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民校的群众动员经验初探

2021-10-31 02:51彭冠锦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彭冠锦

[摘  要]

民校具有教育功能,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动员工作的重要阵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上海地下组织以上海市立实验民众学校为中心,在沪西民校及周边地区开展以传播先进思想、为民兴利除害、团结积极分子及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动员工作,使沪西民校在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放上海、推翻国民党统治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主要探讨、总结中共在沪西民校开展群众动员的特点和经验,以期为当下党的群众动员工作提供镜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动员;沪西民校;解放战争时期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1)05-0027-08

民校,泛指民众学校、民众夜校,是平民百姓受教育之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即在上海创办工人学校和平民学校,为开展城市工人运动奠定了群众基础。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以上海市立实验民众学校为中心,发展了一批民校作为群众动员的重要基地,使民校在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地下组织在民校如何通过宣传教育来激发城市贫民的革命意识,如何让城市民众对党产生信任,怎样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使之成为战斗堡垒,这一系列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当下党的群众动员工作具有启迪作用。

上海民校的中心——市立实验民众学校设立在沪西地区。中国共产党在接管上海民校时认为,沪西民校在办学方面较上海其他地区规范、认真,尤其是市立实验民众学校是其他民校的指挥所,与中共地下组织联系密切。因此,沪西民校在上海民校中具有特殊地位与突出表现。当前学界对于沪西民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建党初期及五卅运动时期,研究对象多为沪西小沙渡工人半日学校、平民女校等中共建党初期创办的平民学校,少有学者关注沪西民校中党的群众动员工作,因此,中共地下组织在沪西民校动员民众的详细历史尚未得到有效挖掘。本文以沪西民校为研究中心,以上海市档案馆馆藏史料为基础,探究上海解放前中共地下组织通过沪西民校对群众开展教育启蒙、组织动员的方式方法,总结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对城市贫民开展动员工作的宝贵经验,以期丰富百年党史中党的群众动员工作的历史经验。

一、民校是中国共产党

开展群众动员工作的重要阵地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始终重视在城市工人和其他阶层民众中开展宣传和动员工作。党的一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便在沪西小沙渡创办工人半日学校,作为传播先进理论的窗口。党的一大后还创办了平民女校,提升妇女群众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也在长辛店通过开办劳动补习学校组织工人工作。这些平民学校成为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摇篮,也证明民校是启迪民智、提高民众文化素养与政治觉悟的有效方式。

城市贫民大多来自农村,身上蕴涵反抗与斗争因子。沪西一带是上海贫民的大本营,贫民区(也称棚户区)居民多没有固定职业,有些是因战乱、灾荒逃来上海的穷苦劳动人民,有些是本市的贫苦工人、店员、失业劳动者,大部分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居住条件极为恶劣,周边的地痞流氓与国民党反动派还经常对他们实施暴力或敲诈勒索。尽管文化水平低、思想较为落后,但经过中共地下组织的启发与动员,沪西贫民潜在的求生存、求变革的革命需求一经点燃,便转化为强大的推翻国民党腐朽统治的现实力量。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众对文化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民众学校逐步恢复。1945年8月,中共中央下达指示,要求各局、各区党委在国民党占领的大城市中积蓄力量,派遣干部前往国民党的学校中建立工作,合法团结群众,为将来的民主运动开展做好准备。中共上海市委也要求通过民校这一主要形式打入教育界、拓展革命阵地。与此同时,为装点门面、便于欺骗群众,国民政府在上海市教育局内设社会教育处,并聘请具有进步思想的无党派教育家俞庆棠(新中國成立后曾任社会教育司司长)任处长。

