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阅读,成就梦想

2021-11-03 21:25黎礼秋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能力提升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黎礼秋

摘要:小学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贡献。尤其是对于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的提升来说更是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培养也是积极的,因此是需要不断地优化与进步的。本文以当前小学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剖析,为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语文基本素质的推进,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建议,以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建议与举措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取代传统教育理念,成为教育行业的主流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新课程的改革进度成为大众所关心的热切问题之一。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主观性影响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需根据课本上的内容进行不断延伸、不断拓展、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具备立足于课本知识,提升积极“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具备独立思考、獨立探索、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根本办法。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有效提升的基本要点

小学课外阅读教学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学生在接受课外阅读教学时难免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想法,这是十分普遍也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所期望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万不可将自我的意识强加于学生的思维之上,而是应该适时把握时机,精准找到切入点,引导学生表达他们的思想,这就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基本要点之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另一个要点就是以课本内容为立足点。在当前多媒体的时代,学生由于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不成熟,极易受到多媒体时代“不良信息”的诱惑,若是不能做到立足于课本进行阅读教育的延伸,则会偏离课外阅读教育的根本目的,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出现背离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理念的情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将承担更大的责任与更高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具体措施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贯穿于小学各门学科教学的教学办法,尤其是对于主观性较强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若是能够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准备就能极大的降低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难度,加快教学的进度,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更多教材上没有的内容。而这一点,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层面尤为重要。具体而言,在课前准备这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为例,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了解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入侵的战争时代背景,通过时代背景来理解课文,让学生先入为主的对故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对文中圆明园简介的层次变化,体会出侵略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时代的渴求,最后再完成这一课的教学大纲后,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一下圆明园建造的历史简介,激发学生在文物保护方面的积极性和“文化自信”的自豪感。简而言之,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课外阅读的办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得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1]。

(二)课中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课文中,有许多是便于阅读教学,尤其是教材中人物传记类的课文。学生可以通过对人物事迹的阅读,体会到作者在对人物进行刻画时,所用词句和语气的变化。将学生带入到作者对于所刻画人物的评价意境中,得出与作者相同的结论,以循循善诱的手段,将学生带入到作者的“感情世界”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同频共振”。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课文中详细介绍了在作者眼中鲁迅先生的形象树立,以鲜活的事迹进行佐证,学生可以通过课文的教学,详细了解鲁迅先生不为人知的事迹,有利于学生揣摩作者在词句和语气变化间的感情变化,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这对学生而言,不仅利于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还利于学生爱国主义的培养,树立“榜样”的意识。因此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之一[2]。

(三)课后巩固

根据记忆曲线的规律,学生的课后巩固,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中,能够引发学生“深思”的内容,更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小学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再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使得学生能够达到“活学活用”的地步。这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在强化知识巩固的同时,“改造”学生的生活思想和生活方式。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为例。这一课堂教学内容本就节选于优秀的课外读物,开展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于课外读物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向学生布置一系列的课外阅读活动。在课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与延伸,同时通过对学生在活动的行为表现的反馈信息,得到学生对于文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与强化。还能够根据学生所反馈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读物的“推荐”,不断强化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并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结语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育能力的提升,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重视课前、课中与课后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教学,不拘泥于表现形式和教学模式,以期取得更大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洋.发掘语文元素,让说明文教学语文味更浓——小学本体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20,000(006):23-25.

[2]郑金涛.让书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分享[J].读与写(教师),2019(5):0070-0070.

猜你喜欢
能力提升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