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项经费预算绩效管理探析

2021-11-01 03:15徐小航孙上雯四川大学
财会学习 2021年29期
关键词:专项经费专项资金评估

徐小航 孙上雯 四川大学

引言

专项经费是高校用于人才培养、提高综合实力的重要资金来源,有助于推动高校长期生存和发展,专项经费的绩效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之一。高校的专项经费来源渠道越来越多,给高校经费管理带来不小的难度,因此需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和高校自身特点,制定有效的专项经费管理措施,有效保障专项经费的应用价值。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应用专项经费的时候,不仅要重视社会效益,还要重视经济效益,以提高高校整体效益为主要目标。提高高校专项经费绩效管理,有助于促进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优化,同时也为高校发展决定提供有价值、可靠的数据支持,专项经费绩效管理的深度优化是为高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够提高高校的整体管理效果。

一、关于高校专项经费及其绩效管理的含义

专项经费,就是政府有关部门或学校上级部门下拨的规定用途的资金,主要用于完成要求和指定的项目。高校专项经费需要独立实施核算,保证专项专用,同时还需要学校其他部门的监督管理。根据财政部支持项目的不同,高校也将教育经费划分成科研经费、教学经费和学科建设经费等[1]。教育部对直属高校下拨的专项资金主要为六大专项经费,专项资金为高校重点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专项经费的绩效管理中新型的管理理念,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的优势,主要内容为绩效预算、资金拨款以及绩效成果评估等。高校专项经费的绩效管理人员通过制定建设目标、绩效评估体系和执行规划等操作来达到保障绩效成果的目的。绩效评估是我国财政部常用的绩效评估指标,能够针对拨发的资金做出客观的评估,将投入资金与社会发展水平联系起来,从而评估投资力度是否达到标准。绩效评估指标中的主要内容为自我发展潜力、创新能力、最佳绩效指标等。

二、高校专项经费绩效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一)专项经费无法及时到位,资金应用率较差

高校中专项资金的审批、发放等工作都是非常复杂的工作流程,在专项经费抵达学校账户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若是5月学校收到专项资金,从而之前就规划完成的建设项目以及资金应用必须在年底前完成分配,还有一些专项资金只能在当年规划项目中应用。由于时间仓促,项目结算的时候常见问题就是结余资金如何使用的问题,由于考虑未使用的资金需要回收,学校会紧急地将这笔剩余资金用掉,从而在未能做好充足准备和计划的情况下,购买了教学实验设备和工具,但是无法满足学校教学的需求,导致这笔资金的应用效率较差,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绩效评估标准不统一,导致无法合理实施监管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专项经费的合理应用率,开展资金绩效管理则是最佳的手段。当前,对高校中专项经费的规划一般只针对投入效益进行分析,注意力集中在资金投入和资金分配上,绩效评价只能流于表面,从而也无法重视预算资金的实际应用及其应用效益。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为了达到多申请专项资金,存在重申报轻执行的现象。绩效评估标准无法统一,可量化程度较差,对专项资金的应用价值和后续影响都无法给予合理的判断,导致管理对策的可执行力较差,监管起来也有很大的阻碍,最终则造成了专项经费的浪费和不合理应用情况。

(三)绩效评估数据收集难度较大,绩效评估模式参与度较低

在各高校目前应用的财政预算体系中,专项经费的工作流程包括资金申请、资金落实和资金应用等各个环节,同时还与学校财政部门、管理部门、政府部门和审计部门等有密切关系,专项资金支出和收入分布在学校的各个部门,由于信息收集时间较为仓促,从而也提高了绩效评估信息收集的难度[2]。高校内部大多都没有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估机制,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思维模式较为古板,都是机械地服从指令,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无法与上级领导积极沟通交流,工作过程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导致评估信息不够完善,也无法改善学校的预算管理现状。

(四)考核评估的时间未能合理安排,绩效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财政制度采取一年一度的项目考核模式,当年对前一年的财政结果实施验收,不过部分项目建设项目周期较长,项目执行时间接近绩效考核时间,因此绩效考核机制未能发挥作用,从而无法参与考评,导致绩效评估机制无法落实到位。在绩效考核的前期阶段,未能针对绩效考核的定量标准、定性标准和资金管理模式进行规范,也未能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奖惩机制,绩效考核结果的质量对学校发展影响较弱,从而导致绩效考核机制的重要性无法得到重视,预算管理的效果也无法达到要求。

