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信平台做好新时代家园共育工作

2021-10-31 02:50王彤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15期
关键词:园所共育家园

王彤莉

近年,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工作备受瞩目。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截止至2021年5月,通过知网文献检索,发现以“幼儿园家园共育”为搜索关键词,能检索出2631条结果。以“幼儿园家长工作”为搜索关键词,检索出1485条结果。可见家园共育的价值、内容、形式、效果等问题,以成为幼教界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

一、家园共育概念

《纲要(试行)》中强调:“家长是幼儿园的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家园共育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均把自己当做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积极主动相互理解,相互配合,通过园所与家庭积极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过程。

二、家园共育的内容及形式

李生兰(2003)对上海市10个区30所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形式和内容情况开展了调查。其中,家长来园和孩子一起活动占77%;家长和教师一起组织活动占30%;家长和教师一起评价活动占17%;家长主动为幼儿园提供物品以及家长和教师一起设计活动占10%。

结合本人实践经验,目前幼儿园家园共育内容主要有:家长培训活动如家长讲座和家长会,家长参与园所或班级教学活动如开放日和亲子活动等、各种形式的家园沟通参与幼儿园决策管理的活动,如家长委员会或访谈调查等活动等。

目前,各类家园活动的开展形式以园所和老师为主导,面向的都是整个园所的家长群体。其内容往往面向大群体,互动参与机会较少,家长常常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而“你说我听”的形式难以和家长的亲身实践、育儿经验和班级具体教学情境做连接,产生进一步思考和实践的行动。这对家长建立对幼儿园的认同感、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认可和支持班级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有一定局限。

三、当前家园共育的特点

当前,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处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

(一)信息爆炸时代的家园共育

当前,我们身处网络信息资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时代。家长们可以轻易在微信等网络平台上,获得大量碎片式的育儿理论和方法的信息、快速多渠道地了解到各种不良教育事件,如虐童,体罚的新闻或自媒体报道。各种信息碎片式的交织和轰炸,家长们难以对海量信息进行分辨、解读和思考,部分家长对幼儿园有先入为主地误解,价值认同上出现偏差,影响家园共育效果。

(二)新冠疫情后的家园共育

2019年的新冠疫情,改变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联系方式。2019年和2020年,家长们难以走进入园所参与各种面对面的活动和沟通。特别是小班阶段,家长总是迫切希望了解孩子在园的游戏和生活情况,了解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保育情况,家长们对幼儿园的运作、教学活动组织方式与内容、幼儿的在园生活等情况都相对陌生。

(三)70后、80后、90后家长共舞的家园共育

二孩时代,班级家长的年龄段跨度较大,70后、80后和90后齐飞。不同时代的家长文化背景、生活经验、育儿理念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这些特点成为当代幼儿园家园共育面临的时代挑战。

首先,随着家长文化程度提高和育儿理念的更迭,家长对教育的公平透明度、幼儿的身心发展健康——尤其是认知发展、心理阴影、教育合法合理性和有效性等话题十分关注,有时容易对孩子在园情况过度解读或者“浮想联翩”,因此教育理念的沟通,成为了家园共育的首要任务;

其次,当代家庭的经济条件也比以前更好了,物质条件都比较好,育儿逐渐转向“精养”,不少家庭中对孩子的物质满足和保育程度越来越精细,不少家长误以为这就是优质教育,要求幼儿园也应该这样精养孩子。因此,科学育儿的具体做法也是家园共育的重点内容。

再次,家长工作忙碌,用快捷方便的工具解放双手的现象也越來越普遍。如琳琅满目的玩具零食、使用智能马桶、纸尿裤等。此外,年轻父母忙于工作,祖辈包办代替养育幼儿的情况也很普遍。这些细节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导致年轻一代的家长的育儿经验是不连贯或者缺失的;或者满腹网络育儿经,但实操经验少。家长容易对幼儿园的教育有“理想化”的要求,容易拿或者拿国外或不同“园情”的做法来苛责老师。老师在家园共育工作中也是需要耐心引导家长一点点地陪伴孩子成长,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对应的育儿方法。

最后,当代班级家庭结构也更加复杂了。一孩家庭、二孩家庭(剧增)、核心家庭、421家庭、保姆+421家庭等。复杂的家庭结构意味着更复杂多样的的教育质量要求、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这些都是家园共育时需要考虑到的家庭背景情况。

