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经典红色歌曲的价值探究

2021-11-13 07:07曹士东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职生中华民族培育

曹士东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滁州 239000)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一伟大民族精神的形成需要培育与践行。当今,民族精神整体水平较高,呈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势。但当前西方思想文化、多元化价值观盛行,高职院校在高职生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生民族精神境界的稳步提升。因之,需要加强培育新时代高职生民族精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经典红色歌曲资源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元素,利用好经典歌曲资源的教化功能,对新时代高职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践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内蕴

新时代民族精神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等为内容,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精神是特定民族具有的共同的精神家园,在中华民族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演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实践性和传承性等特征,具有价值导向、社会整合、民族激励、民族凝聚等功能。共同的物质生活和实践是民族精神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扬弃”是发展民族精神的根本方法,其中,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指出,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2 “四个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进一步提炼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民族精神进一步概括为“四个伟大精神”。“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第一,伟大创造精神。在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中,思想、文化、科技、军事领域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如今,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空前高涨,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第二,伟大奋斗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发扬伟大奋斗精神,除旧布新、励精图治,开疆辟土、兴修水利,敢于涉险滩、不惧风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巨大成就。第三,伟大团结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发扬伟大团结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斗争,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赶跑了暴戾恣睢的帝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使中华民族以独立统一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第四,伟大梦想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发扬伟大梦想精神,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不仅形成了小康社会的理念,而且在追梦的路上披荆斩棘。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

总之,新时代民族精神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等为内容,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孕育、形成和发展,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丰富和完善,它是支撑中华民族的健康持续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需要青年学生将这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实践。

高职生是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群体之一,高职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全球化潮流可能削弱民族意识和归属感的大背景下,认同、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是高职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实现新发展阶段新目标、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的健康持续繁荣发展,要求包括高职生在内的青年大学生将这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熔铸在血液中。

2 经典红色歌曲资源富蕴民族精神元素

经典红色歌典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优秀歌曲,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家乡的情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爱等,积极向上、弘扬真善美,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2.1 经典红色歌典的创作离不开中华民族精神、离不开中国实践的“哺育”

红色经典歌曲中蕴含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也正是这种精神成了创作红色歌典的根本源泉”。例如,“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这首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跟着共产党走》,创作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战火纷飞的沂蒙山区抗日革命根据地。1940年6月,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文工团决定作为一首新歌向党的十九岁生日献礼。在沂南县东高庄接受任务的作曲家王久鸣和诗人沙洪,一位在十分钟完成作词,一位在十分钟内完成的作曲。正是看到老乡们把自己的热炕腾给学员们睡、请战士们给新生的婴儿起名字、冒着枪林弹雨推着小车支前、把仅有的鸡蛋给伤员吃等,让当时还只是一位年轻的八路军宣传战士沙洪真切地感受到老乡们坚决跟党走的信念。当被问到你如何做到在十分钟内写出歌词来的这一问题时,沙洪不假思索地给出答案:“这不是写出来的,是从大家伙的心中迸发出来的。”

2.2 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离不开经典红色歌曲这一独特载体

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歌曲传唱而具体、形象起来,易于接受,代代传承。例如,歌曲《保卫黄河》中的“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体现了中华儿女热爱家园、保家卫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的“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体现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御外侮、奋勇向前;歌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体现中国人民对整个民族大家庭的热爱,表达捍卫祖国尊严的勇气和决心;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中的“比铁还硬比钢还强”,体现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坚定抗战的信心;歌曲《南泥湾》中的“到处是荒山”变成“陕北的好江南”,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歌曲《歌唱祖国》中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反映中国人民爱国爱家乡、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祖国的激动心情与乐观积极的心态。经典红色歌曲承载着中华民族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具有精神激励、历史教育、审美娱乐等价值,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包含着中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渲染着浓厚的爱国情怀”,指引、激励着中华儿女永不懈怠,永不停滞。

