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旺
关键词:新文科;高校图书馆;智库式服务;服务创新;学科交叉
1研究背景与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工作的推进,高等教育界持续发力推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教育部继2017年提出“新工科”概念及建设指导意见[1]后,于2018年提出了“新文科”概念[2],并于2019年将新文科建设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一起列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3]。由此,新文科建设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高校更是纷纷开展相关举措来加强新文科建设。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必不可少的职能机构,为支持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已经开展了较为丰富的学科服务和情报服务工作。在新的形势下,针对新文科建设的新要求,高校图书馆如何通过服务创新来应对这种变化,为新文科建设提供更符合需求的服务,这是图书馆界需要面对与思考的新课题。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笔者在工作单位所开展的针对新文科建设的服务实践,提出一种面向新文科建设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举措,以期为图书情报界(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开展支持新文科建设的服务工作提供借鉴。
1.1新文科的概念及建设内容
新文科的概念虽然是由教育部提出,但并未给出具体的定义或界定。在不同历史阶段,国内外均有提出过新文科这一概念:早在1974年,美国物理天文界学者WertzJ就在《BuildinganExtensiveLiberalArtsAstronomyProgram》一文中,介绍了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摩海德分校(MoorheadStateCol?lege)针对文科学生开设的属于新文科的物理天文课程[4];我国早在1975年,山东师范学院(现山东师范大学)在《在战斗中建设新文科》一文中提及新文科一词[5]。但显然,当前历史时期提出的新文科概念与历史上提到的这些新文科概念存在较大的区别。
针对教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文科概念,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6]提出,建设新文科一要加快理论体系创新;二要深化专业改革,结合社会发展新需求、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科学研究新成果,加强传统文科专业的内涵建设,建设新兴的文科专业;三要来一场课堂革命,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我国一些学者对新文科的内涵、特点和建设内容等也进行了讨论。樊丽明等[7]认为,当前所指的新文科概念是2017年由美国希拉姆学院率先提出,所阐释的新文科主要是专业重组,不同专业的学生打破专业课程界限,进行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马费成等[8]认为,新文科是为了对接新一轮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学科交融要求,其任务是在“应变”和“求变”中实现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及知识生产模式深刻而全方位的变革。王铭玉等[9]认为,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具有战略性、创新性、融合性和发展性等新的特征。张俊宗[10]提出从学科、历史、时代、中国等多个维度来理解新文科。蔚海燕等[11]认为,学界对于新文科的认知已达成基本共识:新文科的提出并非源于传统文科的不足,即新文科的“新”并非“新旧”之新,而是“创新”之新,主要体现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信息技术的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方面。
从以上政界和学界针对新文科的解读和研究来看,当前时期提出的新文科建设,非常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而跨学科(学科交叉)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创新的重要趋势和方向。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提出了“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理念[12],虽然主要是针对自然科学领域,但对于社会科学领域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2支持新文科建设的图书馆服务
由于当前的新文科概念刚提出不久,对于如何建设新文科,我国尚处在摸索阶段,因此针对新文科建设的服务也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同样,学界对于支持新文科建设的服务研究还较少。
刘艳红[13]认为,新文科建设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两大方面的要求:一是对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产品学科边界有了更加宽广的要求;二是对图书馆服务的协同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以此提出服务新举措,包括面向师生提供综合素养教育服务,面向院系/科研团队提供新一代嵌入式学科服务,面向教学管理和改革等机构提供学科规划等科学决策类智库服务。蔚海燕等[11]从数据服务的角度提出,图书馆可从DIKW模型的数据、信息、知识、智慧4个层次开展数据服务,赋能新文科建设。
