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臣 刘恩芹
(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1)
贵州省作为民族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在这些非遗中彰显着地域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和审美,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平面构成”是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构成原理和形式美法则探索图形的形态、布局和视觉美规律,通过在平面上的图形设计与重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高校,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学生以贵州省的生源为主。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很多学生是少数民族或来自民族地区,他们对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有着深入的体验和深厚的情感,对开展贵州非遗资源和民族文化的实地调研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对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民族文化进行深入调研,学生以访谈等形式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或对民族文化领悟深刻的年长者进行了交流,有些同学开展了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对民族文化深厚的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深入了解非遗作品实物,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民间手艺人进行了深度交流,获取了大量的图片和手工技艺制作过程的视频资料,对民族文化有了深入理解和体验,这为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和非遗融入“平面构成”的创作实践奠定了知识基础。贵州非遗资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具有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实践的可行性。
“平面构成”的视觉研究主体与很多非遗的图像表现形式在视觉审美和图形表现等方面有着相通之处。“平面构成”的研究对象是图形,通过图形的点、线、面、肌理等构成元素的学习,以及均衡、对比、节奏、比例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在艺术创作中提炼自己的设计语言。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苗族蜡染、刺绣等往往以图案的形式呈现,体现了不同民族对审美规律和表现手法的独到理解,这与“平面构成”对图形的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课程目标方面,“平面构成”主要包括课程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两部分。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图形设计、形式美法则、构图法则等形成系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构成语言进行图形的创意设计,掌握平面构成的设计方法,探寻自己的设计语言。思政育人目标是通过对贵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民族文化的调查研究,学生的知识系统能够深入本土和民间,从而增强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平面构成”的创作实践中,培养学生利用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创作的创新精神;结合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文化特征,领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树立文化自信。因此,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可以将课程知识的传授、技法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价值的引领有机融合,从而达到育人目标。
结合学生前期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的调查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文化创意的教学理念,使平面构成不仅是对现代构成规律的学习和训练,更有民族文化的灵魂,引导学生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平面构成”的课程学习和创作实践。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调研中的收获与感悟融入作品设计,结合教师对文化创意理念的引导和案例参考,在作品中注入文化内涵,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文化创意的方式和深度,整个创作过程饱含着对图形表现手法和文化融入方式的思辨,文化自信在心中逐渐沉淀。例如,在对平面构成的构图法则“发射”的概念、原理和表现特征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发射”构成的设计中。联系生活中太阳光向四周的发射,学生对“发射”构成的中心点和辐射特性有了理解,并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进行画面的表现。学生将自己家乡贵州省望谟县的苗族刺绣纹样引入“发射”的构图法则中,细密的苗族刺绣纹样在“发射”的构成设计中彰显出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图1)。总之,在文化创意理念的引导下,学生在对基本概念和表现手法理解的基础上,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对平面构成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体现了自身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图1 构成设计之“发射”作者:杨海
贵州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仅丰富而且涉及的领域和门类广泛,如何在设计创作中运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化元素提取。例如,苗族蜡染应用在平面构成中,可以从苗族蜡染文化中提取出蝴蝶、鱼、鸟、枫树等图案文化元素,对其点线面元素进行归纳,有所取舍地应用于平面构成中,让文化元素成为平面构成的“点睛之笔”和“闪光点”,将非遗的文化元素巧妙地运用到平面构成的设计中,在设计语言的实践里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例如,学生在对苗族蜡染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提炼出“蝴蝶”的意象图形,再以其为单位图形,将其放置在规律性的“骨骼”中,完成平面构成之“重复”构图法则的设计(图2)。非遗在“平面构成”中的运用,要注意对非遗文化元素的提取,教师引导学生在一件作品中运用的文化元素不宜过多,这样既可以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又避免了作品中文化元素的“多”“乱”等现象,自己的设计思路也会更加清晰。
图2 构成设计之“重复”作者:王晓利
