA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实践

POA的教学过程由驱动、促成和评价组成的多个循环。其中,促成环节是POA课程设计和教学流程中的最重要部分,是避免 “学用分离”的最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根据产出的目标和学生的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材料,引导学生从输入的材料中提取内容信息、语言形式和话语结构,用于完成产出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文化对比主要发生在这一环节。现就《新标准综合教程3》(第二版) Unit 6 “Reading Across Cultures: Day of the dead”教学案例,具体阐述基于文化对比的POA教学模式的运用。

1.教学材料。《新标准综合教程3》(第二版) 第6单元的主题是“festivals”,其中Reading across cultures“Day of the dead”讲述了墨西哥亡灵节。根据教学材料使用理念,对语篇进行选、调、改和增,对语篇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讲解,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亡灵节的习俗,并让学生课下以小组形式收集清明节习俗的资料。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讲述节日的语篇结构;收集亡灵节和清明节节日习俗;识记描述氛围的5感法。

(2)能力目标:探究亡灵节和清明节节日习俗的差异和中西价值观的差异;理解清明节习俗的多样性;运用5感法描述秋天清晨的校园。

(3)价值目标:客观地看待西方节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爱国,爱校情怀。

3.教学流程及教学设计。

(1)驱动环节。驱动环节主要是设置场景,学生完成产出任务,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欲望。评估驱动环节质量的指标有三个:交际真实性、认知挑战性和产出目标恰当性。驱动环节要重视跨文化交际场景的设计,以中国文化为基础,设计符合交际双方的身份的话题和场景,来实现跨文化交际和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的目的。基于课前布置的任务,学生对清明节和亡灵节已有了些知识储备,本人在对班级学生比较了解的基础上,采用了直接驱动和简单驱动的结合,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输出过程中的困难。

①教师以一个墨西哥友人(Amy)在朋友圈发图文“清明节快乐”,引发朋友们的评论为点,呈现Amy对中国清明节的困惑,大家在清明节做什么? 为什么不用“清明节快乐”?并反问:真的不能用吗?②教师向学生呈现交际场景:向Amy介绍中国的清明节,并尝试为Amy解惑。③学生尝试输出后,教师反问:如果你是Amy,你能满意这样的回复吗?以此引导学生反思输出过程遇到的困难。④教师说明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墨西哥亡灵节和中国清明节,课后学生能够给Amy写一封信,讲述中国清明节,并为Amy解答疑问。

(2)促成环节。教师在促成环节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完成最终产出任务在内容、语言和话语结构提供脚手架。教师在以上三个方面,提供输入材料,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达到最终产出作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在外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的背景下,促成活动要基于文化对比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策略:促成活动要采用丰富多样的输入和输出活动,对准学生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文化时遇到的困难,从时间、习俗、起源等方面对比节日的差异,引导学生探究节日表象下的中西价值观差异,同时关注中西文化下词汇、句子和篇章,实现双方的“互鉴”。

子任务1:掌握讲述清明节语篇结构(结构促成)。

笔者通过检查阅读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介绍节日语篇涵盖的要素(Name,Place,Time,Customs and Origins)和关于亡灵节习俗的语言表达(visit cemeteries,clean and decorate the graves, etc)

子任务2:对比亡灵节和清明节区别,并探究中国人的价值观(内容促成)。

首先,收集讲述清明节语篇要素。①通过识别图片和快问快答来收集清明节习俗;②听力练习:听音频“Origins of Qingming Festival”并把打乱顺序的介子推和寒食节的叙述按时间顺序排序。③小组活动:完成清明节的语篇节日要素的收集。

接着,对比亡灵节和清明节的异同。①个人思考:古代清明节习俗和现代清明节习俗有什么差异?②同伴讨论,引导学生采用表示差异和相似点的语言表达,就时间、地点、习俗和起源进行语言输出。③小组活动,万灵节和清明节揭示了两国人推崇的哪些价值观?

子任务3:提炼烘托节日氛围的表达技巧,并运用技巧描写校园环境(语言促成)

①识别语言技巧。通过在课本原文中找适当的词来完成对亡灵节节日氛围的描述,来引导学生总结5感描述法(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②小组活动,赏析两首清明节古诗(杜牧:《清明》 和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着重关注 5感法在中国古诗中的运用以及两首诗歌表达的节日氛围的差别,让学生体会清明节的多元性。③运用5感法,描述秋天校园的明亮、清爽、静谧和生机勃勃。

(3)评价环节。评价环节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即时评价主要针对检查作业和促成环节中学生的产出任务,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的评价。笔者所教的学生基础较差,课后延时评价主要是复习性产出为主,迁移性产出为辅。包括:给Amy 写一封信,介绍中国的清明节;清明节真的不能说“清明节快乐”吗?查阅资料,发表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

四、结语

产出导向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输出任务的要求和学生特点,选择学习材料,搭建脚手架,分解学习任务,降低输出难度,达到“学以致用”。基于文化对比的POA教学模式,以中国文化为基点设计交际任务,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学生的反思日志也表明,基于文化对比的POA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互动,深化了对中国价值观的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改善了语言输出。

参考文献:

[1]Hofstede G.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M]. London Norfol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UK)Limited, 1991.

[2]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郭曉冉.中西价值观比较及其对促进中国文化认同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6(7):105-110.

[4]江莹,汪婧.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7):139-141.

[5]梁婷.国内POA研究现状综述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8(6):11-12.

[6]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 2018(3):387-400.

[7]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4):547-558,640.

[8]闫爱静.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对比研究[J].前沿,2009(11):176-179.

[9]翟石磊.价值维度与身份焦虑——中西节日文化冲突的跨文化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32-137.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