2.3 经典红色歌曲可以激发高职生“生成”中华民族精神

优秀歌曲彰显的德育效果是任何缺乏情感基础的思想教育和呆板而枯燥的说教达不到的,只有寓德育于歌唱之中才能激起高职生的神圣情感。比如,叶佩英演唱的《我爱你,中国》能使高职生顿生爱国之情;郑绪岚演唱的《牧羊曲》可以把学生带到“野果香,山花俏,常练武,勤操劳”的情境之中;蒋大为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牡丹之歌》使人思乡、思亲;李谷一演唱的《难忘今宵》使人感到生活的温馨;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能激起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关牧村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勾起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陈力演唱的《枉凝眉》使人产生对宝黛爱情的叹息同情;李娜演唱的《好人一生平安》体现出对亲友、生活的渴望热爱;阎维文演唱的《母亲》使人产生孝敬父母之情;宋祖英演唱的《十送红军》深情地表达了苏区人民和红军的鱼水情深;杨洪基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使人慨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使人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优秀歌曲久唱不衰,它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使人心驰神往,如醉如痴,销魂摄魄,让高职生在歌曲教育的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并进一步创造美,从而提高他们的自身情操和文化修养乃至综合素质。歌曲作为一种感染力极强的艺术形式,常常能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没有这种修养,人的感情对于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会无动于衷”。每当高职生吟唱一首优美的歌曲时,必然要领略其词曲的内容,而那些或欢快,或豪迈,或激越,或高昂,或苍凉,或悲壮,或凄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内容怎能不拨动着高职生的心弦?他们那颗深藏的善良的爱心就会被唤起,他们那种丰富的神圣的情感就会被激发!

3 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加强高职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发挥好内蕴民族精神的经典红色歌曲的教化功能,引导高职生积极践行民族精神,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1 加强育人队伍建设,提升素质

培育高职生民族精神是新时代高职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关键。一方面,思政理论课堂是高职院将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阵地。因此,要找到经典红色歌曲与思政理论课内在逻辑关系,将经典红色歌曲与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厘清,不断完善更新教学内容,将经典红色歌曲引入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教学接地气、有温度,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民族精神的升华。另一方面,在高职生民族精神培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关系教育的效果,因此,优秀的教师队伍对高职生民族精神培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采取自我学习和参加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依据教学规律和学生成才成长的特点,引入经典红色歌曲有关素材,对现有教材进行创造性修订,让学生在感悟经典红色歌曲中实现质的飞跃。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邀请经典红色歌曲的研究学者、创作人员来校开展专题学术讲座,为教师将经典红色歌曲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3.2 强调职业能力,注重实用性

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相比较,职业教育更强调职业能力,注重实用性,着重培养学生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及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新时代的年轻人崇尚个性张扬本无可厚非,一些高职生却把中国经典红色歌典视为“老土”,引人深思。让高职生学会唱很容易,但要理解其意义进而据此指导自己的人生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开展知识讲座、班级或校级红歌歌唱比赛,如开展“我最喜爱的红色歌典”网络校园或班级评选等活动,让其知情意行。第一,“知”就是知道。就是让高职生知道经典红色歌曲创作的来龙去脉,明了歌曲形成相关的历史事件,拉近与歌曲的距离、了解歌曲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第二,“情”就是情感。就是喜欢上某首或多首经典红色歌曲。正是因为喜欢,才会反复歌唱。“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第三,“意”就是意志。就是决定接受什么或不接受什么精神上的态度与行动。正是这样,高职生才会自觉地接受这首经典红色歌曲及其所代表的精神文化,“礼乐并重”。第四,“行”就是行动。就是自觉地按这首经典红色歌曲所阐明或赞扬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精神文化来指导自己的人生。

3.3 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在培育高职生民族精神中,经典红色歌曲是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载体,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需要,精挑细选经典红色歌曲,设计出经典红色歌曲与培育高职生民族精神相融通的生动的教学情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例如,在教育教学中,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歌曲接龙、情景剧、微视频等方式表演经典红色歌曲,增强教学的生活气息。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的高歌猛进,深刻影响着高职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方式方法,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化经典红色歌曲在培育高职生民族精神中的运用,实现经典红色歌曲的教化功能,让高职生认知、认同和践行革命精神,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言以蔽之,在新时代“立德树人”,发挥好内蕴民族精神的经典红色歌曲之教化功能,激发其“工匠精神”,培育其民族精神,有利于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有利于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猜你喜欢
高职生中华民族培育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职教强国背景下高职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