以上国内研究只是提出了服务新文科建设的设想,并未见具体实践;而国外目前尚未见类似的研究。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的新文科概念、内涵、特点和建设内容等,针对新文科的中国特色和学科交叉等关键特性,尝试提出一种面向新文科建设的高校图书馆智库式服务新模式,并以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新文科建设服务为例,进行实践探索论证。
2面向新文科建设的智库式服务
2.1智库式服务
智库(ThinkTank)是一个具备西方色彩的词汇,国内外对于智库的定义和研究较多,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较多是指相对独立的、为公共政策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智库与汉语语境对应的是幕僚、参谋等词,这与情报的“耳目”“尖兵”“参谋”作用有类似之处,而情报研究与智库之间的确关系密切,有区别也有联系。张凤[14]通过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建设实践提出,情报研究与智库建设之间存在相互赋能的关系,情报研究工作为智库研究提供了态势分析、动态监测和预测预见等综合支撑,智库建设为情报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拓展了情报研究的服务对象和任务空间。潘教峰[15]提出的智库DIIS理论方法中,“收集数据(Data)—揭示信息(Information)—综合研判(Intelligence)—形成方案(Solution)”4个环节的前3个都是情报工作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见,情報工作的智库化转型,既是契合现实的可行之道,也是一种重要的新趋势。图书情报界有着开展情报服务工作的长期历史和丰富经验,同理,这些情报服务的智库化转型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新趋势。
因此,本文提出智库式服务的概念,这种服务是由情报服务衍生而来,是指能够直接为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决策行动建议的一类服务。高校图书馆开展智库式服务,是直接发挥图书馆的智库作用,不同于当前的情报服务或智库服务:高校图书馆的情报服务较多是基于科技文献分析,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素材(如分析出的事实),往往没有进一步提出决策行动建议,通常需要结合分析科技文献之外的其他类型信息,这正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所开展的情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一个不足之处;智库服务一般是指为支持智库发展或满足智库工作需要而提供的服务,并非直接发挥图书馆智库作用的服务。
2.2面向新文科建设的智库式服务模式
根据上文所述,高校图书馆开展面向新文科建设的智库式服务,是针对高校管理和决策部门,为其制定新文科建设政策和举措,提供决策行动参考的一类服务,是以支持新文科建设为目标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新方式。
具体而言,针对新文科建设高校图书馆可以提供哪些智库式服务,服务的内容有哪些,目前尚缺乏较深入的研究。本文紧扣新文科的学科交叉、信息技术融入等核心特征,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发挥科技情报分析研究方面的优势,通过学术成果(科技文献)分析来解析出学科发展内部特征,特别是学科交叉特征;同时,需要结合外部的学科发展方面信息(如学科评估情况、学位授予情况、学科建设相关国家政策),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具体研究对象(如某大学或某学科)的学科发展现状,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新文科建设建议。
本文从科技情报视角,以反映文科建设水平的关键要素(主要学术成果)———学术论文和著作为基础,辅以学科评估情况、学位授予情况、学科建设相关国家政策等信息,针对高校学科建设现状,从时间和学科属性两个维度,分析高校的学科建设总体情况、学科建设重点和学科交叉性,并提出新文科建设对策建议。以此,构建面向新文科建设的智库式服务模式,如图1所示。
该服务模式的实施过程具体如下:
1)机构学术成果数据收集:针对特定机构(如某大学),收集以该机构为署名单位的论文(一般是期刊论文),以及该机构教师编著的学术图书,作为分析样本。
论文数据来源可根据该机构的文科发展水平来选取。国内论文可选取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文科期刊论文等,也可以通过CNKI、万方等数据库作为数据检索源。国际论文可选取SSCI(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和A&HCI(Arts&Hu?manitiesCitationIndex)收录论文(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或者Scopus数据库(Elsevier公司)的社会科学类(学科领域:社会科学)论文。
图书数据主要来自机构内部相关部门收集的数据,同时可以收集公开的文科学术成果获奖信息作为补充。
数据的时间范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考虑到时效性问题,一般可选定近5年范围。
2)学术成果总体情况分析:针对特定机构的文科学术论文和著作,分别进行数量、质量和时间上的统计分析。
论文分析可针对国内、国际论文进行分别分析或综合分析,通过分析比较来发现该机构的文科论文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国内、国际论文的比较等;以此,对该机构文科建设水平的发展趋势、国际化程度等进行揭示。
著作分析除了从数量上进行分析外,也可以结合获奖情况进行质量分析。
3)学科建设重点分析:针对特定机构的文科学术论文和著作,对其所属的学科类别分别进行统计,通过数量和质量来分析各个文科学科的建设水平、需要重点建设的学科等。
