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潇飒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的历代帝王庙曾是北平市立第三女子中学(简称“北平女三中”)的办学场所,其前身乃是香山慈幼院,它肇始香山、迁居帝王庙,撑过抗战的艰苦岁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获新生,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女性学生,在百年近代中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17年9月,著名教育家熊希龄为收育京畿地区因遭水灾而无家可归的数千余幼童,决心创办“北京慈幼局”。1918年10月26日,熊希齡在香山设立董事会,开始筹办慈幼院。1920年9月3日,香山慈幼院正式开学,共招收学生七百余人,北京各地流浪孤儿自此有了栖身之所。此后,香山慈幼院为了收育4~6岁的幼童,特单独成立“蒙养部”(1923年改称“第一幼稚园”),朝着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为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1930年10月,熊希龄院长聘请著名幼儿师范教育家张雪门先生担任蒙养部主任。在张雪门的努力下,香山慈幼院幼儿师范科逐渐成为全国幼儿教育的领导者,学校的首批学生一毕业便被各地幼稚园聘为园长或教师,其余幼稚园也纷纷前来进行考察学习。
由于香山远离市区,参观团前来考察学习路途遥远多有不便,张雪门便与熊希龄商议,于1931年9月4日将幼儿师范科由香山见心斋迁至中华教育改进社所在地——位于阜成门内羊市大街52号(今阜成门内大街131号)的历代帝王庙。迁入北平城内的幼儿师范科改称为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成为香山慈幼院的分院,张雪门自任校长。
就在幼稚师范学校迁入北平城内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整个华北地区面临日本侵略危机,北平的办学环境开始变得越来越差。1932年7月,中美文化基金会停止了对中华教育改进社的经济补助,中华教育改进社遇经济困难后,无力负担幼稚师范学校的日常费用,经费只能由香山慈幼院独立承担。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旋即北平城被日军攻陷。正在北平召开中华儿童教育社第六届年会的张雪门得知事态紧急,当即与熊希龄商定,将幼稚师范学校南迁。当幼稚师范离开帝王庙之后,香山慈幼院没有南迁,而是留在此地继续开办女子初级中学。就这样,香山慈幼院女子中学在内忧外患的北平诞生了。
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北平地区的中等教育事业在全国一直位居前列。仅就中学教育来看,1936年北平市内各类公私立中学就有71所之多。七七事变后,这些教育机构随着北平城的沦陷,纷纷停止了正常的教学活动,或迁转,或解散,或完全停办,整个北平沦陷区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陷入完全中断的境地。
虽受战事影响,办学经费极度缺乏,师生数量大幅度锐减,但香山慈幼院女子中学还是在风雨飘摇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1941年5月27日,女子中学被迫由私立改为公立,改名为“市立第三女子中学”,北平女三中之名正式见诸于世。
北平女三中最初改组成立时,很多教学设备早已破旧不堪,各类图书仪器也尤为缺乏,幸得代理校长刘慰努力支撑局面,努力营造勤俭节约之校风,学校36名教职员工也都能尽量克服困难,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学校在改制后也能维持较为稳定的局面。1941年12月26日,刘慰因病辞职,教务主任倪桂馥接替其成为第二任校长。倪桂馥一上任便着力推动学校各项改革,他在1942年积极上报伪市署陈述学校困难,最终说动他们拨款兴建新浴室,给在读女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作为当时北平市西城区域内唯一一所市立女子中学,为了解决西城区域女生入学难的问题,倪桂馥决心扩大办学规模,将初中部改为双轨制,增加到六个班,名额也从最初的120名增加到463名。
学生人数增加后,倪桂馥为保证教学质量,于1943年在学校推行教职员专使制,将教职员数量稳定在30人左右。伴随一系列改革措施,北平女三中教学质量稳步增长,学生积极参加北平市中学体育表演及音乐、论文等比赛。在全市中学体育比赛中,北平女三中学生接连斩获四百公尺女子接力、百米持重竞走的冠军,此优异成绩让北平社会各界人士开始注意到这所位于帝王庙的女子学校。在1943年暑期136名毕业的学生中,有13人升入国内外公私立大学,19人谋得了工作,初中毕业生除升入本校高中者外,很多都考入了北师大女附中及北平市立师范。本就不易的女子教育事业,在北平女三中师生的努力下,在沦陷区办的风生水起,实属难得。
