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军华,李尖措太,张永兴,金中奎
(1.青海仁济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 100020)
在胆道疾病中,胆囊结石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也比较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从在临床上应用至今,始终是该疾病治疗的“金标准”,但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对综合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且人们对胆囊切除后的影响认知越来越深,逐渐形成强烈的保胆取石观念。随着腹腔镜和胆道镜等技术的发展,胆囊切除不再是治疗该疾病的唯一方法。笔者对于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对术后资料进行随访和整理,详细内容如下。
98例患者中有42例男性,56例女性,患者年龄40~73岁,平均(54.62±1.08)岁。
纳入标准:经过B超检查确诊患者为胆囊结石;患者没有接受过其他胆肠吻合等类型的手术;术前3个月内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或者临床症状较轻;手术过程中能够看见通畅的胆管,取出结石之后有胆汁从胆囊管口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急性发作患者;胆囊壁厚度超过4mm;胆囊结石嵌顿或者属于充满型胆囊结石;患有心肺功能障碍;患有胆囊息肉;手术过程中转为胆囊切除;胆囊壁上沉积大量的胆固醇。
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在对患者实施麻醉之后,患者需要将自己的体位调整至平卧位,常规消毒患者的皮肤以及进行铺巾操作,手术切口设置在患者的脐部位置,手术切口的长度为10mm,依次将患者的表皮以及皮下组织切开,为患者置入10mm的带针鞘管,为患者建立好气腹,在患者剑突下的位置设置5mm的手术切口,为患者置入带锥鞘管,设置好操作通道,使用可吸收线对患者胆囊的底部位置进行两针缝合,这项操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固定,在腹腔镜的指导之下,两线之间的胆囊底部需要使用电钩设置3mm的切口,随着患者棕黄色的胆汁溢出,沿着患者右上腹的鞘管通道将20号胆道剥离鞘置入患者的胆囊内部,将胆囊剥皮鞘通过胆道镜至于患者的胆囊之内,对患者胆囊腔的情况进行探查,在实际取出体积较大的胆囊结石的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为取石网,但是在针对胆囊内部的较小结石进行清理的过程中,则主要采用脉压水清理的方式,清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胆囊粘膜的情况,检查患者的胆囊粘膜是否存在出血的问题,对患者胆汁流动的情况进行探查,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之下,使用可吸收线缝合患者的手术切口,对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材进行清点,结束手术[1]。
手术结束之后对患者实施随访,并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对比患者手术前的生活质量评价情况,了解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手术后对患者的随访通常情况下在患出院后两周进行。
首先,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具体维度包括疼痛感评分情况、不良情绪评分情况、身体功能情况、社会交往情况4个方面。其次,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术后感染、腹泻、脂肪泻。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s,分)
表1 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s,分)
组别 例数 疼痛感评分 不良情绪评分 身体功能评分 社会交往评分手术前 98 7.72±0.63 7.97±0.82 59.81±7.84 62.37±7.97手术后 98 2.81±0.39 2.54±0.31 81.95±7.63 85.46±7.53 T值 - 7.92 8.03 8.81 8.24 P值 - 0.021 0.023 0.018 0.032
98例患者在结束手术之后,1例患者出现了脂肪泻的问题,1例患者出现了感染的问题,2例患者出现了腹泻的问题,共计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总占比4.08%。
胆囊结石是比较常见的胆道系统病变,是根据病灶所在位置来确定,以原发性以及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为患病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单一部位的结石虽然存在,但是比较少见,通常是几个部位的结石同时存在[2]。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会升高,其女性患者的数量多于男性。胆囊结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大约有60%的患者早期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在进行上腹部其他类型手术或者身体检查时发现。(2)小结石可能会在胆囊内部时嵌顿在其颈部,导致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尤其是在睡眠时体位变化、油腻饮食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会加重。(3)部分胆囊结石以自由的方式存在于胆囊内,发生嵌顿的可能性较低,产生症状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4)当结石在胆囊内部发生嵌顿时,容易发生急性梗阻,致使胆囊内压力加大,胆汁无法经过胆囊管和胆囊颈顺利排出,从而出现各类临床症状,其中以胆绞痛为主要症状[3]。(5)如果嵌顿症状长时间没有得到缓解,胆囊会出现持续性增大,甚至会出现感染情况,逐渐发展为急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尤其是在进食有食物或者饱餐后,胆绞痛症状会明显加重,患者的身体上承受严重的疼痛[4]。此外,还会有患者出现黄疸、饱胀不适以及胆囊高积液等症状,导致中不仅需要承受病痛,生活质量也下降。因此,需要探索高效、科学且安全的胆囊结石治疗方法。
手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其中胆囊切除术是传统治疗的主要方法,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高,加上胆囊在人体中具有浓缩和存储胆汁、分泌粘液以及排空胆汁、细菌等作用,切除后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临床治疗的安全性相对较低[5]。
随着医疗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和胆道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并且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联合使用腹腔镜和胆道镜,对患者实施保胆取石术,能够保证胆囊功能,且结石数量较少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术前加强对患者身体和病情等基本情况的评估,明确其手术指征和禁忌证,以此提高手术成功的可能性。使用该方法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胆囊情况时使用纤维软管,并在完成检查之后安全取出纤维软管,这样能够减轻对胆管内壁造成的损伤[6]。患者腹腔内手术位置以及周围情况、器官面貌等信息,可以通过腹腔镜进行观察,能够减轻手术过程中相关器械对手术位置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的损伤,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可能性。此外,使用胆道镜便于观察、检查胆囊的整体情况,并且便于观察和掌握胆囊管的通畅性。将腹腔镜以及胆道镜联合应用在胆囊结石患者的保胆取石术中,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预防胆囊结石复发方面也有较好的效果。
本次临床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在结束手术之后,相比于接受手术之前,其自身的疼痛感评分以及不良情绪评分均有所下降,身体功能评分以及社会交往评分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由此能够说明,患者在结束手术之后生活质量水平相比于接受手术之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而从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来看,参与本次研究的98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患者的总占比为4.08%,并发症的发生率整体较低,脂肪泻、腹泻以及感染是患者十分常见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胆囊结石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切除,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影响较大,而在腹腔镜和胆道镜技术的发展下,对患者实施保胆取石术治疗,可以将胆囊保留在人体中,减少对患者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同时,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见,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提升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