俞庆棠就任后,在工厂林立、棚户密集的沪西地区胶州路601号建立了上海市立实验民众学校(简称实验民校),并兼任校长。1945年10月8日,实验民校开学。实验民校分年龄、分时段为周边贫民、工人、劳动人民及其子女设置授课班级,如:2—5岁的工人子女可在“托儿所”接受全天教育,上午是6—12岁工人子女组成的“儿童教育组”的学习时间,下午1:30—4:30为已婚妇女及12—16岁男女少年所在的“妇女、少年教育组”授课,不识字的市民可参加下午4:30—6:30的“扫盲班”,晚间是16岁以上者参与的“成人教育组及补习教育组”受教育时间。实验民校的教学时间安排使其容纳了普通民校4倍以上的学生,为实验民校与社会各年龄段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对俞庆棠的统战工作成为党打开民校工作的突破口。争取到俞庆棠的支持后,中共地下组织派遣党员积极协助俞庆棠参与实验民校及其他民校的创办工作。由于俞庆棠兼任社会教育处处长及实验民校校长双重职务,实验民校自然合法地成为全市民校的中心与指挥部,以及沪西地区的革命堡垒。实验民校对全市民校起业务辅导与监督责任,教学内容与方法可以推广至全市民校。因此,各类传播进步思想的政治宣传由实验民校发布后,全市各民校也会同步发布,宣传效果增加了数十倍。

建校之初,实验民校乃至沪西地区并无党组织,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除了在实验民校内派遣党员开展工作,还通过俞庆棠在申新纺织公司从事管理岗位的关系,安排党员进入周边工厂筹建厂校,进一步扩大并巩固了党与沪西工人及劳动群众间的密切联系,建立起沪西的民校网络。党的形象通过沪西民校的发展,就此扎根于沪西工人和劳动群众心中。根据上海解放后的接管档案显示,从1945年抗战胜利到1946年初,全市民校数量从10余所发展到48所,中国共产党在校内担任主任或主要工作的达20余所,解放前夕全市市立民校总计达176所。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的民校,在集聚群众力量打击恶势力、为上海解放搜集情报、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在沪西民校中

开展群众动员工作的做法

(一)依托民众学校,传播先进思想。想要充分动员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守旧的沪西贫民,提高文化素养是前提。中共上海地下组织以实验民校为基础办学,在1947年下半年以后逐步创办棚户区民校,由点及面,进一步扩大了党对贫民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沪西贫民的文化水平。

第一,切合实际形势,灵活设置教学内容。民校教学内容适应学生需要,蕴含大量进步革命思想,选编“活的教材”,如“干干干,努力干,自己的事自己干,大家的事大家干,国家大事全国人民来干,世界大事要各国人民来干”。高年级的语文课本中包含鲁迅、茅盾、高尔基等进步作家的作品,有的民校还选印《解放日报》上的文章作为教材,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激发学生反剥削、反压迫、求解放的革命意识与使命感。

民校教师不拘泥于书本,结合实际问题和政治形势开展教学,在对群众文化水平分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以沪西公社业余夜校为例,除了初、中、高三个等级的教学班,后期还增加识字班。初级班在识字教学中融合思想启蒙教育,如讲解“口”字时,从“口”要吃饭、说话,讲到要争取民主,从而唤醒群众的民主政治意识;高级班的教学更具理论性,比如从“手”字出发,讲解劳动价值论,解释资本家如何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而发财致富,由浅入深,将群众生活与革命理论紧密结合。党员教师还利用课前时间宣讲学生关心的时事、阅读进步报刊,分析物价高涨、工人罢工等社会热点事件,学生们“听得懂、能理解、很爱听”,激发了他们对共产党的认同及对国民党的仇恨,提高了政治觉悟。

第二,贴近群众生活,政治启蒙形式活泼多样。沪西民校在课余时间通过歌舞、聊天、读书会、座谈会、实践运动等多种形式,吸引团结了大量学生。党员教师常在课后带领学生学习聂耳、冼星海的歌曲,以及其他揭露反动统治、反映解放区状况的歌曲和舞蹈。辛苦劳作后的群众调节了身心,也通过歌舞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在下课回家路上、三轮车换班点等不同场合,地下党员抓住时机与学生和周边群众聊天,潜移默化中启发教育自己的联系对象,激发积极分子为实现解放而斗争的勇气。以实验民校为例,两三年内便有百余位同学秘密入党。