然而尽管挑战颇多,我们依然能发现新时代下家长有一些显著的优势特点,有利于老师做好家园共育的工作。

家长普遍认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因此,家长们比较肯定自己参与幼儿教育的主体地位,家园共育的参与度意识较高。此外,家长们和教师的关系不在是权威与顺从的关系,而慢慢转为平等互助关系。家长不再轻易盲从教师权威或做“甩手掌柜”。他们十分乐于参与班级话题和各项活动、了解班级老师的带班管理常规模式、有教育智慧的教育方法、有趣的教育内容、也乐于借鉴教师的带班方式,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对于老师的带班工作,家长也会直言不讳地提出质疑和见解等等。

简而言之,随着新时代的家长们自身条件提高,家长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要求也变高了。幼儿园需要通过有效的家园共育来沟通彼此的教育价值取向、有效的教育具体做法以及形成班级凝聚力,有了家长的配合和认同感,孩子才能有更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四、微信助力班级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

除了各种面授的家园共育形式,网络上已成为教师开展家园共育的重要渠道。而微信平台以其快捷便利,广泛使用等优势,成了家园共育工作的重要形式。如何利用好微信平台传递幼儿园的文化制度,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增强班级凝聚力成了老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巧用微信平台,能帮助教师的家园共育工作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有条理的微信常规通知

现今家长工作都比较繁忙千头万绪的。园所的各种通知,如门禁接送制度、医务室疾控通知、安全教育通知等等内容都比较多,家长有时难免有疏漏。老师可以及时利用微信班级群,把各项通知中要点、容易混淆疏漏的地方做简要整理,条理脉络上的梳理,及时发群提醒家长。能得到家园配合更具及时有效。

(二)有温度的微信公众号宣传

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已成为园所的重要宣传窗口,不少园所都会营运公众号宣传园所文化和形象。公众号的内容主要包括各园所教研活动、班级课程活动、园所大型活动、园所动向等等。但因读者主要是家长、教师和幼教同行,都是陪伴成长的主要陪伴者。公众号里应该传递一些温暖、正向的儿童观,让家长和教师都认可和乐于做个有温度有智慧的陪伴者。

因此,公众号的文案选材,文字编辑,照片质量,视频剪辑等细节的处理,应和新闻媒体平铺直叙的写实式报道有所区别,公众号的字里行间应该流露出对儿童的关爱、对教育的匠心。浸润在爱里,我们才能学会爱人,这是一个重要的导向。家长们在查阅公众号文章时,能有温度的文字被滋养和打动心扉,在阅读时感受和了解幼儿园的教育价值取向、办学质量以及获得一些教育方法,认可园所的教育理念,才更愿意积极配合园所的家园共育工作。

以我院疫情后的毕业季《毕业季——遇·彩虹 见·未来》的文案设计为例,因为疫情,我们无法像往常那样,邀请家长来园参加盛大的毕业典礼仪式。家长们一方面很理解园所防疫工作,但很希望自己孩子能在幼儿园能有仪式感的毕业,为三年幼儿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到底要怎样做才能给孩子有仪式感的毕业?让孩子们好好地和育才的朋友、老师、熟悉的一草一木做个告别呢?如何让孩子们在这场告别里再次体验爱和感恩呢?如何让这样告别能滋养到幼儿园的每一个人呢?

于是我们将1个月以来,大班级各班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和愿望,开展了每班一案的毕业系列主题活动。而公众号就各班的毕业课程特色,推出了专题报道。结果,亲切而温情的语言、儿童视角的图片,我们有温度的毕业季活动,用这样生动的形式传递给每一位家长,让家长能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园的确以匠心和爱心来呵护每位幼儿的成长。有了这样的认可,家长们自然愿意积极参与家园共育。

下文节选至我院公众号毕业季报道:因为疫情,我们无法举行大型的毕业典礼。

孩子们说,如果没有广场、盛宴、红地毯,这重要时刻该如何见证?

这一腔离愁将如何诉说?

没有关系,我们有愿望清单、回忆盒、时间囊、信件、记忆瓶子、感恩小风铃……

在这些细小而美好的仪式里,一点点地释放彼此的不舍与感恩,倍感温暖。

在小小而甜蜜的班级毕业典礼中,一起见证好友成长的里程碑时刻,和幼儿园好好说一声谢谢和再见,满怀感恩……”

从文字和图片里,我们能感受到老师们和孩子们不断生成各种细腻、生动有趣的毕业季课程活动,包括以画彩虹台历的形式感受毕业倒计时的时间概念;用水墨画的形式画下自己最喜欢的育才美景;用小海报形式记录下自己的离园小心愿;用幼儿园的自然物制作最漂亮的纪念品等,这些细小的活动因为来自幼儿的视角和心愿而牵动着千千万万家长们的心,他们看着图片,读着文字,心里满是感动!

