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琴
进入初中后,寓言还出现在教材中,但有些教师的寓言教学还是停留在故事的理解和寓意的把握上,这样混淆中小学寓言教学的区别,必然导致学生对寓言的学习目标的缺位。换言之,初中寓言教学需要走出浅层次理解,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走进深度阅读与专业解读,寻找专业内容教学的有效方略。
所谓寓言的深度解读,就是要从寓言故事梳理(这篇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寓意理解(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这种基本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寓言为什么要这样说,以研究作者写作的社会文化背景,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通常的操作方式是在理解故事和寓意之后,借助问题将学生引入社会文化背景的探索,通过相关问题,可以促使寓言学习朝着深度阅读的方向推进。
如教学《愚公移山》,这篇选自《列子·汤问》的寓言故事中,最基本的解读还是指向勤劳奋斗的精神,如果仅限于此就属于浅层次理解。而从社会文化背景去理解,则可以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这样推崇勤劳奋斗的精神”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是隐含其中的农业文明的文化因素,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农耕文明的稳定性。农耕社会里,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不可搬迁的,从业者只能随之而定居生活,因此,愚公宁可搬山也不搬家。二是先辈的经验与智慧。传统农耕文明中,生产、生活经验都是代代相传的,长辈在社会和家庭中都具有权威地位,后世子孙对祖辈的经验、做法是坚信不疑的,所以,愚公提出的移山的做法本身源自祖先的生产经验,他的子孙都用行动去践行。三是勤劳奋斗精神。农耕文化中虽然多是重复性劳动,但“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说法深入人心,指的就是农业生产需要的就是勤奋劳作、坚持不懈。愚公移山所体现的正是坚持不懈、勤劳奋斗的精神。有了以上的深入解读,才能明白愚公移山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那么做的深层社会文化背景。
所谓寓言的专业解读,就是要从寓言“说了什么”这样着眼于外部研究的层面转向寓言是“怎么說”的这一专业层面,也就是关注寓言的叙事艺术解码。寓言解读如何从“说了什么”转向“怎么说”呢?同样可以借助问题进行推进:寓言的寓意中所讲的道理是采用间接说理的方式,与直接说理比,寓言的间接说理有什么好处?与小说、散文、剧本等叙事类文本比,寓言的叙事有什么特点?本篇寓言与其他寓言比,叙事上有什么独特之处?学生在学习一篇寓言时,有效关注上述问题,就进入了对寓言文本的专业解读。
这些问题中,最值得重视的是与其他叙事类文本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聚焦中叙事。小说、散文、剧本的叙事往往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趋向复杂叙事;寓言故事多为篇幅短小,由此决定其叙事必然围绕寓意高度集中。如《愚公移山》中,作者的表达重心指向愚公在移山这一行动中的奋斗精神,在叙事时,依次是做出决定、向妻子解释、与智叟争议、率领子孙行动、邻居之子帮助等。二是人物形象是扁平的。小说、散文、剧本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属于复杂多样的圆形人物,而寓言中的人物形象多属于类型化或漫画式的扁平人物。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自以为是神使和商人的庇护神,幻想着会受到人们尤其是商人的尊重,所以来到雕像店期待自己的雕像价格更高些,谁知结果竟然是“白送”,这里赫耳墨斯的形象是盲目自信,是一种单一性格。三是采用表层叙事。寓言是借助故事间接讲道理的,通常采用表层叙事,便于读者把握寓意。如《杞人忧天》中,杞人因为担心天崩地坠而产生“废寝食”的行为,叙事直接明了,学生读了文本基本能够明白杞人的无谓担忧,这样的叙事就是表层叙事。
当寓言教学有了深度解读和专业解读之后,还需要与之相配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这种创新既体现在引导学生对寓言文本和寓意的解读上,又需要教学生“如何读”,以培养学生自觉的寓言解读能力。
学生自觉的寓言解读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的方法与策略如下。一是多元解读法。一则寓言的寓意不是固定不变的、唯一的,而可以对其进行多价值、多内容、多角度的探索,还有专家的解读、教师的理解、学生的看法等,都属于多元解读。以《愚公移山》为例,可以针对愚公面对“方七百里,高万仞”而不退缩去解读,针对愚公要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移山去解读,也可以针对愚公移山的行为,从伦理学、文化学等角度去解读等。二是互文解读法。主要是指引入相关联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解读文本建构的密码。寓言属于叙事文本,学习中可以引入小说、散文、剧本等叙事类文本开展比较阅读,有效解读出寓言的简单叙事和扁平塑造等特点。三是叙事学解读法。主要是用叙事学的知识与方法解读叙事文本,如《愚公移山》中作者最后让天帝命夸娥氏二子移山,不能从神话的角度去挖掘,而从叙事学角度看是为了适应故事的反生活逻辑,否则移山无法实现。
总之,进入初中学习寓言类文本,需要教师根据学情适时引导学生开展寓言的深度阅读和专业阅读,让学生在寓言阅读中掌握“如何读”的策略,以逐渐成长为自觉的专业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