中共地下组织还经常组织进步青年参加座谈会、读书会,在聊天中边提问边讨论。不仅讨论“物价为何飞涨”“我们的生活为何这样痛苦”等群众生活问题,也包括“王孝和被杀害”“《文汇报》停刊”等政治事件,还有“工人的前途在哪”“怎样团结起来斗争”等革命实践问题。读书会阅读的书籍包括《大众哲学》《甲申三百年祭》《新民主主义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涉猎哲学、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小范围的深入交流使不少参会学生积极联系自身及周围实际情况,提高了思想觉悟。

理论学习之余,民校党员教师动员学生参与现实斗争。号召学生以所在工厂工人的名义走向社会,参加爱国民主集会和群众性政治运动,如声援申新九厂工人大罢工、“六·二三”反内战大游行、三八妇女节义卖募捐等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斗争中接受教育。

第三,深入棚户群众,培养教学队伍。“小先生”制是解放前夕中共多向度开展群众工作的有效制度,“小先生”也是党在沪西贫民区教学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为扩大民校教学阵地,实验民校自1946年夏起派遣师生深入附近棚户区开展识字教育并筹备创建棚户民校,在中学补习班中选取进步学生组成“小先生”队伍,以党员为骨干,承担一定教学任务及党员发展工作。后因棚户区民校教室不敷使用,“小先生”还深入居民家中办识字班,进行教育普及。

“小先生”并非民校的专有制度,而是共产党参与创办的棚户区福利站补充师资队伍的方式。中共在贫民区创办民校的同时还在中国福利基金会等组织的帮助下建立了福利站,为周边贫民提供免费的教育和救济。“小先生”作为福利站的小老师和党的重点培养对象,常在福利站辅导少年儿童阅读书籍,为周邊贫困儿童、棚户青年教唱进步歌曲,还在棚户区协助老师举办贫困儿童读书晚班和里弄识字班。经过一定的培训锻炼,不少“小先生”可独立上课,有的还受到了宋庆龄等知名人士的赞扬与好评。

总的来看,在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的领导下,沪西民校的教学富有针对性与启发性,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既不过于艰深也不过于空泛,使学生收获大、提高快,促进了贫民对中共的正确认识,有效提升了贫民文化知识水平与思想觉悟,特别是培养锻炼了一批积极分子队伍,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二)向棚户区进军,为民兴利除害。中共地下组织要获得当地贫民的信任和拥护,提供文化教育还远远不够。对于沪西群众来说,维护生命和财产安全更为重要。党员从民众的实际需要出发,联合其他力量实行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帮助贫民改善生活和居住环境,使沪西贫民认识到民校师生是维护他们利益的群体,逐步向党组织靠拢。

第一,改善贫民区恶劣的生活环境。1947年春夏间,实验民校党支部安排党员教师胡宏达及一支“小先生”队伍前去创办棚户民校。民校以教师学生为主力,发动当地群众共同疏通了余姚路棚户区发臭淤塞已久的污水沟;为了解决棚户区没有路灯、晚上行路不便的困难,民校师生拉出了校内使用的电线,为棚户区马路及居民家中装上电灯,并建立了用电管理委员会。

第二,满足贫民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中共地下组织以实验民校的名义,与上海市儿童福利促进会在棚户区合办了江宁区第一儿童福利站,并设立幼儿园,救助贫民奶粉、淡奶、布匹、花生米、食品罐头、旧衣服、医疗用品和缝纫机等物资。为充分利用物资,中共地下组织发动当地青年妇女成立裁缝组,学习裁剪、缝制衣服,既可为群众提供衣物,又帮助妇女掌握了一项日后谋生的手段。在基督教青年会的帮助下,民校党组织还成立了诊疗站,为居民诊治一般病痛、注射防疫针。一系列切实为民服务的工作,使棚户民校在当地建立了广泛且牢固的群众基础。

第三,在斗争工作中团结凝聚群众。中国共产党通过救火、救灾、反恶霸等斗争工作树立了自身威信。

一是救火。棚户区因缺乏水源及必要消防设备而屡遭火灾。1947年9月,一名居民家中失火,民校師生不顾个人安危纷纷加入救火行列,民校医务人员也及时赶到现场为伤者治疗,最终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扑灭大火。此后,民校党组织便动员群众集资购买消防器材,动员贫民成立义务消防队,为党组织了一批群众骨干,为日后建立党组织奠定了基础。