最终,这篇传递着我们儿童视角教育理念的毕业季报道,有将近4000人的阅读量。连下一届新生家长都说,看到我们育才公众号毕业,对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和理念十分认可,为自己成为育才家长感到非常骄傲,对班级活动一定积极配合!这就是微信平台做好家园共育工作的好办法。

(四)有提炼的微信课程小结

不少家长都会喜欢看老师在微信群里發的小朋友活动照片。但家长们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自己孩子的表现上,容易忽略背后教育价值的思考。如老师活动设计意图,以及孩子们在此类游戏活动里能获得哪些经验和能力提升,老师的有效介入等。因此,老师可以在微信分享班级活动照片时,配上一小段文字说明,让家长了解本周班级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这些活动的来源和生成原因,老师和孩子们是怎样在游戏里互动的,孩子有哪些表现和有价值的反应,还有哪些延伸的活动可以让家长和孩子继续深入学习的等等。

家长有了老师这些“画龙点睛”式的提炼,才能更好看懂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与游戏背后的价值和意义,看到孩子在幼儿园和老师的良好互动以后的学习效果,看到自己有哪些具体可操作话题来参与家园共育。这样的家园沟通自然是事半功倍的。

(四)有导向的微信问题讨论

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平台,结合孩子的一些游戏活动照片、小视频,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家长参与讨论。如老师发一段小朋友在使用积木搭高时的小视频,配上问题:“来围观孩子们在研究些什么问题呢?他们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他们已经掌握了哪些技能或经验呢?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来拓宽他们的思路呢?”这类紧贴孩子活动、开放性的问题讨论,家长都愿意积极参与。从而让家长们和老师能真正成为同盟,认识到孩子的游戏绝对不是随便玩而已,孩子是在游戏和生活里学习,而家庭和幼儿园就是孩子各种经验的重要来源,家长也从老师发起的一场场问题导向的小讨论中,积累不少“孩子是有能力有自信的主动学习者”、“孩子的游戏就是学习,学习就是游戏”(下转第37版)(上接第36版)等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整个班级这种学习共同体的氛围里,获取了更多如何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过快乐而有意义童年的方法信息。

换而言之,一所好的幼儿园同时也应该是一所好的家长学校。微信上的家园共育便是家长参与这场学习重要而有效的学习途径。

(五)有对话的家长会

因为疫情,不少幼儿园都会在班级微信群里开家长会。有参与才有思考,有对话才有学习。在家长会上,老师除了向家长们展示园所制度、班级本学期课程小结和存在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课程重点、家园配合主要内容等。也可以多设计一些话题讨论环节,当家长大胆说出自己想法时,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能得到重视。同时,教师对家长的各抒己见应做适当的提炼和小结,让每一个参与的人能有更多元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最后达成一个彼此都比较任何的共识。有对话的家长会能让班级家长群体和老师、孩子们共同成长,携手前行,从消极被动的状态转为积极参与的智慧家长,认可班级文化和氛围。尤其是当班级家长南辕北辙,各方面差异较大的时候,老师更要在平日细心观察,留意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上有哪些共性的误区或者困惑,多花心思去设计家长会,让线上家长会有清晰而逐层递进的脉络,有有互动对话的空间,让每一位参与家长会的人都能在心里留下一些触动和思考的痕迹。

例如,我班(小六)第一个学期末线上家长会设计如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时常去挖掘带班教育和班级管理中的新亮点,探索工作新思路。疫情改变了家园沟通的形式,新时代的家长更加思辨求真,这些新情况都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家园共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信平台的有效互动,能让教师和家长们形成良性互动,在后继的教育教育中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伤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7-59.

[2]林举卿.“80”后家长特质裱花与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创新与改革.教育导刊,2010,12(下).

[3]李生兰.“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沟通模式探索.法制与社会,2017,8(下).

[4]肖鲜,家园合作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论坛,2017,03.

猜你喜欢
园所共育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园所引领,让农村家庭亲子阅读更有效
梦中家园
利用园所周边资源开展园本活动的思与行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温馨家园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