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丽娜 唐武儒 韦爱芳 黄东芬 吴晓云
婴儿血管瘤属于临床患病人数较多的皮肤良性肿瘤,主要是由于内皮细胞、周细胞异常增殖所致[1]。目前临床还尚未完全明确上述疾病的发病机制,但较多研究显示[2-4],上述疾病的发生和早产、低出生体重、高龄妊娠、父母接触毒性物质等因素有关。虽然大部分血管瘤能自行消退,但可能对患儿容貌及心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且有部分大面积皮肤血管瘤患儿可能合并感染,故临床仍建议尽早开展治疗。目前临床治疗上述疾病的方法较多,如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激素、激光、核素贴敷等,但有研究显示,单一使用某种方法的效果有限,故为增强疗效,常建议施行联合治疗[5]。为探究锶90敷贴联合噻吗洛尔滴眼液外用疗法的有效性,笔者所在医院对婴儿血管瘤患儿施行上述联合方案,报道如下。
随机纳入2019年5月-202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174例婴儿血管瘤患儿,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6]《临床皮肤病学》婴儿血管瘤诊断标准;(2)0~1岁;(3)未接受其他治疗。排除标准:(1)药物过敏史;(2)合并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糖尿病等疾病;(3)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经伦理委员会审批后施行研究;家属签署知情协议。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7例。观察组:年龄30 d~12个月,平均(5.68±0.25)个月,男、女分别为33例(37.93%)、54例(62.07%);体重8~12 kg,平均(8.98±2.61)kg;病变部位:23例头面部,12例颈部,15例腰腹部,10例背部,27例四肢;病变类型;25例鲜红斑痣,47例草莓状血管瘤,15例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瘤面积为 15~56 mm2,平均(21.98±2.48)mm2。对照组年龄30 d~11个月,平均(5.72±0.27)个月,男、女分别为34例(39.08%)、53例(60.92%);体重 7~11 kg,平均(9.95±2.67)kg;病变部位:22例头面部,13例颈部,15例腰腹部,11例背部,26例四肢;病变类型;26例鲜红斑痣,46例草莓状血管瘤,15例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瘤面积为16~57 mm2,平均(21.89±2.52)m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儿施行锶90敷贴治疗。锶90敷贴器由中国原子能研究所生产提供,有效治疗面积为20 mm×20 mm,吸收剂量率为0.029 Gy/s,治疗时只暴露患处,其他部位使用医用橡胶皮覆盖,手持锶90敷贴器对准病灶部位,依次接触照射,结合吸收剂量率合理控制时间,约120 s,隔天1次,以9次为1个疗程,若皮损面积超过敷贴器有效治疗面积时,可先将皮损部位划分为几个区域,然后进行依次照射,注意不能重叠照射,在治疗过程中,医师应结合患儿肿瘤类型、病灶面积、瘤体厚度及年龄等情况适当增减射线剂量,同一视野累积总剂量为15~20 Gy,注意不能超过30 Gy,治疗1个疗程后间隔12周再继续下1个疗程,总疗程为2~3个疗程。
观察组患儿施行锶90敷贴联合噻吗洛尔滴眼液外用治疗,锶90敷贴的治疗方法及疗程同对照组,同时给予患儿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国药准字H42021078,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 ml∶25 mg),即于患儿血管瘤表面外敷0.5%噻吗洛尔滴眼液,告知家属结合血管瘤面积裁剪大小相当的纱布,然后将噻吗洛尔滴眼液滴于纱布上,待纱布完全浸湿后,外敷于血管瘤表面,最后再外敷一层保鲜膜(时间为半小时),2~4次/d,连续治疗3个月,用药期间,嘱咐家属注意观察血管瘤变化情况,是否存在破溃、感染等问题,嘱咐其每月复诊1次。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病灶厚度评分、病灶颜色评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总有效率:瘤体较治疗前缩小75%及以上为优;瘤体较治疗前缩小51%~75%为良;瘤体较治疗前缩小26%~50%为可;未达到前述标准为差[7]。总有效为统计优、良、可占比的和。(2)病灶厚度评分:病变消退76%~100%为4分;病变消退51%~75%为3分;病变消退26%~50%为2分;病变消退1%~25%为1分;病变无明显变化或出现增生为0分,评分越高,则提示疗效越佳。(3)病灶颜色评分:接近正常皮肤颜色为4分;皮肤颜色明显变淡为3分;皮肤颜色中度变淡为2分;皮肤颜色轻度变淡为1分;皮肤颜色加深或无变化为0分,评分越高,则提示疗效越佳。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较对照组(83.91%)更高(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病灶厚度评分、病灶颜色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病灶厚度评分、病灶颜色评分 [分,(±s)]
表2 两组病灶厚度评分、病灶颜色评分 [分,(±s)]
组别 病灶厚度 病灶颜色对照组(n=8 7) 2.9 8±0.2 5 2.8 5±0.2 5观察组(n=8 7) 3.3 2±0.2 8 3.2 9±0.3 0 t值 8.4 4 9 1 0.5 0 9 P值 0.0 0 0 0.0 0 0
观察组治疗后bFGF、VEGF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 3。
表3 两组bFGF、VEGF水平对比 [pg/ml,(±s)]
表3 两组bFGF、VEGF水平对比 [pg/ml,(±s)]
VEGF组别 bFG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87) 478.26±62.67 245.36±62.48 256.24±26.64 145.24±26.32观察组(n=87) 480.28±64.32 112.24±56.48 256.29±26.62 58.78±22.48 t值 0.210 14.742 0.012 23.299 P值 0.834 0.000 0.990 0.000
对照组及观察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锶90敷贴属于以往临床治疗婴儿血管瘤的常用疗法,但单纯使用上述疗法的效果有限,为控制病情及促进血管瘤消退,临床建议对于早期浅表性、中度风险、微增生性的婴儿血管瘤患儿应尽早施行外用药物治疗。
本研究对婴儿血管瘤患儿施行锶90敷贴联合噻吗洛尔滴眼液外用疗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锶90属于放射性同位素,其能释放出β射线,从而衰变为90Y(90钇),而90Y可进一步衰变为90Zr(90锆),并释放出能量较强的β射线[8],进而产生电离作用,导致病变组织出现形态、功能改变,最终使血管内皮细胞出现炎性改变、萎缩,并被纤维细胞替代;而噻吗洛尔滴眼液属于β受体阻滞剂,其最早被用于治疗青光眼[9],近些年上述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婴儿血管瘤,其能有效诱导血管收缩及内皮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抑制血管增生的目的,最终起到治疗血管瘤的作用[10-11],且有研究证实,相比于普萘洛尔,噻吗洛尔滴眼液的药效更强,且仅有小部分可穿过皮肤进入至血液系统,安全性更高[12-13]。因此,联合使用锶90敷贴+噻吗洛尔滴眼液具有较好的协同性,有助于缓解病情。
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较对照组(83.91%)更高,且观察组病灶厚度评分、病灶颜色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提示在锶90敷贴基础上对患儿加用噻吗洛尔滴眼液外用疗法有助于增强疗效,促进病灶消退。有研究显示,bFGF、VEGF在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促进血管瘤血管生长,而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后bFGF、VEGF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提示联合施行锶90敷贴+噻吗洛尔滴眼液外用疗法更有助于抑制血管瘤生长,对改善和控制病情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数据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提示施行联合方案的安全性较好,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婴儿血管瘤患儿施行锶90敷贴联合噻吗洛尔滴眼液外用治疗切实可行,有助于改善病情,降低bFGF、VEGF水平,且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