二是救灾。1948年金家巷发生一场大火,200余户人家、1000余名贫民被迫流离失所、露宿街头。中共地下组织迅速发动周边工厂、民校开展救灾活动,提出了“穷帮穷”的口号,发起“一碗米”“一件衣”运动,动员群众为灾民捐助,并将募捐得来的物资和从儿童福利站调来的衣物、食品挨家挨户送到灾民手中。党组织一边号召灾民向火灾肇事方要求赔偿损失,一边组织群众手持简易武器和国民党反动派直接斗争,带领上百名灾民带着“求生存,不许收回地皮”“要求赔偿”的标语牌上街游行,以争取社会同情与支持。最终在斗争近1个月后取得胜利。

三是反恶霸。面对号称“沪西半边天”的流氓恶霸柏文龙,中共地下组织一边聚集群众的力量,一边对上海的上层人士及帮会人物做了大量工作,如通过儿童福利站促进会董事长联系国民政府上海市长吴国桢,让他联系警察局;通过青帮大亨杜月笙妻弟关系找到柏文龙的师父顾竹轩,让他对柏文龙加以管教。在调查访问的基础上,还组织了一批受害群众向市政府和警察局告状,并通过报纸揭露柏的罪行,制造舆论压力。为安定人心,警察局不得不将柏文龙送往游民习艺所管教,震慑了当地其他流氓。最终法院判处柏文龙2年徒刑,反恶霸斗争取得胜利。

各项关心贫民疾苦的实际行动,让沪西群众逐渐把民校师生看作自己利益的维护者,党组织取得了沪西贫民区群众的信任,群众在斗争实践中认识到团结的力量与重要性。

(三)发展党员和基层党组织,不断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通过教育与惠民工作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在沪西贫民中的影响力大大增强,以实验民校为阵地陆续建立了十几个党的基层组织,把党的影响辐射到整个沪西地区。

第一,发展实验民校师生党员,采取隐蔽措施。实验民校建校初,为建立并巩固民校阵地、防止国民党反动派控制民校,民校党组织根据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的要求,迅速改变民校教师中敌我力量的比例,发展教师党员。在胡耐秋等党员的努力下,许多共产党员及进步群众相继进入实验民校及全市其他民校任教。这些党员教师不仅在民校教师群体中处处起到榜样作用,还与进步教师广交朋友,一起参加生日会、看电影等娱乐活动。在取得进步教师的信任后,党员教师便介绍进步教师阅读进步书籍、参加募捐义卖等群众性民主运动,讨论社会政治斗争与工厂罢工形势,提高他们的觉悟。实验民校发展了一批教师党员,还将大多数中间群众团结起来。

同时,民校党组织通过学生自治会等合法组织及秘密组织兄弟姐妹团,实行学生的民主管理,既促进了学生骨干提高觉悟和办事能力,也拉近了党员与学生关系,以便开展宣传动员工作。民校后期向棚户区发展后,“小先生”队伍中的党员对外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团结和动员进步的“小先生”,发展他们加入中共地下组织,培养更多学生党员。实验民校1946年夏派出近50名“小先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为中共党员,他们的学生或加入党组织,或参加工人协会、人民保安队等党的外围组织。

1945年12月起,实验民校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在上海教育界运动委员会、工人运动委员会、学生运动委员会的指导下先后成立,并在1946年8月成立沪西民校党总支。实验民校中的教师、学生两个支部分别由教委和工委领导,断绝组织上的横向联系,防止组织遭到敌人破坏后牵连其他组织。

第二,发展棚户民校党组织及沪西地区党组织。1946年下半年起,国民政府开始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实验民校活动、镇压群众运动。为扩大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民校党组织加速开辟地区工作。一方面大力培养学生骨干,在沪西地区扩招学生,扩大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相继成立余姚路、金家巷等沪西棚户区民校,将党的阵地向附近工厂和贫民区延伸。

