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兆峰 张克军 代月明 张荣真
[摘 要]本文以互联网为载体研究了中、俄双方在合作办学中的优质教学资源融合问题。首先选取了双方的优质教学资源,确定了融合的内容;其次提出了四项融合时要坚持的原则;最后研究了融合优质教学资源的形式与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合作办学;教学资源;资源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10-0078-0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前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高速互联的信息化时代,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深受互联网的影响。高等教育的“互联网+” 就是依托互联网把原本孤立的教学模块相联系.互联网连接的规模越大, 教学方式变更的驱动力也就越大, 通过实时通信的互联网技术, 可以快速组织大规模的教育协同, 使得教学过程越来越去中心化, 而呈现分布式协同教学状态。
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在于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方法、优秀教材等优质资源为我所用,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我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子技术大学合作办学已有10年,在此期间,我校不仅委派了大量学生赴俄方学习,而且双方的教师互动、互访也很频繁,这极大地促进了双方优质教学资源的融合。
在合作办学需求的驱动下,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双方优质教学资源的融合进行了研究,探索了一些有益的途径及可实现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最近几年来已有教育工作者对“互联网+”教学资源进行了研究,如有文献对“互联网+”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共建共享机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教学微课、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的开发,并建立了共享机制[1];也有文献针对在“互联网+”环境下优化与整合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资源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明确工作重心的基础上,从确定工作内容、制订实施计划和选择工作方法三方面研究了具体实施方案[2];也有文献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青海大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现状,阐述了文献检索与课程教学资源利用与共享的构建要素,探讨了“互联网+”青海大学文献检索与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体系构建[3]。与他们不同的是,本文以互联网为载体,着重研究中、俄优质教学资源的融合问题。
一、优质教学资源选取
中俄合作办学的优质教学资源指的是优质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资源。教育思想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学说、教育思潮、教育经验、教育信念、教育信条、教育建议、教育主张等很多内容,结合中俄合作办学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研究融合双方在教育理论、教育经验、教育主张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是以课程为单位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由于学校目前采用“3+1”的合作办学模式,因此学生会在两国分期学习,而教学内容具有相互衔接性。如何筛选课程融合双方的教学内容?要使得学生的學习保持良好的连续性,即在学习每一门课程前都需要具备足够的先修知识,这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问题。教学方法主要确定为双方的课堂讲授法、网络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长期以来,教学方法一直受到教学改革者的重视,特别是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显著。我们融合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第四年到俄罗斯学习的适应能力,并在学校的教学中推广,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资源的融合上,我们主要考虑教材、案例、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的融合,该内容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根据我们以往参与俄方教学过程的经验,俄方受到其自身特殊的历史性及社会性的影响,一般与我方的教学过程迥异,如何在较大差别下融合双方所长、构建集各方优点于一身的教学过程是一个难点。
二、融合的原则
在优质教学资源的融合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多维思考能力
当今的社会极具竞争性、开拓性,只有创新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备多维思考的能力。多维思考能力体现在遇到问题时能开阔思路、广思多虑、重视创新。而传统的教育多从常规入手,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俄方的教学往往与我方不在一个维度上,如果能够融合双方的特点则会集思广益,落实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二)有助于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受经济全球化背景的影响,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生的国际能力培养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项主要内容。国际化视野要求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掌握国际规范和惯例,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4]。中外合作办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在融合教学资源时应充分考虑俄方的知识体系、行业规范,提高学生的跨国沟通能力。
(三)有助于丰富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既包括教师教的策略也包括学生学的策略,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教学的效果。不同的教学策略会导致学生知识构建的差异性,如研究性学习策略具有循序渐进性和完整性,会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构建;而案例分析策略具有反复性,表现为对学习案例进行反复理解、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5]。所以,教师设计的教学策略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四)融合教学资源要便于学生使用
教学资源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学生的,所以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融合的优质资源要便于学生使用。当前的大学生多是“00后”,他们的生活早已经与互联网融为一体,每位学生都能熟练使用手机、平板、笔记本上网,其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交互与以往的学生显著不同,主要表现为信息量更大、更高效。相对而言,易于获得并传播的电子资源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所以融合优质教学资源时要认真考虑这一问题。
三、融合形式与方法
通过长期合作,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了一些融合双方优质教学资源的形式与方法。
(一)教学思想融合
