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审美能力是指人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
吟诵,被称为最美中国读书声。这种读书的方式让古诗文学习成为一种享受,方寸之间的启承转合,尽显文字魅力。平时耳熟能详的诗词歌赋,通过吟咏诵读,声情并茂地全方位感知传统文化的美妙。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吟咏诵读古诗文,是美育的一个切入点,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方法。
一、在吟诵中感受美。
1、聆听吟诵,感受节奏美。
自2020年1月起,我校正式被批准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普及校、实验校”。2020年3月起,一至九年级学生征订了《中华经典诵读》教材,学校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开展古诗文吟诵实验研究。运用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平长仄短等读法,歌、唱、诵、念、吟、咏、哦、叹等不同的方式,使古诗文恢复了本来就独具的美丽声音形式,教师用吟诵的方法教学古诗文,让学生用吟诵的方法学习古诗文。诗歌的平仄、押韵等格律通过配曲的节奏、旋律得以充分展现。并且吟诵包涵了对诗文的理解,按照诗文的声韵规律进行。我校利用《中华经典诵读》教材及吟诵学习机等教学资源,学生通过晨读、家庭学习方式等聆听吟诵音频感受节奏之美,在疫情期间,利用吟诵这种教学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线上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模仿吟诵,感受声韵美。
一年级上册“日积月累”中,骆宾王的《咏鹅》是一首古体诗。第二句,“天”字拖很长,有歌声很大很长之感。高音强调的是“绿水”,即用力的姿态。第三句,“毛”字拖长,有很多、很大之感。高音强调的是“绿水”,即环境的清洁、高雅、生机盎然。第四句,“清波”两字均拖长,有很清很大之感。高音强调的是“红掌”,突出了颜色的鲜明对比。
这首诗的入声字分别是曲、白、绿、拨四个字,四个入声字在这里均短读,有突出、强调、用力的感觉。整首诗鹅、歌、波三字押“歌”韵,中古音似a而舌位稍靠后,因此这个韵有伸展的感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聆听的基础上,结合《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中《咏鹅》的吟诵谱,通过模仿、品读吟诵,感受声音的高低长短与韵脚的开闭,揣摩读法的基本含义,进而感受声韵美。
3、品读吟诵,感受情感美。
古诗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特别适合学生吟诵,充分展现作品情感。如贾岛的《示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两个去声字结尾,拖长之后,下降的感觉很明显,多么的坚决。“今日把示君”最后一个字改平声了,“君”字是夹在三个非常坚决的去声尾字中,这个平声就显得温柔了,所以贾岛对这个 “君”是有感情的。“谁有不平事”,又回到坚决明确的去声韵中了,作者对于这件事还是很坚决的。学生通过反复吟诵,顿感血脉偾张,怒发冲冠,深切地体会到作者急欲施展才华,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壮志!
二、在吟诵中创造美
“吟就一句诗,捻断数根须”,“吟罢低眉无写处”。吟诵是古人创作诗歌的方式,通过吟,把声音拖长放大,以求最佳的音韵来恰当地表现情感。吟诵别人的诗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当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熟知以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吟诵古诗,在舒缓的韵律中,在抑扬的节奏中,学生们曼声而唱,既增强了对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又深一层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例如,教学文天祥《除夜》一诗时,学生通过扫描吟诵教材中的二维码跟着旋律吟咏,瞬间感觉到了天地苍茫辽阔而英雄却已末路的孤独与悲哀,感受到了诗人对生命的留恋和无可奈何之感,体验了诗歌的意蕴美。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对古诗意境的理解自己吟唱,也可以摇头晃脑配上一些动作,使学生体会诗歌意境及诗人情感,学会吟诵方法,同时促进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美感发展。
三、在吟诵活动中表现美。
2021年6月1日,我校举行了第二届中华优秀古诗文吟诵展演活动。活动中一、二年级学生集体吟诵了《声律启蒙·一东》,孩子们神情专注,入情入境,女同学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同学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三、六年级学生吟诵《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稚嫩童声,歌盛世,饮豪情,场面宏观,氣势恢宏。七、八年级学生吟诵了《诗经·秦风·无衣》,字字铿锵,慷慨激昂。
《蒹葭》、《将进酒>>、《观沧海》、《蜀道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篇篇佳作或娓娓道来,或抑扬顿挫,同学们声情并茂、铿锵有力的吟诵配以优美的音乐和曼妙的舞姿,充分地表现了古诗的美感。深深打动人心,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洗礼。
总之,吟诵,让学生触摸到了文字的温度,更让学生感受到古人创作时的情怀思想。学生在吟诵中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达到了“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以美引善”的境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