1947年初,原有的沪西民校党总支扩大为中共上海市教委劳工教育沪西区委员会,依托民校在附近工厂和劳动人民居住区发展党员、成立党组织。1947年秋,沪西最早的地区性党支部——余姚路棚户民校教师党支部成立,突破了此前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根据产业和职业系统建立党的组织体系的模式。随后又成立了余姚路棚户民校学生党支部、余姚路福利站党支部、中国福利基金会第一儿童福利站党支部、金家巷棚户区党支部,及统益纱厂、申新二厂和申新五厂等厂校联合党支部,党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1949年2月,中共上海市委根据中共中央上海局指示,为适应上海解放的新形势,实行按地区建立区委的组织形式,先后建立9个党的地区委员会,中共沪西区委应运而生,统一领导地区工人、学生、教师和地区贫民工作,下设学生分区委、贫民分区委(地区分区委)等共9个分区委。其中贫民分区委(地区分区委)主要负责城市贫民工作,在药水弄、小辛庄、大自鸣钟、梅芳里、英华里、时应里等贫民区又成立了8个党组织。沪西党的基层组织网络由此建立起来。

第三,成立贫民团等组织,扩大党的后备力量。1949年初沪西区委成立后,为适应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党组织自3月初起在城市贫民中建立起一个秘密的革命组织“贫民团”。贫民团未设立独立的组织系统,上无团长,下无组长,由所在的党组织统一领导,党员负责单线联系。第一批团员发展程序非常严格,被发展对象要经过多次谈话考察后,才能办理入团手续。整个程序与入党流程相似,尽可能使得贫民团在秘密环境下不易遭受破坏。后两批团员发展流程简化。2个月内,贫民团发展了700多名团员,各单位的积极分子都被吸收入团,部分团员后被发展入党。在迎接上海解放的黎明前夜,贫民团为解放军提前绘制了内容详尽的地区地图,还准备了棍棒、绳子等武器等待配合解放军。还有由党员、贫民团员、积极分子组成的消防队、纠察队、救护队等合法公开的群众组织也起到关键作用,不仅保障了中共地下组织在棚户区的工作推进,在配合解放军解放和接管上海中也做了大量工作。

自1945年成立至上海解放近4年里,实验民校教师、学生两个支部直接培養发展了地下党员100余人,还把工作深入到工厂、商店和贫民区。许多工人学生在民校中成为共产党员后,又回到工厂中团结工人群众、动员工人去民校读书,培养党的积极分子,不断扩大党的影响,使沪西42个单位有了党的力量,13个有党组织的单位发展了70多名党员和外围组织的工人协会会员。上海解放前夕,中共地下组织还和有关工厂配合,组织了人民保安队、人民宣传队和贫民团近2000人,参与了护厂斗争和许多维护社会秩序的活动,在解放沪西地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中共上海地下组织

动员城市民众的经验

(一)依靠群众、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动员的根本。毛泽东在1934年全国工农兵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重要性”,只有满足了群众的物质、精神需要,群众才能认识到党与人民呼吸相通,响应党的政治动员。早期贫民动员之所以效果不理想,一大原因是生存境况堪忧的沪西贫民首先更为关注基础物质生活条件的保证与改善。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通过服务群众赢得了尊重与信任,例如:通过改善沪西棚户区卫生与用水条件、提供基本生活物资、打击周边流氓恶霸等方式,改变了沪西贫民“吃水水不清、点灯灯不明、走路路不平、出门不太平”的生存环境;通过办识字班、福利站、诊疗所等工作,切实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在救火、救灾等重大事件发生时起到先锋与领导作用,为了群众利益奋不顾身,与沪西贫民血脉相连。相比之下,国民党只顾打内战,置人民生死于不顾,勾结流氓、侵犯群众利益的行径则激起了群众的痛恨与仇视。人民群众逐渐理解并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与任务,认识到共产党是维护他们自身利益的,因此甘愿跟随党的领导、听从党的号召与指挥。

与此同时,各项群众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协助:棚户区污水沟的疏通,打败流氓头子柏文龙,反对国民党政府趁火打劫拆迁金家巷,在“穷帮穷”的口号引导下相互帮助,建立群众组织协助解放军解放上海。这些成就的取得,建立在依靠人民群众力量的基础上。上海解放后的一份接管报告中也将“要与群众结合,才能有发展前途”作为沪西民校发展的重要经验。