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来融合中俄双方的教育理论、教育经验和教育主张,采用双方专业负责人及部分专任教师研讨的方法来实现。俄方的教育理论强调专业知识技能,注重学生的设计和动手能力培养,主要围绕如何将科学理论用于工程实践来展开;而我方的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注重社会实践,大多围绕如何才能让教学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最大功效展开。俄方的教育经验是主要考查学生已获得的知识技能,不重视学生如何发展自己及自律能力的培养;我方的教育经验是既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也重视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其职业发展规划。俄方的教育主张是专业教育,即采用专门化的人才培养方式,特别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我方主张宽专业、厚基础,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上着力打造了许多平台课程。通过多次的现场协商会议、网络视频会议,取双方优质的教学思想进行融合,在教育理论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重视提升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教学经验上以考查学生已获得的知识技能为主,兼顾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在教学主张上强调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教育。
(二)教学内容融合
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来融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仍以课程为单位,根据教育理论的要求取消了部分原中方课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增加了社会安全相关的俄方课程。为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多维思考能力,核心课程大部分引入俄方课程。由于俄方课程在知识点选取上与我方有一些差异,因此融合时对先修的基础课程内容做了相应取舍,使之更加适合俄方课程的学习。另外,为了进一步融合教学内容,双方共同根据培养方案选取了以知识点为单位的教学内容,确定了知识点的教学顺序,构建了小而精的教学内容。针对一些比较难学的知识点将其放在了第四年的俄方课程中进行学习,这样做的原因是学生前三年的俄语学习压力比较大,如果学习内容再比较难则会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
(三)教学方法融合
教学方法的融合采用中、俄双方教师共上一门课的形式。首先在教学内容中挑选引入的俄方核心课程,双方各指派一位主讲教师负责教学,通过学生网上评教选出优质的教学方法,然后由我方教师进行比较、学习,为我所用。在教学的形态上俄方采用小班教学(一般小于25人),我方则是大班(一般大于50人),考虑到俄方上课的需求,对合作班的学生进行了分班,每班人数小于30人,班级再分为5个小组,即采用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校的网上课程中心建立学习班级,小组采用建立QQ群的联系方式。在教学的方式上采用线下课堂讲授与线上的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在试验期间,双方教师针对知识点分别按自己的方法讲述,经过学生网上评议优选出研究性教学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三种优质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法由教师提炼科学问题,通过网上课堂、QQ群发布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自行分工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提交到网上课堂,由双方的教师在网上评价或小组间互评。读书指导法是俄方采用较多的以学生自学为主的一种方法,一般由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列参考书目,可以提前对书的内容进行设问以促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阅读,然后在网上课程的交流区进行指导、答疑。借助学校已有的超星网络平台,师生可以充分利用超星数据库里的电子书资源,学生只需点击一下就可以很方便地阅读。任务驱动法是为了使学生提前适应最后一年在俄方的学习而融入的,主要由俄方教师根据知识点确定任务主题,根据任务的大小确定完成时间,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给学生小组的组长,小组自行对任务进行分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在网上提交给俄方教师审核、评价。该方法来源于俄方的课程考核方式,他们一般将问题或任务写在纸条上让学生抽选,用来对学生进行单独考核,融合后的任务驱动法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使俄方教师实现对学生进行远程教学。
(四)教学过程融合
教学过程的融合采用中、俄双方教师共同建设网上课堂的形式。顺应当前混合式教学的需求,我校正在大力推广网上课堂的建设,为此,我们将优质的双方教学过程资源进行融合。在我校的超星网络平台上开设合作办学课程,组织中、俄双方的课程主讲教师共同编写双语教材、案例、讲稿、多媒体课件,放到网上课程的教学资源中供学生在线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录制完整的中、俄双方教师的课程教学视频,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优质视频以知识点为单位进行拼接,将拼接后的视频传到网上课堂以任务点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进行在线学习。网络课堂设有交流区,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双方教师都可以利用VPN技术远程登录交流区进行解答。借助网上强大的教学功能,教师也可以在合作办学的课程中建立非合作办学班级,让我校其他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些优质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对网上课程的评价采用中、俄双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及在线考核分别打分的方式,然后根据权重(如中方教师40%,俄方教师60%)计算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优质教学资源融合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融合的深度还不够,特别是融合的形式较为单一,方法不够多样,这些都将是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融合的困难不仅是因为语言沟通的障碍,更是双方文化差异的结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协同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必然会出现深度融合,并推动各国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景朋.“互联网+”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245.
[2]姚亚锋,徐广舒.“互联网+”环境下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资源优化与整合方案[J].南通职業大学学报,2018,32(1):47-50.
[3]刘晓建,季拥政.“互联网+”背景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体系构建——以青海大学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8,48(2):116-122.
[4]史晓婷,霍祥湖.高校学生国际化视野提升有效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36):108-109.
[5]王珣,王帆.不同教学策略对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差异性影响——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1):45-51.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