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周祥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许多学校软硬件设施在不断完善。然而课堂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革新速度比较缓慢,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还局限在课件展示上。新课标的改革又重新界定了教学目标,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不断深化,这对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Google earth等数字地图拥有强大的地理信息数据库、3D展示功能,能够将地理景观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其对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有效教学、落实素养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一、 引言
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与界定较晚,已有的关于Google earth与地理教学的文献研究,或是在技术操作介绍上,比如,如何进行定位、测距、制作地图等;或是在课程资源开发上,比如,经纬网的判读、地球运动、城市化的教学等。运用Google earth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索相对较少,所以文章试图以鲁教版第三单元、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为例进行策略探索。
二、 课标改革要求与Google earth的应用价值
在学习形式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里强调要创新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景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在内容安排上,地理1的1.12是“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2的2.11是“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选修3的3.10是“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运用”。选修8整个模块都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既是课标学习形式上的要求,也是学习内容上的要求。然而,作为地理的重要分支学科,地理信息技术包含的内容丰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都可以拓展成一个专业领域,这些专业领域对于许多非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的教师来说,操作有点困难,很难深入浅出,容易让教师、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而其他地理信息技术,例如,百度、高德等数字地图,已经走进生活。查询某类服务机构分布,量算两点间距离、评估不同通勤方式所需时间等都是常用操作。利用这些数字地图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感受地理与生活的结合。与百度、高德地图相比,Google earth在影像清晰度、全球地图、拓展功能等方面都有突出的优势,故文章以Google earth为例进行策略探索。
三、 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地理核心素养是贯穿课程标准的一条主线,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均有体现。然而对它的内涵及体系,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所以,文章所涉及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解读)里所确定的四个方面: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解读》所指向的核心素养的选择有三个原则:“其一,能够很好地体现地理学的本质,指向学生地理方面的价值观、品格和能力;其二,能够整合地理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从地理的角度认识自然和社会,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其三,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地理方面的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并且可以在学生的地理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不断培养。”
四、 基于Google earth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索
(一)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索
区域是地理学者认识世界的工具。区域认知素养,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区域的显著特征,并将它们综合起来,形成区域整体。在区域比较时,能够对比要素的现象或本质差异。培养区域认知素养,可以通过Google earth为学生创设真实情景,展示卫星影像,观察与分析地理景观特点及成因,或展示两个差异显著的区域,进行单要素或区域整体特征或差异成因分析。在景观、地物或区域选择时,一定要与主题相匹配,选择要具有典型性,能够将所选主题问题化到所选择的目标物上,为后续的教学开展做好铺垫。
【课例片段示范一】
1. Google earth展示
2. 教学过程
在大尺度影像图①的基础上,缩小尺度依次展示景观②、③,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1:两个景观图片以哪种地貌为主,地貌景观差异的成因是什么。
答:地貌类型:景观②为流水地貌,景观③为风力地貌。
差异成因:景观②位于沿海地区,气候湿润,流水作用强;景观③位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3. 教学目的
引入,承接上章节内容;启下,选择典型区域,认识干旱区域的主要特点,并且突出敦煌以风力作用为主的特点。创设真实情景,培养学生观察地理事物、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选择合适的尺度,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力。
(二)综合思维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索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地理环境不仅包括内部要素的组成与联系,还有区域间的彼此联系与作用,以及区域的发展过程。所以综合思维,包括了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在Google earth应用中,可以基于所选择的典型地物或者区域事件,进行成因探究,培养学生要素综合思维。或者通过尺度缩放等功能,探究在大尺度环境特征一致性的背景下,地方性特征的成因,培养地方综合思维;抑或通过不同时间图层的叠加,探究区域的发展變化过程,培养时空综合思维。
【课例片段示范二】
a. Google earth展示
b. 教学过程
在大尺度影像图③的基础上,依次放大并观察雅丹地貌景观⑥⑦。
展示景观⑥,学生通过观察,回答问题2:“图6为典型的雅丹地貌,描述该地貌特点,并分析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