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庆哲 夏文斌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高度,提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如何发挥知识和人才的作用,为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是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思想引领,深化对外开放理论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战略全局,不断推进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创新。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贸易大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都稳居世界前列,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不断加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繁荣、民生改善、社会发展。从坚持正确义利观到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增强经贸利益纽带到增进文明交流互鉴,从不断扩大自主开放到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到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我国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日益完善成熟。高校要系统梳理对外开放领域的改革与建设、进展与成就,加强新时代对外开放历史性成就实践的理论阐释,总结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中国化等一系列最新成果。同时,加强基础学科研究,拓展国际视野,努力成为国际经贸、国际金融等对外领域发展新方向的重要理论策源地,积极推进适应我国建设贸易强国要求的理论创新,全面提升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学术自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理论,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球经济有效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方法支撑。
链接时代,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紧扣国家需求,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发挥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智库作用,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凝练主攻方向,以提高对外开放战略谋划水平和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为目标,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思想力量。加强区域国别研究,深入研究利益攸关国、贸易伙伴国、投资对象国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趋利避害。深化数字贸易研究,建设全球数字经济实验室。当前,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人类社会,数字驱动正在成为继政策、投资驱动之后,推动贸易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使全球生产组织和贸易结构发生深刻变革,正在重塑国际贸易治理模式和生活方式。要探索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度研究,聚焦数据资源的算法、存储、确权、定价、流通等关键环节,深化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衔接,助力中国数字贸易企业“走出去”,提升中国在数字贸易规则领域的话语权。
对标一流,深化教育对外开放。跟踪世界科技前沿,同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学科资源开展高水平办学合作,以教育对外开放推动大学变革,把党和国家急需的专业、学科、人才引进来。以更宽广的视野,汲取借鉴国际名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智慧,通过建设一批全球和区域问题联合研究机构,扩大中国高校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
交流互鉴,推动对外开放文化传承。“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聚合优质的教育资源,讲好对外开放的故事,既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大学的使命。要办好对外开放大讲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精髓提炼展示出来,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向世界讲述中国对外开放的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递中国价值、彰显中国精神。唤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在交流互鉴中,深化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水平。围绕来华留学生的不同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分学段,进一步打造留学中国教育的课程品牌、师资品牌、专业品牌,让“留学中国”品牌更加闪亮。进一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留学教育,完善来华留学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吸引海外人才来华留学,培养未来知华、友华、亲华的留学生群体。进一步发挥孔子学院的桥梁纽带作用,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培养,强化与“一带一路”倡议密切相关的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教育开放服务国家外交的能力。在经济全球化与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高校要主动承担引领社会文化、开展国际交流的责任,成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形成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生动局面。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1年9月6日5版)
(责任编辑: 杜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