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威 谢虎成
(1 广东省广州市东环中学 广东广州 510030 2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370)
知识本位的教学追求快速得到知识结论,是省略学生的思考过程的浅层学习,无法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1]。U 型模式是素养为本的教学,是追求高阶思维发展的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完整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包括下沉、潜行、上浮3 个环节(图1)。下沉指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潜行指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体验知识发现的学科方法,经历深度学习过程;上浮指学生通过表达与运用知识,达成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节的教学中,采用U 型模式设计教学,按照“下沉(问题引入)→潜行(实验探究)→上浮(质疑与反思)”顺序展开,切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图1 U 型模型
下沉是深度学习的入口,是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的过程。下沉的起点是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引起学习兴趣。下沉的关键点是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情境是下沉的首要环节,只有真实的、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课前调查的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制作过豆芽菜,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回忆豆芽菜的制作过程,并回答“在什么条件下绿豆种子才能萌发成为幼苗?”;进一步下沉,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情境,观看豆科植物种子萌发的视频,并将问题拓展为 “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学生边观看边思考,并分组讨论交流。1 组学生认为“种子萌发需要阳光、水分、土壤和肥料”,2 组认为“还需要空气”,3 组认为“需要水分,但不需要土壤,制作豆芽菜就没用土壤,还有无土栽培”,4 组认为“需要一定的温度,但不需要阳光,因为种子萌发是在泥土中进行的”。
在下沉环节中,视频中精美的画面和悠扬的配曲吸引学生对现象的关注,与情境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原理的猜测,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不同的假设,不同的假设造成认知冲突,这种冲突无法用“说理”解决,必需从现象的表面下沉到原理的追踪,全身心地投入实验探究环节,进入“潜行”的学习状态。
潜行是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历程,一步一步地追寻对生命规律的本质认识,获得对生命现象科学解释的认知过程。潜行是分层深入的,本节课包括设计实验、论证实验方案、实施实验。
第1 层是设计实验。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教师要求各组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本组的假设,提示可参考“探究光对黄粉虫的影响”实验,建议利用列表、流程图等,直观表达实验方案。学生经过紧张的讨论,各组形成了自己的实验方案。
第2 层是论证实验方案。分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还需进行论证。论证实验方案包括分组展示实验方案、组与组间进行评价、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3 个环节。
第1 组探究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方案见表1。
表1 探究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进入互评环节,有的学生认为“这个设计非常好,一个实验就全部验证了种子萌发的所有条件”,也有的学生认为“这个设计不合理,即使1 号装置中种子全部萌发,2 号设置中种子不萌发,也不能说明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这5 个条件都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教师顺势提出问题“多个条件不同时,如何确定哪些条件对实验结果产生了影响、哪些条件没有影响? 一个实验中应研究一个自变量还是同时研究几个自变量? 为什么?”
通过激烈的争论,学生终于弄清实验设计应遵行“单因子变量原则”,并运用这一原则将原有设计方案修改为“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第2 组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1 号装置将种子与空气隔离,2 号装置置于通风条件下,其他条件相同。
该小组的实验方案中每个装置各选择了5 粒种子,理由是节约实验材料,这又引起学生的争论。有的学生提出,为了体现节约原则,各选1 粒种子即可。但更多的学生认为种子不能太少,数量太少可能因为有的种子被虫蛀、有的种子本身活力不强等偶然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学生经讨论达成共识,将原方案修改为“每组20 粒饱满的绿豆种子”。
第3 组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他们认为没有水种子不能萌发,但水过多会“沤死”种子,故设置了3 组实验(表2)。
表2 探究一定量的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这一设置已含有“定量实验”的萌芽,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学生就如何界定“多水”“一定量的水”展开讨论,最后确定“多水”是将种子一半浸入水中,保证另一半暴露在空气中(保证空气条件);“一定量的水” 则为定时喷水以保证装置内的滤纸垫湿润,而其他条件保持相同。
其他小组分别展示了探究温度、土壤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通过讨论达成了以下共识:①每组实验只能研究影响种子萌发的1 个条件(单因子变量原则);②要设置对照实验,如果希望找出合适的条件还可设置多组实验;③尽量避免偶然性误差(例如,选择饱满健康的种子、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等);④实验方案要有可操作性(现有条件下可实施)。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学生一致同意每3 人一组,每组实验都由3 个小组选择不同的材料(分别为绿豆、花生、小麦)实施。
第3 层是实施实验,这是获取证据的关键环节。组员分工合作,有的选择种子,有的制作实验装置,有的制作观测量表。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装置的设置和播种,课后定期浇水、观察和记录。
这一实验经历了近1 周时间,实验过程中出现各种预先没有想到的问题,例如,第2 组的学生设计1 号试管与空气隔离的方法是装置瓶密封法,但浇水时却有空气进入,讨论了很久都没有解决,最后在全班“悬赏”征集解决方案时,才有人提出用水封法将种子与空气隔离(图2)。
图2 水封法
潜行是科学探究的主体,这一过程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分工合作;既有激烈辩论,又有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思维、情感、身体都深度参与其中,“对照实验、实验组、对照组、单因子变量”等基本概念是在“做”中明白的、在“辩”中理解的。学生在讨论实验方案时,学会接纳他人意见;在评价实验方案时,学会辩论、倾听和反思,思维的严谨性、发散性、批判性得到了提升;在分组实验中,学会分工与合作;在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发展动手能力,提升实验技能,锻炼一丝不苟的作风,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在争论中领悟的,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是在实践中学会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在操作中养成的。这些都是潜行的收获,是科学探究素养的基本要素。
上浮是指知识的表达与运用,是知识外显化的过程,也是知识的检验与反思的过程。对于本节内容,上浮就是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具体结论,并运用这一结论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
1周之后,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并对本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第1 组的结论是:光照对于种子萌发没有影响;第2 组认为: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第3 组认为:一定量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第4 组认为: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种子的萌发;第5 组结论是:土壤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学生交流后还发现,不同的材料所需的条件、萌发所经历的时间、发芽率都有差异,最后得出结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至此,探究的结果浮出水面。
与探究结果同时上浮的,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第1 组还发现,光照虽然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但对植物的生长是有影响的,在黑暗条件下萌发的芽是白色的,而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的芽是绿色的;并通过查找资料获知,有些植物种子萌发与光照是有关系的。第3 组发现,水分多的一组种子也能萌发,但后来其根变黑了,教师引导他们进行科学解释。这些发现带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完好地保存作物种子的条件是什么? 保存种子可采取哪些方法? 知识的运用是上浮的延伸。
上浮是深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知识只有在表达与交流中才能检验其合理性,在运用中才能检验其科学性。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促进学生养成尊重事实和证据的意识,发展学生推理能力;表达与交流促进了书本知识的个人化理解;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形成“社会责任”的意识,实现知识的意义增值。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书本知识具有不可教性,需要让学习者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即知识的学习需要经过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的过程[2]。U 型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下沉、潜行、上浮3 个基本环节,既契合了知识生产的基本规律,又契合了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下沉环节情境创设注重建立知识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潜行环节通过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生生评价等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上浮环节通过知识表达与运用,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实现知识的意义增值。通过U 型模式,学生不仅获得了对符号知识的深度认知,而且获得了对科学探究概念的深度理解[3]、对探究活动的深度体验和对探究规律的完整把握,是对科学探究素养的全面锻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