论文的学科属性界定存在不同的方式,目前较多是根据论文所发表的期刊来进行学科类别界定,这种方式虽然存在一些论文的学科类别界定不准的问题,但总体上是比较合理可行的。而由于国内外的学科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论文数据库也有自己的学科分类体系或学科归类规则,因此需要进行论文所属学科类别的统一处理。较好的方式是参照教育部的学科分类体系进行处理,如对于CSSCI论文,将CSSCI的学科与教育部学科进行一一映射,就可以界定出每篇CSSCI论文所属的教育部学科类别;对于SSCI和A&HCI论文,处理方式类似。
著作的学科属性可以根据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的中图号类别来进行界定。
另外,可结合该机构的实际情况,调研出各个文科学科的主要建设单位(指院系)、是否具有博士或硕士点(学位授予情况),以及各个文科学科的学科评估(教育部)和排名情况等,以进行学科建设情况对照分析。
4)学科交叉分析:目前只适用于学术论文分析;一篇論文可能归属到多个学科,针对该情况可以对论文的多学科属性进行分析,进而进行论文的学科交叉性分析,对特定机构的文科学科交叉情况进行揭示。
对于论文的跨学科属性,依靠人工判断比较费时费力,目前主要依靠论文数据库来获取相关数据,而国内的论文数据库还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只有部分国外的文摘型数据库提供这方面的数据,如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因此,分析论文的学科交叉性具有一定的数据源局限性。
分析论文的学科交叉情况,可以采用共现分析方法,分析论文的学科类别共现情况,通过这种共现关系就可以揭示出已有研究(论文)的学科交叉性,即特定机构的文科学科具有何种交叉关系,哪些文科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某一文科学科与哪些学科之间的交叉性较强,或者有没有哪一个理工科学科被这些文科学科交叉最多等。
5)新文科建设对策建议: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结合特定机构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科建设相关国家政策、国内和国际的学科建设趋势及变化,为该机构的新文科建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3实践探索———以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例
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的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下简称“J大学”),作为以理工医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同样非常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等文科的建设,始终致力于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新文科。因此,以J大学为例,进行面向新文科建设的智库式服务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1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选取J大学近5年(2016—2021年)的文科高水平学术论文作为分析对象,论文数据来源包含两个方面:国内论文是CSSCI收录论文,国际论文是SSCI和A&HCI收录论文(仅统计Article、Let?ter、Review3种类型论文)。
利用上述数据源检索以J大学为署名单位的论文,检索日期为2021年4月。经检索和初步处理后,共获得CSSCI论文3837篇,SSCI和A&HCI论文3737篇。
3.2论文总体情况分析
分别统计以上的CSSCI、SSCI和A&HCI论文数量,以及论文总量,如图2所示,可发现,J大学的文科高水平学术论文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表明其文科建设水平在不断提高。论文總量的逐年上升与发表在国外的论文数量增长较快直接相关,而发表在国内的论文数量基本逐年下降,自2019年起,发表在国外的论文数量已经超过发表在国内的论文数量;这表明J大学比较重视文科国际论文的发表,注重国际化发展,与学校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比较契合。
3.3学科建设重点分析
针对以上论文所属的学科类别进行统计,并结合学科的主要建设单位(指院系)进行对照分析,如表1所示。由于SSCI和A&HCI与CSSCI的学科分类方式不同,也与教育部学科分类体系不一致,参照教育部学科分类体系对不同数据源的论文做了学科类别处理。
通过表1并结合J大学现有的文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情况,可发现就不同学科而言,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中英文论文数量均较多,中英文论文数量基本持平;政治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和语言学6个学科的中文论文数量也较多,同时有一定数量的英文论文,但值得注意的是,政治学、教育学尚没有博士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甚至没有硕士点;心理学的英文论文数量仅次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但中文论文数量偏少;新闻传播学的论文数量虽也不少,但与其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实际情况尚存在一定差距;社会学领域的中英文论文均有一些,但该学科尚无硕士点;历史学方面的中文论文已有不少,但英文论文数量屈手可指。
3.4学科交叉分析
针对以上SSCI和A&HCI论文所属的学科类别情况进行统计,采用共现分析方法分析论文的学科类别共现情况,如图3所示。由于CSSCI论文暂无跨学科数据,无法进行学科交叉情况分析,这里不做分析。
