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症状的影响研究

2021-11-02 08:39王军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1期
关键词:脑梗塞氧化应激神经功能

王军芳

(曲沃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神经内科,山西 临汾 043400)

0 引言

急性脑梗塞是常见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有头痛、耳鸣以及眩晕等不适症状,需第一时间前往医院确诊疾病,积极治疗,控制病情,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造成严重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生存状态,预防患者死亡[1]。该病因人体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缺氧会诱发氧化应激反应,造成氧化应激损伤,导致脑血管功能损伤,最终诱发脑神经损伤,导致部分脑组织死亡[2]。溶栓是急性脑梗塞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存在较多禁忌证。为提升治疗效果,迅速控制患者病情,临床多在确诊患者疾病后给予抗血小板以及脑保护治疗。既往临床多为患者提供降血糖、降血压以及脑保护等常规治疗,可迅速控制患者病情,但整体治疗效果一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3]。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提升,中医药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均有应用,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4]指出,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血栓通治疗,可有效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基于此,本研究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展开研究,探究血栓通的实际应用效果,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抽取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展开研究,依循单双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入选标准:(1)患者均满足《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5];(2)患者疾病均经磁共振成像或多层螺旋CT确诊;(3)患者均处于急性期;(4)首次发生急性脑梗塞;(5)授权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患者;(2)因其他疾病或是手术原因诱发脑梗塞患者;(3)无法依从临床治疗或是中途转院治疗患者。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3~80岁(66.72±5.39)岁,发病时间1-9h (5.35±3.19) h,基底节区、丘脑、额叶以及顶叶各有21例、11例、5例、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3-79岁(66.38±5.33)岁,发病时间1-10h (5.62±3.28)h,基底节区、丘脑、额叶以及顶叶各有20例、10例、6例、4例。两组基本数据对比,均P>0.05,结果提示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且确诊疾病后,均进行降血糖、降血压、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维持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次/d,75mg/次,四川太平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1021475)、口服瑞舒伐他汀(1次/d,10mg/次,阿斯利康药业(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60025)。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1次/d,210mg药物+250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广东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3082),患者连续用药半月后评估用药效果。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

基于治疗前后的脑梗塞症状及病残情况制定疗效标准[6],基本痊愈,患者用药后症状全部消失,无病残现象。显效:患者用药后症状显著改善,出现轻微病残。有效:患者用药后症状有一定改善,有明显病残发生。无效:患者用药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存在严重病残,彻底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1.3.2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在治疗前后分别发放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7](NIHSS)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8](NFDS)进行评估,分数越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越严重。

1.3.3 氧化应激指标

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MC-600 全自动血液生化仪评估患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谷过氧化氢酶(CAT)。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基本治愈、显效、有效例数共有39例,对照组基本治愈、显效、有效例数共有31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n,%)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两组用药前的NIHSS、NF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NIHSS、NF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s,分)

表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s,分)

注:与同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NFDS评分用药前 用药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0 12.98±3.75 2.50±0.63△ 15.21±3.98 5.07±1.78△对照组 40 12.75±3.69 4.89±0.80△ 15.42±4.06 8.21±1.99△t值 - 0.2765 14.8443 0.2336 7.4381 P值 - 0.7829 0.0000 0.8159 0.0000

2.3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

两组用药前的GSH-Px、8-OHdG、C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GSH-Px、CAT水平高于对照组,8-OHd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s)

表3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s)

注:与同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GSH-Px(U/mL) 8-OHdG(μg/L) CAT(U/mL)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观察组 40 27.02±3.43 50.37±3.89△ 560.28±61.23 223.23±31.23△ 5.27±1.02 8.75±1.23△对照组 40 26.84±3.37 41.89±3.82△ 561.87±61.89 298.97±33.16△ 5.40±1.07 6.92±1.18△t值 - 0.2368 9.8371 0.1155 10.5162 0.5562 6.7902 P值 - 0.8135 0.0000 0.9083 0.0000 0.5797 0.0000

3 讨论

急性脑梗塞属于临床常见病,也是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该病存在发病率高、残疾率高、病死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等特点[9]。临床认为,疾病的发生和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存在这些关系,这些因素单一作用或联合作用,导致脑部局部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继而导致脑组织有不可逆损伤发生,最终导致脑组织坏死。有调查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急性脑梗塞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发病率逐步提升,但患者年龄逐步下降[10]。且多数存活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残疾遗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病情严重,瘫痪在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家庭成员或是护工照护,失去尊严。因此,研究出一种有效的急性脑梗塞治疗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现今,临床多根据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入院时间以及治疗禁忌征,为患者提供常规对症治疗,这些治疗可控制病情发展,但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转归,促使脑梗塞区域重建、改善神经功能等方面无理想效果,不能作为标准治疗方案。

中医学将急性脑梗塞纳入“中风病”这一范畴中,对这一疾病有上千年的认知。其中《黄帝内经》中明确记载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各个发病阶段[11]。后世中医名家在前人经验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分析,并探究出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经临床上千年验证后,部分经典方还可应用至现在,或是为现代医学治疗疾病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比如比较经典的天麻钩藤饮以及补阳还五汤等。血栓通注射液是近年来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药物,药物主要成分是从三七以及丹参中提取出来的。中医名著《本草求真》中明确指出,世人只知道三七具有止血止痛功效,但不知道痛因是因血瘀导致的,血因敷散停止,而三七可于血分化其血瘀。现代药理学则明确指出,中药材三种具有三七皂苷、黄酮苷与三七氨酸等主要成分。其中三七块根中的三七皂苷含量达到12%。而三七皂苷具有较高的脑血管扩张、脑血管阻力下降、脑血流量增加等作用,且药物还可有效阻滞钙离子通道,阻滞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现象,减少氧自由基产生量,抑制游离脂肪酸释放,减少脑损伤发生后的丙二醛含量,继而达到保护脑组织功效[12]。三七皂苷还可有效抑制、阻断人体中性粒细胞激活、聚集以及浸润导致的白细胞介素-8形成、释放,减轻脑组织缺氧缺血后形成的炎症反应,保护人体缺血脑组织。三七皂苷还可改善人体血管内皮功能,抑制人体血小板的活化及聚集,减轻血液的粘稠度,抑制血栓形成,减少一氧化氮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保护人体脑神经元,减轻脑梗塞以及脑水肿面积,促进神经功能改善。

由上可知,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多发性疾病,需临床提供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迅速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与氧化应激水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梗塞氧化应激神经功能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乙肝病毒S蛋白对人精子氧化应激的影响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