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日益明显,留守学生人数高速增长,弃农经商、外出务工、出国打工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已成为一种大趋势,甚至这种趋势还将长期存在,随之而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从表面上看,留守家庭虽然经济上是富裕了,但很多孩子却失去了最需要的家庭温暖和家庭教育,这类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进取心、上进心不强,品德行为异常,逆反心理重,抗挫能力差,自卑感、自尊心较强。
关键词:留守;教育植根于爱
一、为题
1、监管不力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学生的监护和教育管理成了最大的问题,这些留守学生多半是委托给年迈的老人或亲属,还有一部分是委托给朋友照料,由于角色不同,监护人多半是重视生活上的照料,而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大多数监护人认为有诸多不便,有一定的苦衷。比如在教育的问题上,把握不好尺寸,认为有些事说深了,容易产生误解,说浅了,还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可谓是进退两难,很是尴尬。因此,有时在教育过程中难免出现疑虑和困惑,因此导致教育监管不力。
2、爱的错位
对于留守家庭来说,由于父母长年在外,无法亲自照顾孩子,因此,许多父母都心存内疚,感到无奈。长此以往,有些父母的教育观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他(她)们开始把对孩子情感上的亏欠通过物质上的满足来进行弥补,表现出来的是,大把大把的汇钱,寄各式各样的名牌物品,久而久之,留守学生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认为父母这样做是完全应当的,曲解了父母的爱心。
3、亲情缺失
留守学生,最需要的就是亲情,他们往往对于亲情的渴望是可以用奢望来形容的。由于长期缺失第一亲情,再加上有些监护人忽略情感上的沟通,从而导致留守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孤寂感,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孤僻离群,进取心上进心不强,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等美德更是谈不上。
4、忽视心理
留守学生较为普遍的共性问题是心理上相对脆弱,自卑心理过重,不易接触,对事物较为敏感,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在小学年段这种心理表现的更为突出,这是由于留守学生从小就有一种弱势感,而有些监护人对于留守学生这些内心的想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导致心理发生微妙变化。
二、解决策略
1、走进心灵、细心呵护。
作为监护人,要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的责任,对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要多关心、多帮助,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积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断增强孩子的信任感,这样,当孩子品德行为异常时,才能对学生有效进行正当的教育,甚至必要时可提出严厉的批评。对于这些留守学生而言,教育是根植于爱的,信赖是至关重要,只有当孩子对监护人产生了信赖,孩子才会接受监护人的教育和批评,教育才会发挥积极作用。
2、给予亲情、润物无声
亲情是情感世界的美好玫瑰,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持,亲情是滋润是营养,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难以替代的。然而,在留守学生当中,亲情往往成为了一种奢侈品,因此,作为监护人,要充分发掘亲情资源,千方百计的对学生施以亲情教育,让孩子时刻感受到身边存在着亲情,存在着关爱,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与不易,让孩子感受到父母那一份处于无奈状态下的牵挂和亲情。
3、学会赏识,从容面对
著名教育家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充实地活上两个月”,可见赏识的力量是多么强大。赏识能激发人的各种意志,特别是对于留守学生来说,更需要赏识,这样会让学生走出自卑心理,对前景充满希望。作为监护人,要善于发掘孩子的闪光点,给予适度的表扬和鼓励,在进行赏识教育过程中,要讲究策略和方法,从容面对自己的孩子,通过语言交流、行为交流、心灵交流、日记交流、书信交流等多种形式,达到对留守学生的赏识和鼓励,使孩子感受温暖的同时,能够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能以乐观从容的心态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4、勤于沟通,形式合力
作为监护人,要经常与在外地的孩子父母保持沟通,向父母介绍孩子的近况,探讨教育的方法,形成教育的合力。要让父母通过电话、视频等多种形式多与孩子保持沟通,让学生始终感受到父母的爱就在身边,对于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要向父母讲清,让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协助监护人共同做好教育工作。同时,作为监护人也要时时关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提醒父母正确对孩子进行教育,不能以物质上的满足来填补情感上的亏欠,致使学生形成不良的习惯。
5、关注心理,防患未然
留守学生相对于其它学生而言,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经常会遇到或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作为监护人,每天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通过行为感知孩子心理发生的微妙变化,及时进行必要教育和正确的引导,监护人感到困惑或无计可施时,要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向学校详细反映孩子近期发生的一些变化,争取学校专业的教育,通过家校合力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
6.塑造特长,培树信心
留守学生的一大特点是缺乏信心,而自信心来源于学生对自身正确的认识和能力的培树,因此,学校除了要加强心理干预外,还应十分重视学生能力和特长的培养,让留守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特长。基于此,学校要通过组织开展社团、研学旅行,体育、艺术等活动,为留守学生提供施展才艺的广阔舞台,使留守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与日俱增,从而自信心大大增强。
三、结语
通过多年扎实有效的工作,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班集体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融洽和谐;学生的处事能力和抗挫折感明显增强;学生行为规范得到有效改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班级留守率高达80%以上,曾一度是学校工作的难点,但是经过多年科学有效的教育和管理,这些班集体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有些班级甚至获得了市先进团支部、市文明班级等荣誉称号。最近几年,学校毕业生升入上级学校,中、高考连创佳绩,这与我们培养和造就的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分不开的,面对中、高考的巨大压力,不萎靡、不退缩、不言放弃。
作者简介:全成民,男,(1975—),朝鲜族,本科学历,就职于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副校长,中级教师,德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