由此可见,一个政党只有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将动员工作与群众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时,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拥护;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充分凝聚、组织、动员起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取得各项成就。

(二)统一战线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是动员的有效方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贫民区的革命工作既是中国共产党在群众路线的思想指导下完成的,也是在统一战线方针指导下团结各方力量推进的。

首先是做好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俞庆棠的统战工作。在做俞庆棠工作时,党组织对她的态度一是尊重、信任,二是支持她办学,三是帮助她了解中国共产党。考虑到俞庆棠信任其亲属的个人习惯特点,党组织便派遣党员胡耐秋(俞庆棠学生)、唐孝纯(俞庆棠之女,交通大学校长唐文治孙女)等人进入沪西民校做俞庆棠的统战工作。在党组织努力下,俞庆棠充分发挥其威望与社会影响,使党在实验民校的工作获得了合法外衣的掩护。

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不同阶级、社会团体对实验民校的支持。实验民校因积极推广民众教育而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吸引了国内外关心社会福利教育事业人士的关注。1946年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偕夫人来华,在中共授意下,俞庆棠利用她同宋美龄相识的条件,主动争取宋美龄与马歇尔夫人前去实验民校参观。1948年夏,民校中的党组织与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基金会第一儿童福利站建立联系,并调取物资以进一步打开党的地区工作发展。这些活动不仅加强了实验民校的合法地位,也更加有效地掩护、推进了党的群众工作。

此外,中国共产党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个人或组织建立统一战线。在与流氓柏文龙的斗争中,除了坚定地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多方面开展统战工作,利用流氓中的派系矛盾,用各种巧妙的方式动员柏文龙的师父、帮派分子顾竹轩,并团结与柏文龙平时有矛盾的保、甲长和其他流氓分子组成“反霸统一战线”,集中力量打击恶霸柏文龙。“反柏文龙斗争”的胜利,既显示了群众路线的胜利,也彰显了统一战线的威力,深刻阐释了统一战线工作应与群众工作相辅相成的道理。

(三)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群众动员的关键。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沪西地区的革命斗争中,除了实验民校的师生党支部,各个棚户区民校的基层党组织也充分发挥了其战斗堡垒作用。这些组织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将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循序渐进地开展群众动员工作,逐步成为党的坚强、有力且可靠的战斗队伍,不但使群众运动在党的领导下更加有组织、有纪律,还进一步扩大、提升了党在沪西贫民中的公信力。

沪西民校的革命斗争中还涌现出一批信仰坚定、以人民利益为先、不怕牺牲、敢于担当的共产党员,他们不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是先进典型,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也敢于冲锋在前,鼓舞更多党员、对群众切实起到感召作用。例如余姚路棚户民校教师支部骨干胡宏达,在居民家中失火、火势迅速蔓延之时,身着白色西装毅然跳进臭水沟挖淤泥救火。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行动使当地群众感受到民校师生对劳苦大众的真切关心,对共产党员产生了朴素的感激之情和依赖心理。

因此,尽管处于水深火热的生存状态,沪西贫民的政治觉悟在基层党组织与先进党员的引导下不断提升,他们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不仅能和地痞流氓、兵匪恶霸斗,甚至敢于同国民政府直接斗争,为迎接上海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共地下组织长期在棚户区进行群众动员工作,探索出了“提高文化素养与改善物质生活并举——宣传思想理论——发展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民校群众动员模式,即:为提升群众对共产党的心理认同,首先将提高群众文化素养作为群众动员的基础,同时注意把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群众动员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开展文化教育与理论宣传,有效促进广大群众对党的思想理论的理解;筑牢思想根基后,发展民校、贫民区中的积极分子为党员,有效扩大基层党组织力量。尽管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在沪西民校的群众动员只是百年来党的群众动员史中一朵微小的浪花,但这一段生动鲜活的历史却彰显了只有中国共产党可以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理,而人民群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源泉。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制度建设文献整理与研究”(20BDJ08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沈  洁)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静安区人大代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作品选登
领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
不忘初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
曲青山: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