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斌
初练太极拳的人,总把通小周天当作一个目标。
小周天,又称子午周天、取坎填离、水火既济、玉液还丹、金液还丹、河车搬运等,简言之就是通任督二脉。《内功经》上说:“前任后督,气行滚滚。”
我们虽没有明显的感觉,但人体的小周天本来就是通的,只不过运转得较慢,还时不时有不通的时候。当人体阴阳不协调的时候,容易引发疾病。练通小周天,人为地用意让任督循环周转的速度加快,有益于养生防病。
小周天于养生作用巨大,于太极拳技击没有多大作用,太极拳的技击主要靠哼哈二气的培养和正确应用。
小周天的功法在网络和书本上的介绍很多,大致都差不多,不再赘述。循行路线沿督脉而上,沿任脉而下,循环往复。尾闾、夹脊、玉枕这三处,由于在人体中处于特殊位置,又表现为特殊形态,不易轻松通过,因此称作“三关”。
我国二十世纪中期发现的一块出土玉佩,是战国后期的产物,上面的文字记载了行气的方法,我们称作“行气玉佩铭”,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关于道家气功理论的文物资料。原文为篆书,计36字,郭沫若的释读断句为45字:“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对这个玉佩上的文字释义,从其出土以来就争论不休,没有形成共识。郭沫若解释说:“这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郭沫若《奴隶制时代》)这个解释明显是望文生义,有些牵强。
“行气玉佩铭”给出了运气的几个关键动词,深、蓄、伸、下、定、固、萌、长、退。我们知道,人的自然呼吸只能到肺。深就是呼吸要竭尽全力,努力用意送到丹田(脐下区域)。丹田仿佛就是个蓄水池,集聚满了,水就溢出来了,气也一样。丹田充盈了,气机自然而然就会寻求突破,扩张或向外舒展,这就是“伸”。这就面临一个方向的问题,一切源自自然,满了就要溢出,自然地顺势向下。会阴是人体的阶段性的底部,仿佛是个洼地,气机到此受阻停留。“固”和上文的“蓄”一样。气机满了后,会阴的“洼地”容纳不下了,同样要寻找出路,一开始仅仅是萌芽状态,很微弱,当气机强大到一定程度后,顺势就向后突破,随着修行的功力,像水柱一样一直持续向上,直到头顶。头顶上的百会穴是六阳之首,是“天机”,与天相接;人体的会阴区域是“地机”,通过下肢的传导(尤其是脚底的涌泉)与地接,完成了天人合一。氣机顺时针循环,则生生不息;气机逆时针循环,水火不能既济,长时间逆转,容易走进加速衰老的死胡同或者导致走火入魔。
除了小周天,人体还有大周天、小小周天的运转,一开始需要用意引导,才能加速运转,当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后,意到气到,自如运转。
(编辑/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