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会计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1-11-01 03:15马志坚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财会学习 2021年29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思政

马志坚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强调在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德之教育,以达到协同育人的作用。这种教育理念的提出,意味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除了思政课程承担之外,其他课程也要承担,也就是说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也需贯穿思政教育,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无缝衔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相得益彰,共同引导学生阳光成长、成人成才。

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面对职业教育的新任务、新要求,高职会计类专业应加大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努力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把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等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德才兼备之会计人才。

一、“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会计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重设专业课程教学目标

一个人只有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会计类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要在原来强调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增设并强化德育目标,其总体目标可以从大德、公德、私德三个层面加以设计,大德层面目标设计体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感认同,明白个人发展与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本道理,对国家、对民族有自信等;公德层面目标设计体现培养学生的价值认同、文化认同等,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提高社会公德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私德层面目标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私德水准,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为重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努力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大德、公德、私德三个层面的德育目标设计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但每门会计专业课程各有特点,其强化的德育目标也应各有侧重点,如高职会计类专业的《会计职业入门》课程,其德育目标侧重培养学生会计规则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职业品质;《会计职业入门实训》课程侧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有条不紊的专业素质以及细致耐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财务会计实务》课程侧重培养优良的会计职业道德操守,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等;《财务分析》课程侧重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守诚信、不做假账的道德品质;《经济法基础》课程德育目标侧重于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制度自信等;《财务管理实务》课程德育目标侧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理财观、消费观等。通过对各门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设,全面全方位地实现专业育人目标。

(二)精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在明确高职会计类专业课程德育目标基础上,基于课程思政视角全面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寻找课程思政切入点,在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融入德之教育。也就是说,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思政思维,努力寻找专业教学内容与价值观的同频共振点,但要注意不是每一次课教学内容都要生硬嵌入或强行植入思政元素,所以各门专业课程精选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尤为重要。在课程教学中,应将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作为逻辑起点,根据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在《会计职业入门》课程教学中,讲授“期初建账”内容时,可以引入中国会计文化,先讲解“账”与“帐”的演变传奇,适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其次让学生学习期初建账工作规范,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提高职业素养;最后要求学生按规范建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训练学生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如发现学生在建账操作中出现错误时,提示学生工作要认真仔细,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也告诉学生错误可以更正,要敢于承担错误并按规范改正,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在《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教学中,讲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核算时,可以结合我国税收制度变迁,讲解近几年我国增值税税率变化以及最新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其对于减轻企业税负、惠及民众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说明我国经济实力越来越强,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让学生油然升起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国家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讲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核算依据之一增值税专用发票时,要特别强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是违法犯罪行为,达到法定环节要追究刑事责任,被判刑或者拘役,培养学生树立法制观念,知法懂法守法不做违法之事。在《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中,讲授“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时,可以结合刘晓庆偷税被判入狱到范冰冰逃税被巨额罚款等事件,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教育学生纳税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要做自觉纳税的好公民,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知晓“偷税抗税违法,纳税协税光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三)改进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在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基于行动导向,在课堂教学和实训环节运用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具体教学方法时,应进行贴近现实、符合学生认知的情境化、故事化设计,通过故事化的讲述导情入学、情境化的体验感知内化,促进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会计职业道德等思想品德的养成。

例如在《会计职业入门》课程中介绍会计发展前景时,可以讲国内知名企业CEO的励志故事,让学生了解很多企业CEO都是学会计或干财务出身的,如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先生曾就职于会计师事务所,担任过在线游戏开发和运营商盛大互动娱乐有限公司的首席财务官,而后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担任淘宝网首席财务官,最后成为阿里巴巴集团CEO;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先生也曾就职于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后加入新浪任首席财务官,完成了从注册会计师到职业经理人的转变,最后成为新浪历史上第一位董事长兼CEO;华为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女士历任公司国际会计部总监、华为香港公司首席财务官、账务管理部总裁、销售融资与资金管理部总裁等职务,是华为财务体系改革主导者,出色地支持华为公司业务的飞速发展,让华为走向世界功不可没。当然我们也可以讲讲身边优秀校友的成长故事,还可以讲讲古今中国会计文化故事,通过故事化的讲述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规划职业生涯,提升职业自信,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

又如《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可以依托VBSE财务综合实践信息化平台,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业务流程、业务数据,通过推送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学生七人一组,通过轮流扮演出纳、往来核算、成本核算、费用核算、税务会计、总账报表、财务经理等财会相关业务岗位角色,感知、认知各岗位日常工作及职责,了解财务岗位之间的协同关系,更加深刻理解会计职业道德内涵。学生在企业仿真工作的情境下,通过小组活动,团队协作与沟通共同完成企业财务业务处理,培养学生和谐、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育职业精神,成为“知岗位、懂业务、善沟通、强实战”会计复合型人才。

