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创新研究

2021-11-03 14:12闫海燕王妍
科技风 2021年29期
关键词:创新研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闫海燕 王妍

摘要:基于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作为工程类专业,专业实践性很强,更加需要应用型人才。根据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产教融合;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措施;创新研究

一、绪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行业的发展需要人才,而人的能力制约着行业的发展。渐渐地建筑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企业的发展和创新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那么如何培养更加优秀,更加专业的人才,给目前各个学校的培养人才提供了方向,指明了道路。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陈旧,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现在人才的发展以及需求。在国家大力推荐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必须努力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工程类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需要把已有问题进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改变培养定位,改善教学模式,充实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培养,让学生深刻领悟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增加素质的培养,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服务,实现毕业和就业的无缝衔接。

二、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目前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从培养目标上来看,目前学院已有的工程类专业,其制定的培养目标往往流于形式,与行业发展的需求匹配度不够,目前学校更加注重通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通用型人才虽然综合能力较强,但是在就业初期上手较慢,这样对于刚毕业学生的就业热情会有影响,会影响到学生选择一个好的就业单位,目前社会和企业更加需要应用型人才,要求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就业环境,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所以学校应该稍微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学生更好地融入就业环境打基础。

(二)知识体系设置缺乏应用性

知识程体系的设置决定了学生学到的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学校在转型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跟应用型挂钩,只是将局部的一些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增强了实践性,但是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存在一定的脱轨,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需要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具备一定的应用性,如何建立一套完整从课内到课外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提高课程体系的应用性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

(三)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培养人才关键在学校,学校培养人才关键在师资,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由于绩效考核制度的限制,大部分教师注重科研活动,忽略实践教学,所以导致很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最后流于形式,而很多校企合作的企业也是渐渐地流于形式,导致教师队伍工作性不强等,青年教师由于刚刚毕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工程经验。学校在教师培养锻炼方面提供的协助较少,渐渐地师资队伍的不完善,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等等。这些现象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和支撑。

三、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措施

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国家大力提倡的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通过一定的校企合作可以逐渐地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根据目前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如何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培养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行业的发展需求,工程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市场上是非常大的,本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所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上要非常明确,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人才,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一入学就能够明确自己未来就业的方向,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就能让学生掌握工作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实现毕业和就业的无缝衔接。目前可以对标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性描述和定型描述,如表1、表2所示:

(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体系的设置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和综合技能体系。其中,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技能平台构成了理论体系。通过理论体系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其次,实践技能培养体系主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实践技能培训必须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可以鼓勵学生多参加社会和学校组织的各类比赛,例如广联达组织的各种BIM,招投标类的竞赛。让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在比赛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升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具体的实践案例,采用项目化教学,让学生从立项决策阶段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全程参与,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最后,综合技能培养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无论是意识还是能力上都得到提升和创新。在体系设置不光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培养,还需要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的授课过程中要积极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以及法律意识。

(三)创新培养模式

好的培养模式事半功倍,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打造全新培养模式。

(1)优化理论知识方面。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避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工程案例讲起来很抽象,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多搜集工程视频、工程图片等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工程知识,让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去理解所学知识。

猜你喜欢
创新研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