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帝兵 施玉玲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历史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从政治家的角度回答了“历史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他以形象的比喻阐释了历史的价值,指出历史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史学观既论证了歷史、现实与未来三者之间不可割断的纵向联系,也指出了中国历史与世界文明的横向关系,肯定了中国的历史发展曾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过重要贡献,同时也充分吸收了世界上优秀的文明成果。他不但坚持我党一脉相承的唯物史观,还基于群众史观定位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具有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史学观;群众史观;历史认识论;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D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75(2021)05-004-06
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的独特表述方式,对历史的本质、地位、作用等问题发表过诸多看法,形成了理路清晰、逻辑缜密的史学观,充分反映了他对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历史的深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的史学观已经引起学界的关注,研究重点集中于阐述他对新时代史学的影响[1]、对唯物史观的重视[2]、对中国道路话语建构的现实指导价值等[3]。本文主要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史学观作简要论述。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是什么”的回答
历史是什么?这是历史研究最基本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是什么”这一专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历史记述了前人积累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记述了他们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与智慧,记述了他们经历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4]
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历史是知识、经验与智慧的总汇,尤其是所提出的历史是智慧的总汇这一命题,更具远见卓识。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历史是“百科全书”的命题,实际上是在强调历史知识、历史经验的丰富性与广泛性特征,是对历史学的传统认识的继承和发展。唐代刘知幾提出历史记录的要求时说:“上穷王道,下掞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5]所体现的正是历史的丰富性与广泛性问题。清代郑观应曾说:“千古纲常名教,经济学问,皆从经史而出,悉由文义所生。”[6]梁启超对历史的丰富性也有强调:“言历史之广义,则非包万有而并载之,不能完成。”[7]美国詹姆斯·鲁滨孙说过:“从广义来说,一切关于人类在世界上出现以来的所做的、所想的事业与痕迹,都包括在历史范围之内……历史是研究人类过去事业的一门极其广泛的学问。”[8]尽管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学者所站的立场和角度不同,但在历史知识本身的丰富性与广泛性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却基本一致。
正是基于对历史的上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成立的两封贺信中都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9]早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就曾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0]当代学者耿云志也指出:“任何人,他要在一个领域里取得成功,都必须熟悉这一领域的历史。一个科学家若不熟知本学科的历史,他的新发明与新创造是难以设想的。从另一方面说,一个学科若还不曾建立起学科史,那门学科就是处在相当幼稚的阶段。”[11]综合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学科地位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又对历史学科作出了更科学的定位。
由于条件与环境不同,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社会发展、演进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才凸显了特定民族的特征。悠久的历史不仅仅不是负担,反而是中华民族的本色、长处和优点,甚至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丰富和完备的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这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重要标志。”[12]中华文明所孕育出来的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12]。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
二、习近平总书记论历史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将历史形象地比作是“最好的营养剂”“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清醒剂”等。他指出: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各家思想,“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13]历史上优秀的思想文化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形成了民族基因,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是其很可能没有被明确地感知而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3]170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历史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他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13]58他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所形成的高尚精神与优良作风比作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与精神族谱,“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14]。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指出,回顾和学习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15]。
历史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前提与基础。中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境,对诸多现实问题的全面把握,离不开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9]就世界范围而言,目前人类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突出问题,如恐怖主义势力蔓延,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上述现实疑难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16]。
历史还是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依据。民族自信心的建立与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认同密不可分。毛泽东也曾指出,在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17]。民国时期就有学者提出了五千年文化与树立民族信心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纪念我们祖宗五千年来为我们民族屡次奋斗的艰难,我们应该发扬我们祖宗创造的文化的美点,从这种心理当中我们才能得到民族信心。”[18]张君劢认为将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取得的成绩发扬光大,是提高民族自信力的重要途径。[19]习近平总书记清楚地阐述了我们的民族自信来源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们已经树立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无论是在民族危亡,还是在民族昌盛时期,这种自信心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稳定的成分”[20]。
历史更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四个自信”的根本是文化自信。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历史的演进与积淀。钱穆曾经说:“一国家一民族各方面各种各样的生活,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演进,历史演进,便成所谓‘文化。”[21]建立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清楚地揭示文化的本身及其规律,而这一过程离不开对历史源流、脉络、走向的梳理,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特征的探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13]164他还进一步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 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3]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恰是文化自信之源。
三、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历史时空关系的认识
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特征与发展的具体状况迥然不同。曾经所遇到过的挫折与艰辛不但没有割断中华文明传承的脉络,反而最终形成了推动中华文明继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时说:“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23]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再一次强调了中国历史纵向的延续性与统一性,“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12]。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是历史学研究绕不开的话题,司马迁、马鲁、雷蒙·阿隆等中外著名史家都曾对此作过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问题也有深刻认识,指出:“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中。”[24]同时,他又指出:“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9]他还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现状进一步阐述这一关系,“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12]。我们国家目前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也与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24]。