从论文的学科交叉情况来看,J大学近5年的文科高水平英文论文具有较好的学科交叉性,约半数论文具有跨学科性。交叉较多的文科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心理学、公共管理、社会学、文学、语言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法学等。
被交叉最多的理工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其交叉较多的文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如图4所示。
具体到几个主要文科学科的学科交叉情况,大致如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如图5所示,与工商管理、心理学、经济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文科学科均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这两个工科学科也有较强的交叉。
工商管理学科也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如图6所示,与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体育学、法学等文科学科均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与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城乡规划学等理工学科也有一定的交叉。
经济学学科主要与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政治学、城乡规划学、法学、社会学、世界史、科学技术史等文科学科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与数学、统计学这两个理学科也有一定的交叉,如图7所示。
心理学学科主要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语言学、社会学、教育学、法学、体育学、新闻传播学等文科学科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生物学这3个理工医学科也有一定的交叉,如图8所示。
公共管理学科主要与工商管理、经济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社会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等文科学科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与基础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医工学科也有一定的交叉,如图9所示。
3.5新文科建设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J大学的实际、国内和国际的学科发展趋势及变化,为J大学的新文科建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总体政策(策略)方面:修订文科高水平学术论文激励政策,引导师生把高水平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扭转发表在国内的高水平论文数量逐年下降趋势。
2)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强化经济管理学科的引领作用,重点引导A学院师生在国内发表高水平论文;重点支持B学院申报政治学博士点、E学院申报教育学博士点;组织相关院系论证申报社会学硕士点;策动H学院增加高水平学术论文产出,鼓励D学院多发表高水平英文论文、G学院多发表高水平中文论文。
3)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建立跨学科合作平台,引导更多的跨学科研究,特别是需要发挥J大学的理工医学科优势,引导文科与理工医学科之间的交叉,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新文科。强化计算机学科与文科的交叉,重点引导计算机学科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融合,为这些学科的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突出经济管理学科(含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集群效应,通过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来建立起强大的经济管理学科群。以心理学和公共管理两个学科为切入口,深化文科与医学学科的交叉融合,引导更多的文科与医学学科之间的交叉。
4结语
面对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高校新文科建设要求和发展需要,高校图书馆需要积极应对,在已有的学科和情报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开展针对新文科建设的新服务。
本文提出的智库式服务概念,以及面向新文科建设的智库式服务模式,是针对新文科建设的一种服务新探索,其目标是支持高校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为其建设和发展新文科提供决策行动参考。因此,这种服务模式具有一定的智库功能,也是高校图书馆支持学校学科发展所开展的新型服务。与此同时,以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例进行了实践探索,验证了所设计的智库式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本文所开展的面向新文科建设的智库式服务研究及实践,为图书情报界开展类似的服务工作提供了方式方法和实践上的借鉴。当然,本文所开展的探索还只是初步的,尚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智库式服务内涵和内容的阐述还不够全面深入,学术论文的学科归属不够精准,学科交叉分析局限于WebofScience论文等,这都需要在今后做进一步的研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