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成军 李金 卢冬雁
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是一种多见的骨折类型,主要是发生于桡骨远端的2~3 cm,其临床特征有腕部肿痛、畸形、关键活动遭受限制等[1-2]。如果患者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其病情发展成为腕关节的功能障碍。如今,临床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是以手术、非手术为主,而手术治疗的费用较高、且患者术后易产生各种并发症,所以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方法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较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的效果更佳[3-4]。为分析中药内服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联合治疗效果,本研究对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到本院诊治的桡骨远端骨折7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到本院诊治的桡骨远端骨折70例患者,纳入标准:确诊是桡骨远端骨折,符合手术指证。排除标准:其他骨折疾病,肝肾功能疾病,精神心理障碍,资料不完整。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患者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36~71岁,平均(50.48±6.18)岁。研究组患者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37~72岁,平均(51.47±6.23)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
对照组患者以手法复位和夹板外固定法进行治疗:复位之前,首先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或者浸润麻醉,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骨折复位,以小夹板对其进行固定。夹板的长度不可超过患者的肘关节,将纱布绷带的松紧度调整好,外敷的药物2天换1次,根据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对夹板的松紧度进行调整。且按照患者情况复位之后循序渐进、小频率活动肩关节、肘关节,防止出现肩手综合征。待4周之后如果X线片检查骨折部位愈合、没有疼痛和肿胀情况,可将夹板拆除,并加强患者康复训练的强度。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进行治疗,其中早期(1~2周)以活血化瘀汤治疗:香附12 g,当归12 g,枳壳12 g,元胡12 g,地鳖虫9 g,桃红9 g,甘草6 g,没药6 g,乳香6 g。中期(3~5周)以壮骨活血汤治疗:地鳖虫6 g,红花6 g,没药6 g,乳香6 g,自然铜10 g,白芍10 g,赤芍10 g,生地黄12 g,续断12 g,骨碎补12 g。后期(6~8周)以补肾壮骨汤治疗:黄芪15 g,熟地15 g,当归15 g,杜仲12 g,牛膝12 g,甘草6 g,骨碎补9 g。患者每天服药1剂,每剂药煎为200 ml,手术之后的第2天开始服药,早、晚饭后温服。
(1)通过NRS评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15 d疼痛程度,其评分在0~10分,评分越高代表疼痛程度也越严重。(2)评估两组肿胀指数:评分越高代表肿胀情况越严重。(3)通过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腕关的节功能情况进行评估,0~2分表示优,3~8分表示良,9~14分表示中,≥15分表示差[5-6]。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15 d后疼痛程度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R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NR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3 d 治疗1 5 d研究组(n=3 5) 7.9 2±0.9 3 6.1 5±0.8 6 3.1 4±0.4 2对照组(n=3 5) 7.9 4±0.9 5 7.2 4±0.7 6 4.5 3±0.6 1 t值 0.0 8 9 5.6 1 9 1 1.1 0 4 P值 0.4 6 7 0.0 0 6 0.0 0 1
治疗前,两组肿胀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15 d后肿胀指数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肿胀指数比较 [分,(±s)]
表2 两组肿胀指数比较 [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3 d 治疗1 5 d研究组(n=3 5) 2.5 6±0.4 7 2.0 2±0.3 5 1.0 6±0.1 9对照组(n=3 5) 2.5 8±0.4 9 2.2 5±0.3 2 1.8 7±0.3 1 t值 0.1 7 4 2.8 6 9 1 3.1 8 0 P值 0.4 3 6 0.0 3 2 0.0 0 0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腕关节恢复优良率91.43%,比对照组的71.43%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腕关节的功能情况比较
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的产生和间接暴力有关。桡骨远端骨折会影响患者腕关节的功能,桡骨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患者腕关节出现慢性的疼痛、僵硬、握力减弱等情况[7-8]。因此,临床需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 3、15 d 后疼痛程度评分(6.15±0.86)、(3.14±0.42)分 比 对 照 组 的(7.24±0.76)、(4.53±0.61) 分 低(P<0.05);说明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药内服、手法复位和夹板外固定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可缓解疼痛程度。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主要对逆损伤为治疗基础,对骨折部位进行整复之后,再通过小夹板对桡骨远端进行固定,维持骨折断端的稳定性,帮助患者骨折部位有效愈合[9-10]。并且,此治疗方法操作简单、不会严重损害到骨折断端的血运等优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较普遍。但该治疗方法帮助患者骨折部位进行整复后,易导致患者产生腕关节疼痛、肿胀的现象,对患者早期的功能锻炼造成一定阻碍,还会因局部的肿胀使夹板失去固定的效果,影响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需重新复位或手术治疗[11-12]。而中医上则表示,骨折是本虚标实疾病,患者骨折之后会导致血瘀不通,从而出现疼痛,所以治疗需以活血化瘀、止痛益气、疏筋强骨为主[13-14]。本研究提示通过中药内服、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联合治疗后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其作用的机制是中药方中的诸药合用可发挥补肾壮骨、活血化瘀、接骨续断的效果。早期主要给予患者止痛、消肿、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中期治疗主要是活血化瘀、壮筋续骨;后期的治疗则是强筋壮骨、补益肝肾。骨折患者早期经脉气血的运行不畅、静脉瘀阻不通、血溢脉外,而活血化瘀汤中的红花可活血祛瘀,应用在骨折患者治疗中,能使凝血功能得到优化,使血液的黏度减少,从而促进患者骨折的有效愈合。没药和乳香则可止痛、活血、宣通脏腑的气血;地鳖虫可破血逐瘀且接骨、续筋,乳香、桃仁等可使骨细胞的活性有效提升,从而对炎症反应进行抑制,抵抗血小板的聚集,从而使骨折端血液的循环效果得到改善,促进局部血肿有效吸收,最终改善患者的疼痛、肿胀情况。本研究结果中表明,治疗3、15 d后研究组患者肿胀指数(2.02±0.35)、(1.06±0.19)分比对照组(2.25±0.32)、(1.87±0.31)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早期给予活血化瘀汤可使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肿胀和疼痛情况得到改善。而中期重视患者的活血化瘀治疗,续断、骨碎补可帮助患者强筋健骨;后期则重视患者肝肾、气血的治疗。通过方中的骨碎补、牛膝等帮助患者补益肝肾,而黄芪、熟地、当归则帮助患者益气、补血,同时现代的药理学中还显示当归、黄芪能止痛、活血、补气血等,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15]。此外,本研究结表明研究组患者腕关节恢复优良率91.43%,比对照组71.43%的高,该研究结果和林华杰等[1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观察组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84.09%,高于对照组的59.09%;说明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药内服、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联合治疗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腕关节功能提升。
综上所述,中药内服、手法复位和夹板外固定联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帮助患者降低肿胀指数,减少疼痛感,帮助患者恢复腕关节的功能,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