整个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为达到长期统治中国之目的,在沦陷区极力推行奴化教育,摧毁原有教育及文化机关,妄图消灭中华固有之文化。面临十分险恶的办学环境,北平女三中顶住压力,不断教育自己的女学生热爱祖国、勿忘国耻。倪桂馥在1942年将“温诚朴”作为学校校训,同时公布新编校歌。新校歌由张秀山作曲、乔东君和声,歌词这样唱道:“女三中树人有宝功,朝夕弦诵如坐春风。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寒窗铁砚求实用,英才育成复育成。爱国家我们的道远,爱民族我们的任重。且看中华女儿扶摇起鹏程,且看中华女儿扶摇起鹏程!”歌词前半段教育女学生努力修身学习,后半段饱含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初中部的赵燕英同学在当年的学校国文课堂上,写下《我愿》一诗:“我愿做一只醒狮,高声吼遍了全国领土,如雷声的惊醒了梦幻的同胞,使他们不再入梦,提起精神来向前跑。”整篇诗文慷慨激昂,既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又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足见北平女三中爱国教育的成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同年10月,国民党北平市教育局特派夏联芳为接收委员,前来北平女三中进行接收事宜。北平市立第三女子中学撑过八年沦陷区的艰苦岁月后,终于得见天日。
北平女三中光复后,北平市教育当局命夏联芳代理校务,从事学校整顿工作。1946年春,夏联芳因事辞职,教育局又委派傅培莲为代理校长。在此新旧交替之时,正逢北平中和医院成立护士训练班,缺乏场地,北平市教育局擅自代替北平女三中与中和医院签订协议,将学校西院出借给中和医院作为护士班训练场地。但抗战胜利后,随着妇女解放運动的开展,北平女三中迎来新的发展,学生人数激增,导致女三中面临校舍不足问题,本就急需扩充,北平市教育局却在此关头将西院出借,自然是引发学校广大师生的不满,收回西院运动自此拉开帷幕。
1947年春,北平女三中与中和医院多次交涉,终在5月份收回学校西院的东半部分。但广大师生仍不甚满意,迫于压力,是年8月,傅培莲自动解除北平女三中校长职位,北平市政府调邵晓琴前来担任校长。邵晓琴主张男女平等,尤其重视女子教育,他曾在文章中勉励学生:“无分男女,对人群之义务及权利相同……愿我同学兹后各据岗位,努力奋斗,树良好之楷模,为妇女运动之先导。”由此可见他对女子中学教育的支持。
在邵晓琴的努力下,是年9月,北平女三中以西院借约期满为由,多次派人向中和医院催促交还,学生方面亦派代表前往交涉,最终在11月将出借给中和医院的房屋院落全部收回。北平女三中收回房屋后,将劳作课、烹饪课、音乐课所用教室、成绩室、小厨房等统统移入西院,后院则专供学生寝室之用,终于解决了住宿紧张的难题。1948年春,邵晓琴又借北平文化整理委员会保护古都文化建筑之机,提出保护修缮历代帝王庙的建议,趁机请求北平市政府拨款,用以修补和保养北平女三中校舍。经过修葺后的女三中校舍焕然一新,女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和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虽然1948年的北平城仍非乐土,还笼罩在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云之中,但北平女三中的学生们仍然得以在宁静古朴的帝王庙内安心读书生活,不得不说是她们的一大幸运。6月10日,当又一届初、高中学生毕业考试后,即将离开学校的女学生们怀着不舍的心情写下一首首诗句,来纪念自己曾经在帝王庙度过的学生岁月。高中部霍中秀在《写在离别之前》一文中写道:“去作我们应作的事情,社会是需要我们年青人的力量去改革、创造……前进吧!”高三乙五班的静芬热情洋溢地在毕业前写下诗歌记录自己曾经的校园生活:“景德崇圣殿是我们的礼堂,这是历代帝王英灵的所在地,建筑伟大,碉镂精致,从剥蚀的痕迹里使你想像到当时的豪华。”即将迈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查子在《路程》一文写道:“这里不是永久停泊的港湾,别在这庙堂内做美丽的梦,准备你明天的旅程!”文字中整体状态仍很积极向上,并未因国家再次陷入战争状态而悲观沮丧,表现出现代女性独立自主的新风貌。
随着北平和平解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北平女三中改称为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成为新中国培养女性的教育基地,并在1952年被北京市教育局评定为市级重点中学。投入新中国怀抱的女三中茁壮成长,于1972年被统编为北京一五九中学,后又与北京第一三二中学合并,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的女性佼佼者。2003年2月15日,一五九中学结束了长达八十多年在帝王庙办学的历史,迁入新校址——西城区王府仓胡同23号。随着女性在现代社会的地位提高,女校的课程也从最初的以女子修身、家政、艺术等为重点,逐步过渡到符合国家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教育。时至今日,已历经百年的北京一五九中学依然伫立于北京西城区,为整个北京中学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档案馆.人文西山:北京档案史料[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8.
[2]祁建.回眸香山慈幼院的创立[J].文史春秋.2021(3).
[3]于淼.民国档案所见历代帝王庙使用情况[J].北京文博文丛.2017(2).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
2.北京市西城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