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为例

2021-11-01 01:22:28方欢欢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实效性价值观

方欢欢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办公室,安徽 合肥 2316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面对不同语言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有效解决差异化、异质化带来的思想困扰,夯实学生的价值观标准,坚守国家意识形态主阵地。基于此,大学英语要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不断增强育人效果,在完成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守好思政教育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与挑战

1.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现状

首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彰显了在立德树人、培养青年学子民族文化自信、引导青年学子批判性对待西方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培养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意义重大。

其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目前更关注于教学改革研究。比如徐锦芬注重研究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材中思政元素挖掘等;杨婧注重研究如何将“四个自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精神、社会热点事件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等;还有的学者注重探索如何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他们中有的利用学习强国APP、“两微一端”等丰富教学方法;有的利用智慧职教、云班课、移动课堂等扩展延伸课堂,提升育人效果;还有的利用AR技术、VR技术以及参观博物馆等提高学生学习的体验感和实践性。

虽然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有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就难免会出现“大水漫灌”和效果欠佳的情况。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必须把学生需求和教学改革有机统一起来,在准确把握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实施“精准滴灌”,从而全面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1.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遇到了全新的考验与挑战。具体来说,一是要处理好思政元素多样化和学生思政教育个性化需求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会随时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教育“双减”政策、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回头浪”、全球新冠疫情严峻态势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只有立足于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关注点,才能精准把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找到正确的思政教育切入口。

二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现实情况与立德树人目标要求尚存较大差距。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在有效处理异域文化冲突的基础上,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首先就需要固本培元,不断强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不断增强青年学子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还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继承与弘扬、不忘本来与吸收外来等多种关系,可谓任重而道远,仍需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是统筹好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育人之间的关系。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会直面不同思潮、不同制度体系、不同价值观等的异质化考验,容易出现思想混乱的情况,因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任务更为艰巨。此外,大学英语教学课时是固定的,在课时既定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地兼顾英语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2 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必要性

2.1 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事关顺利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因此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效性则是增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关键。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在注重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关注不同类型教育对象的思政教育需求。通过精细分析,精准把握不同类型学生的思想困惑,准确融入思政教育素材,全面提高育人效果。为提高研究效果,笔者结合使用较为广泛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第三版)(以下简称“《读写教程1》”),对安徽财贸职业学院2021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进行了一次线上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通过云班课中“投票问卷”功能进行,共有2021级商务英语专业75名学生参与,发放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68份,有效率为90.6%。该问卷调查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强化了教师备课的重点,解决了学生的思想困惑,为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比如,关于“你希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于价值观、人生指引等方面的指导吗”一问时,94%的学生选择“很想有”,1%的学生选择“无所谓”,5%的学生选择“不清楚”,这体现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个性化的思政教育需求,也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二是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变化,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突破理论知识传授的范围,做到既立足于教学内容又拓宽了教学视野,从而全面提高育人效果。比如《读写教程1》Unit 5 Winning is not everything,在探讨“成功”时,可以结合学生关注的东京奥运会,让学生明白冠军固然可喜可贺,但第二、第三等其他名次也是为国争光,也是学习榜样,从而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成功的真正内涵。

2.2 强化价值观标准培育的迫切要求

课程思政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更要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文化、风俗习惯和语言思维方式等,然而全面接触外国文化和外国社会就会触碰到一些不良的西方文化,比如好莱坞大片所渲染的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较为随意的婚姻关系等,这是西方国家树立自身普适价值观的工具,与他们的现实情况不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客观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和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适时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坚定学生的价值观标准。比如在《读写教程1》Unit 4 Hero of our time教学中,可以强化集体主义、大局意识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3 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实现路径

3.1 注重学生需求是提升实效性的前提基础

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实效性需重点研究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英语教师可以从思想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思政教育、文化差异等维度,具体了解不同类型学生、不同章节课程教学等具体需求,全面准确了解学生,精准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如表1所示。比如,关于问卷调查“你希望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得到哪些指导?(多选题)”一问时,97%的学生选择“如何正确对待不同文化、不同背景和风俗习惯”,96%的学生选择“国际交往中礼仪差异的适应”,93%的学生选择“如何在翻译中正确处理东西方差异化给翻译带来的影响”,62%的学生选择选择“国际疫情发展态势”,46%的学生选择选择“文化侵蚀”。基于此,教师要着重讲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在尊重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不盲目、不随波逐流,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标准,坚定“四个自信”。

表1 课程思政教育“个性需求”分析表

3.2 强化正确价值观培育是提升实效性的核心关键

价值观是评判是非曲直的内在标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只有紧密围绕价值观塑造这个核心关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精准抓住课程思政教育根本,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通过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真实性和先进性,增进学生明辨是非、抵御不良思潮的能力,从而抓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点,提高育人的实效性。比如,在《读写教程1》Unit 4 Heros of our time教学中,既要学习袁隆平、陈薇、钟南山等模范人物,也要致敬快递小哥、保安等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鼓励大家做奋斗者、圆梦人。

其次,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定“四个自信”。面对不同文化、思维和制度差异等的冲击以及西方普适价值观、单边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的侵蚀,要在教学中大力弘扬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洪精神、建党精神等中国精神,有效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激发学生强大的内生精神动力。比如,在Unit 3 Digital campus教学中,以北斗全球组网、华为自主创新等为例,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弘扬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鼓励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如表2所示。

表2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第三版)课程思政教学探析表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实效性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