在现代设计的理念指导之下,将平面设计的方法和构成规律与非遗元素进行重构组合,以现代的方式和思考视角呈现传统的非遗元素。平面构成是基于现代设计理念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我们提取了非遗元素之后,不是对其进行完全照搬和重复,而是解构既有的知识体系,重构画面元素。例如,学生在彝族文化中提炼出“牛”这一文化元素,用点、线、面的手法创作出四个不同形态的牛头图形,结合平面构成中均衡、对比、比例、节奏等形式美法则创作出四组近似的几何图形,将四个不同形态的牛的图形分别放置在四个运用现代形式美法则创作出的几何图形背景中,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的重构,实现作者对构成设计之“近似”概念和构成法则的理解(图3)。在“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现代构成表现方式与所提取的非遗元素融汇重构,合理组织画面,注重融合的巧妙性,使得作品既有现代构成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性。
图3 构成设计之“近似”作者:肖婷婷
学生对自己家乡毕节市苗族蜡染进行了调查研究,提炼出苗族蜡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蝴蝶”“鱼”“龙”等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在苗族蜡染中是苗族的图腾,是苗族先民精神信仰的载体。学生将这些苗族蜡染纹样进行重构和现代演绎,让非遗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平面构成,完成了以“苗族刻度”为主题的综合设计作品(图4)。作品中间的时钟寓意大家不要忘记苗族蜡染纹样中的文化与精神寓意,整个时钟运用了对称与均衡的形式构成法则,时钟左上角以形状和方向的特异构成手法进行表现,增加了作品视觉的丰富性。时钟右上方有一组肌理效果的表现,用树叶拓印出富有变化的肌理,使作品增加了视觉审美上的生动感。再往右上角采用了对比、近似、特异等构成手法表现“蝴蝶”图腾的不同形态;画面左上角的“龙”图腾采用了黑白对比以及图形的近似手法表现苗族文化中的图腾。作品左下角有“鱼”图腾的图形表现,并运用点、线、面、肌理等手法表现重复、发射等构图法则,画面整体注重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的把握。学生融入苗族蜡染元素设计出富有文化创意的平面构成作品,是对苗族文化的理解和应用,在现代设计作品中不断提炼传统文化,把非遗运用到现代人的生活和更广泛的审美视野之中,通过自己的文化创意让非遗“活”起来,让苗族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弘扬。
图4 苗族刻度 作者:罗申会
在对自己家乡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桑郎镇苗族服饰调研的基础上,学生将苗族刺绣纹样运用到平面构成的设计中,形成了作品《苗绣之绘》(图5)。望谟县桑郎镇苗族服饰中的刺绣手法细密,有较为具象的花草纹样,也有抽象的几何纹样,整体风格古朴典雅。设计作品的中心部分是作者对自己调研的苗族服饰及刺绣纹样的表现,学生对这些家乡刺绣纹样的提炼和描绘饱含深厚的感情,作者以点、线、面的手法,综合运用重复、特异、对比、渐变、发射等构成法则进行作品的综合设计。不足之处是文化元素在整体设计中的融合较为生硬,对苗族刺绣纹样的结构及其与现代设计的重组表现有待继续推敲。很多学生能够结合对自己家乡民族文化的体验和调查研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融入平面构成的作品设计中,运用现代构成原理重构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的记忆与认识,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构成设计中不断传承。
图5 苗绣之绘 作者:谢明丰
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盘州市麻郎垤村这个彝族村落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这里的彝族文化。调研结束后,学生将彝族文化进行提炼,并在平面设计中加以运用,他们以“彝特”“火把节”“彝之眼”等为主题分别创作了平面构成的综合设计作品。在作品“彝特”中,以彝族民众的月琴、服饰和头饰上的纹样为传统文化元素,加上一些现代构成元素和戏曲特色进行组合重构。在这次调研中,学生了解到彝族民众十分喜爱器乐歌舞,他们往往用月琴来表达情感和爱好,在很多传统纹样中有着独特的文化寓意,综合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作品的设计和创作(图6)。学生对彝族火把节印象非常深刻,彝族民众对火有独特的情感,火是他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认为火与太阳一样重要,火是追求光明的象征,他们用火表达隆重的节日,火把节是万物成熟的时刻,所以学生将火把节的场景作为画面的中心。她还了解到彝族有自己的文字,画面中最上方中间的文字就是“吉祥如意”的意思。画面中还提炼了“牛”等文化元素,并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构成的法则之中,完成自己的文化创意作品《火把节》(图7)。作品《彝之眼》,引导我们去发现民族文化的美,画面中多处表现齿轮,学生认为齿轮是机器上常用的零件之一,通常都是相互咬合,其中一个转动,另一个就会被带着转动,比喻相互交融,生生不息(图8)。学生将彝族文化元素运用到平面构成中,在设计创作中认识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使命。
图6 彝特 作者:杨惠婷
图7 火把节 作者:肖婷婷
图8 彝之眼 作者:文泉霖
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教师对非遗融入平面设计进行了文化创意理念引导和创作实践指导。首先,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加深了自己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其次,在具体的平面构成作品中,学生将生活中熟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使平面构成作品更加富有文化内涵,也使现代平面设计的创新思维得到拓展。再次,在课程教学的阶段性总结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和作品展示,增进了彼此间知识的互补,使学生更加了解贵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民族文化,同学们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借鉴非遗元素融入平面构成的有效方法,使自己的作品设计思路不断开阔。通过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平面构成”课程教学的实践,增强了学生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在平面构成的文化创意实践中,增强了文化自信。
一是,针对学生平面构成作品中呈现的图形设计偏于具象和图案化,非遗融入平面构成的融合手法较生硬,文化元素提取存在困难等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二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可以进行更加多元的探索,除作品实体展览之外,还可以借助学习通平台开展在线作品展,借助微信平台对学生作品进行展播,让学生从观赏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设计作品,发现自己作品的特色和不足之处,学习借鉴其他同学的有效手法,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三是,不断探索更加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积极有效地教学改革,例如在作品创作手法、工具材料的创新性探索方面,以及在作品装裱等方面都可以融入新的风格和样式,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通过贵州非遗资源融入“平面构成”课程教学的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引入文化创意的理念,引导学生在考察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进入平面构成的图形创作手法、构图原理、形式美法则等的表现,对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怀,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研究热情具有积极的意义,也使学生承担起青年一代文化传承的使命,将文化传承贯穿在学生的学习、创作和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