三、在我国高校中构建专项经费绩效管理的对策

(一)构建专项经费绩效管理的原则

高校专项费用绩效管理原则的确定,西方国家认为需要按照效果性、效率性以及经济性的原则,就是说专项经费作为高校的专项费用,在投入应用中就要获取一定的成果,才能提高资金投入的效率,为高校以及社会发展提供助力。我国的高校专项经费的应用中有独特的优势,在构建绩效管理的时候,需要从以下几个原则入手:第一,内外评估结合的原则。高校专项经费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从而使绩效评估体系较为单一、枯燥,导致评估结果不具有客观性。若是只重视高校外部因素,忽略了内部因素,则无法将高校专项经费全面、系统、真实地呈现出来,也无法针对高校专项经费实施合理的评估。在构建高校专项经费绩效管理对策的时候,要保证内部和外部因素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内部评估,就是从学校内部环境的角度出发,学校中的每个学生和老师都是评估的主体,内部评价针对性较强,从而能够根据教育事业中的某个环节开展指导,从而为学校整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学校不仅要发挥内部评估的优势,还要结合外部因素的评估结果,构建完善、系统的评估体系,从而将高校专项经费应用情况及应用价值体现出来[3]。第二,考核指标要保持差异性的原则。高校专项经费的应用,涉及很多部门和人员的参与,不同的项目,资金的应用和获取的价值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评价过程中不可采取固定的手段来实施评估,考核指标差异性较大,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说,高校专项经费绩效评估中,需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类型的评估指标: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经费评估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评估体系、实验室实训室建设的评估体系、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评估体系。不同的项目纳入不同的类别中,从而实施不同的评估手段,提高评估准确度。第三,保持可操作性原则。高校专项经费绩效管理的评估,需要从多角度、多元化手段开展,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估手段,针对高校专项经费的应用情况和产生的效益实施有效评估。要保证评估过程的稳定、有序进行,工作人员在实施设计评估体系的时候,要秉承可操作性原则,完善评估流程的每个环节,避免评估体系不合理、评估程序可操作性较差等因素对评估结果造成极大的影响。相关人员在实施设计评估流程的时候,需评估多方面影响因素,以高校专项经费的应用情况创新评估手段,完善绩效管理系统,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保证管理效率和质量[4]。第四,将考核与奖惩机制相结合。专项经费绩效管理对策制定完成后会产生评估结果,是高校未来发展和长期生存的重要保障,针对评估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将评估结果与奖惩机制结合起来,不同评估结果采取不同的奖惩措施,不仅能够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还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工作效率,促进高校的专项资金都能得到合理应用,促进高校的整体发展,将专项经费的绩效管理的约束性和激励性作用发挥出来。

(二)高校专项经费绩效管理的内容

第一,针对绩效目标实施管理。保证绩效目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规范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效果。在构建项目的论证报表和申报书的时候,要针对年度绩效结果和总绩效目标实施量化,评估的时候还要考虑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的影响。第二,针对财务体系实施评估。财务体系中主要内容为预算模式,资金的投入、支出、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对策,财务情况一般从以上几点内容中体现出来,项目到位、支出情况和规划安排等,涉及的因素包括一整个年度累计的金额数以及年度发展情况等。第三,针对财政管理结果实施评估。财政管理结果的评估,将经费投入后的效益呈现出来,经费的应用情况和设备应用情况也能被完整地呈现出来,以此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5]。第四,对发展潜质的评估。针对高校发展潜质实施评估,能够将高校的债务情况和债务承受能力体现出来。静态指标内容主要是资金收入和支出增长率,分析资产与学生规模的增长率等。

(三)构建高校专项经费的绩效管理的手段

高校专项经费绩效管理方法需要根据学校运行的实际情况,从学校的专项经费特点角度分析,选择适用于本校的针对性管理方法。在实施绩效评估的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评估手段,促进各种方法的结合,才能提高高校专项经费绩效管理水平,并且针对管理成果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第一,采用“3E”评估手段。“3E”评估手段在高校专项经费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是针对专项经费的支出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水平、支出情况、支出获取效益等。这种评估手段主要是针对专项经费的资金水平进行分析,判断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分析高校专项经费的应用情况,指导高校各项工作的合理进行。第二,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估手段是在考核过程中实施多层次评估,将高校的专项经费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制定多元化的管理措施,采取递阶结构,将评估指标层、评估目标层、评价准则层按序排列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层次递进的金字塔管理模型。在层次分析的时候,实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手段,针对多因素进行对比,找到主要影响因素,在系统评估后针对层次管理模型开展科学的处理,整合专项经费绩效管理中的关键因素。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层次分析手段转变为网络层次分析手段,结合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改善高校专项经费绩效管理的工作难度,还能改善人员操作事物带来的影响,提高了专项经费绩效考核的准确度[6]。第三,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是国外发达国家行政管理中常用的绩效评估手段,在高校的专项经费绩效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评估手段,就是针对高校项目专项经费的投入、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经费预期使用效果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专项经费投入流程制定规范标准,针对经费活动应用、专项经费产出、专项经费结果等方面实施管理。

(四)完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为了保证和优化高校专项经费预算绩效管理的流程,就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对策促进教育和科研行业的发展,因此高校要构建一个完善的高校专项经费绩效管理体系,要积极发挥专项资金监管机制的作用。在绩效管理体系内部需要明确分工,保证高校各部门都能明确自身的职责,针对自身职责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高校专项经费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中,要构建一个宏观的管理部门,比如预算委员会,存在的意义就是能够为高校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针对项目制定整体规划措施。

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对专项经费的预算绩效管理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大多数高校通过绩效评估手段来规范绩效管理水平,并且专项经费的执行和管理效果实施监督,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专项费用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促进高校整体发展效果。在高校专项经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分析影响管理效果的因素,制定合理的改善对策,高校专项经费的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复杂性要求管理对策需要提高灵活性。因此高校在实施专项经费绩效管理过程中,要构建完善、有效的专项经费绩效考核指标,为高校专项经费的绩效管理提供坚实的依据,同时也为高校发展提供有价值、可靠的数据支持,专项经费绩效管理的深度优化是为高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够提高高校的整体管理效果。

猜你喜欢
专项经费专项资金评估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监督及管理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新环境下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与管理分析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新环境下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与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及审计对策
浅谈高校专项经费管理问题与对策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新预算法细化规定下高校财政专项经费管理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