历史与未来也是不可割断的,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13]67他特别指出,这是历史发展本身的客观规律,不受时段与区域的制约。“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4]现实的使命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重要纽带。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的全新现实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25]56开创美好未来不可能脱离历史,“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1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5]
习近平总书记还注意到中国历史的横向问题,即其所承载的世界文化功能。他曾指出:“中国歷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以来就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4]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开幕式上说:“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13]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列举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先秦诸子学说,阐述了这些思想的世界性文化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所作过的重要贡献,“中华民族具有5 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3]39。
习近平总书记也肯定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充分吸收了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13]105-106正因为如此,他要求:“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26]他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13]406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博采各国文明之长”[9]。
四、习近平总书记一脉相承的唯物史观
历史观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对待历史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和2020年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都要求“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他所说的“正确的历史观”,其实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指出:“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2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5]56。
毛泽东曾说过:“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28]由唯物史观派生出两个支脉,“一是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原理,二是群众史观……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两大基本支柱之一。”[29]如果不能夠坚持群众史观,坚持唯物史观则无从谈起。习近平在新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时曾对中外记者公开表示:“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13]4他还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3]36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必须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5]17
习近平总书记的群众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和运用的历史观。李大钊就曾在不同场合运用群众史观来说明历史的内容与构成。“人类的真实历史,不是少数人的历史。人类种族,是由那些全靠他们自己工作的果实生存的家族的群众成立的。历史的纯正的主位,是这些群众,决不是几个伟人。”[30]“一切过去的历史,都是靠我们本身具有的人力创造出来的,不是哪个伟人、圣人给我们造的,亦不是上帝赐予我们。”[31]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者毛泽东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2]邓小平指出:“归根结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33]江泽民曾指出:“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34]胡锦涛也说过:“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35]
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坚持与继承,习近平总书记以群众史观来看待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他指出:“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5 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26]基于群众史观定位中华文明史、党史与国史,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一脉相承的唯物史观,又将这一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历史的认识以及价值、功能的定位,既有对以往成果的继承,也有明显的创新,且符合历史认识规律。更可贵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将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实践之中,贯穿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赋予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新的时代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历史的认识与定位既包含了对历史本质及其价值的静态认识,也涵盖了对中国历史的时间与空间认识,还继承与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史学观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艳秋.论习近平的时代思考——把握新时代史学的时代精神[J].史学理论研究,2020(04).
[2] 杨凤城,谢春涛.以史鉴今砥砺前行——习近平历史观述论[J].毛泽东研究,2018(06).
[3] 孙代尧.习近平文明史论述与中国道路的话语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
[4]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N].人民日报,2011-09-02.
[5] [唐]刘知幾.史通通释[M].[清]浦起龙,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92.
[6] 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04-105.
[7] 梁启超.新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94.
[8] [美]詹姆斯·哈威·鲁滨孙.新史学[M].齐思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3.
[9] 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08-24.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95.
[11] 耿云志.历史能给我们什么?[J].史学理论研究,1996(02).
[12]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4]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
[15]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N].人民日报,2016-07-02.
[16] 習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
[17]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7-668.
[18] 子固.怎样才能建立起民族的信心[J].独立评论(第105号),1934-06-17.
[19] 张君劢.菲希特《对德意志国民演讲》摘要[J].再生(第1卷第3期),1932-07-20.
[20]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23.
[21] 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钱宾四卷(下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887.
[22] 陈振凯,雷龚鸣,何美桦.习近平谈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7-13.
[23] 习近平在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
[24] 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25]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6]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
[27] 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4.
[28] 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1.
[29] 郝贵生,李俊赴.论群众史观的理论地位及其基本内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06).
[30] 李大钊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2.
[31] 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1.
[3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33]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
[34]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9.
[35]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
【责任编辑:刘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