(四)建设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专业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需要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实践完成,因此要建设一支素质、知识和实践能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要常态化集中集体研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活动安排,收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素材,提炼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总结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团队成员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课程思政设计能力和教学能力;团队教师个人要提升自身思政教育素养,做到以德立身、以身垂范,以德施教,担负起学生思政教育的责任,从专业授课教师转变为真正的教育者,引导学生专业上成才、思想上成人。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会计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重点

(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专业课程负有育人使命,但我们不能摒弃专业课程培养学生专技的主要任务,在高职会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切记不可喧宾夺主或反客为主,在课程思政视角下要让自己的老课长出新芽,开出新花,应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但这种创新不是对原有教学模式的否定,而是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挖掘德育元素,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课前、课中、课后巧妙地设计相应的课程思政教学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育人模式,来实现育人之目标。

(1)课前诱导学习。利用云班课等平台发布专业课课件、微课、相关思政小视频等资源,以奖励经验值诱导学生主动观看视频,完成专业课程内容线上预学习,这是课前有意栽花之举。

(2)课中设计渗透。专业课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德育目标努力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深挖会计专业课程内容所蕴藏的德育要素,无声地升华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因时制宜,做到春风化雨。课中无意插柳,忌生硬说教,注重潜移默化,忌生搬硬套,或晓之以理,或引导参与,通过线下课堂情景模拟、课中案例讨论、课堂职场化体验等教学活动实现价值认同、情感内化和职业能力提升。

(3)课后督查拓展。专业课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后线上线下作业活动,线上根据课程内容提供相关财务案例,有正面案例,亦有反面案例,并以奖励经验值鼓励学生展开线上讨论,教师从思想意识角度和专业角度督查学生,如发现学生有认知偏差及时介入纠正;线下根据课程内容知识点设计思考分析题、根据技能点设计实务操作题,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积极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课后第二课堂继续浇水施肥,通过特邀行业企业专家为学生举办会计诚信教育等讲座、带学生到校企合作专业实习基地进行会计岗位认知等实践,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素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更加热爱岗位工作。

(二)专业课程教学考评设计

在课程思政视角下,根据会计专业课程特点,设计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考核注重过程考核,育德与修技并举,平时无论是课内第一课堂考核还是课外第二课堂考核,职业品德考核都不可或缺。课程考核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因此专业课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考评。

1.平时过程性考核(占60%)

(1)课内第一课堂考核(占90%)

第一课堂平时考核从不同维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从学生平时作业、随堂测试、课堂发言、小组讨论、技能操作等了解学生的职业态度、岗位能力的养成情况。第一强调学生以诚信为本,诚信作业不抄袭、诚信考试不作弊,诚信操作不作假;第二要求学生以操守为重,讲职业操守,爱岗敬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有团队协作能力,对自己、对集体、对国家有责任感,成为德技双馨的会计人才。因此要制定好每门专业课程的考核方案,确定好课程考核标准,进行“德”与“技”的双考核,具体比重根据课程特点来确定。如《会计职业入门实训》等专业实践课程成绩可设定为“德”占30%,“技”占70%;《初级会计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成绩可设定为“德”占20%,“技”占80%。

(2)课外第二课堂考核(占10%)

课外第二课堂教育主要包括课外职业素养教育和课外专业能力教育,强“德”又强“技”,目的在于拓展学生思维,增强其岗位适应能力。课外第二课堂考核可通过各类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拓展活动的参与情况来评分,让学生撰写参与活动的心得,总结参与活动的收获,促进专业技能与职业态度的内化提升。例如参加职业素养讲座、专业知识讲座的次数及心得、社团活动参与的次数及收获、各种技能竞赛参与的次数及成绩、暑期社会实践的总结及报告的撰写等都可以是加分项。

2.期末终结性考试(占40%)

专业课程期末终结性考试的评价依据可以是结合课程撰写提交的论文或研究报告,也可以是课程期末机试的结果。课程期末机试考试内容中应设计课程思政考核点,占比10%左右。

结语

总而言之,在“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会计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所以专业课教师要共同携起手来,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在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根植理想信念、道德情怀并持之以恒,培养有责任敢担当、有作为肯奉献的会计人才,以实现新时代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也应循序渐进,可以先选定两三门会计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试点,积累教学经验,然后逐步向其余的会计专业课程推广,使所有会计专业课程都成为有情怀、有思想、有温度的课程。相信,随着课程思政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一定会迎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春天。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