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摘要〕如何在课堂上使学生更加完整全面地掌握《平面构成》的内容与法则,为将来个人艺术设计作品的创作打好基础,作者谈了自己对这门课程教学的构想与实践。
〔关键词〕平面构成教学改革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引入我国已有二十余年历史,我国和世界的设计教育水平和设计状况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平面构成》的实际应用也已经延伸至新媒体、新材料、光效应、仿生学、心理学等一系列新学科、新艺术。如何在课堂上使学生更加完整全面地掌握《平面构成》的内容与法则,为将来个人艺术设计作品的创作打好基础,是本次课程教学实验的构思重点。
日本著名设计师朝仓直巳在《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中提到“平面构成的终极目标即在于创造力的培养。……为培养创造力所最需的美感与构想,便需研究现代艺术、现代设计的优异成果,并有效地应用于平面设计教育之上。”
由于艺术类学生在入学前普遍历经的是写实绘画的训练,很多学生在《平面构成》课上才第一次接触到抽象形态的提取与表现,因此在具象表现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中,学生们在学习“点、线、面”上,容易产生困惑与混乱。由于事物在认识过程中有其自身的规律,运用游戏的形式设计以下“课题实验”,增加教学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活跃课堂气氛中,将教学重点潜移默化,使艺术类学生轻松地进入设计思维。
课题实验一:《寻找点、线、面》
实验方法:
1、将一个班的同学分为三组,分别命名为“点组”、“线组”和“面组”,由学生自愿选择组别。各组同学运用数码相机、扫描仪等记录工具制作、截取点、线、面的图片。以周为单位进行汇总讲评,每组作品数量不小于30张/周。
2、各周主题:第一周“寻找生活中的点、线、面”,第二周“寻找艺术作品/设计作品中的点、线、面”,第三周“实验点、线、面”自己进行创作。
实验目的:
①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点、线、面,使同学们从感性认识上接受点、线、面,了解具象与抽象,生活与审美,提取与概括等抽象艺术基本语汇之间的关系;通过寻找艺术作品/设计作品中的点、线、面,促使同学们借鉴前人和各门类艺术家的作品,从专业角度进入抽象艺术、抽象表达的世界;最后的“实验点、线、面”是同学们对抽象形态的造型法则初步了解,能够轻松地配置三个元素,自行创作抽象作品的阶段。这一阶段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验证。
②利用每周对学生作品的讲评过程,根据学生拍摄制作的点、线、面图片,将平面的构成方法(重复骨格、渐变骨格、特异骨格、聚散骨格、放射骨格)结合图片实例传授给学生。同时在三次图片讲评中,对各个构成方法不断重复、强调、加深印象,使学生获得比文字板书更直观、准确的学习经历,理解深刻,运用灵活。
③学生在图片制作、收集过程中,尝试了不同构图方法,营造出各种画面效果,留心生活、历练了发现的眼睛。教学实验促使学生去感悟艺术设计对于生活的启迪,同学们普遍反应,“发现生活的乐趣增加了。”
实验反响:
在构成方法的学习上,学生参与课题积极性很高,能够轻松掌握。正如一位同学在《课程小结》中写到:“……其中有一个以小组完成作业的环节,使我深深地感觉到了现代教育的进步性,我们走出画室,放下画笔,取而代之的是数码相机,它更便于抓住瞬间的美丽,也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处处皆是。选择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构图,同一物体也会产生神奇的不同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学起来感觉更容易了。”
学生作品:
课题实验二:
《点的游戏》
实验方法:
⒈点的选择:方法、形式、数量不限;
⒉点的排列:根据重复、渐变、特异、聚散、放射五种构成骨格对“点”进行配置组合。
实验目的:
①学生通过“点的选择”,尝试了不同的工具轨迹与表现手法,是平面构成中“工具及其轨迹与表现”这一教学内容的应用。
②学生通过“点的排列”,又实践巩固了先前所学到的“构成方法”,学以致用,一举两得。
③将“点的练习”置于“构成法则”之后,学生在做练习时避免了从前只从表现技法上单纯训练“点”的单一性,与涉及到画面组织时的盲目性。
实验反响:由于学生做这个练习时,既要考虑到表现手法,又要照顾到形式法则,因此任务的完成很具挑战性。
课题实验三:《线的游戏》
实验方法:
⒈用一张A4白纸做表格内容有:
愤怒、喜悦、平和、沮丧、人类的力量、温柔、疾病、自定义。
⒉使用铅笔,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在每一个格子里,运用线条表达你所感觉到的每个词汇的意思。
⒊注意:只允许运用铅笔线条表达(可粗可细,可徐可疾),画面内不允许出现任何实物图画或任何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⒋学生绘制完成后,对每个同学的作品进行横向对比讲评。例如:将每个同学的《愤怒》线条画放在一起,《喜悦》线条画放在一起,分别讲评。
实验目的:
①学生运用抽象线条对一些抽象的词汇进行表达,初步体验到抽象视觉语言的翻译与对照性,是平面构成抽象思维训练的第一步。
②在进入抽象思维与表达的同时,线条的限制性使用又使得同学对于“线”的情绪与语言(例如:直线的坚硬、平和、安静;曲线的温柔、自由、轻松)有了体验性的了解,完成平面构成中“线”的训练要求。
实验反响:在横向对比讲评时,大家发现每一副无限变化的线条画中蕴含了惊人的“一致”,譬如:“愤怒”的线条大多粗重,无规律;“平和”的线条则平行,舒展;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在“温柔”上画了曲线,而“人类的力量”,大家不自觉地运用了放射骨格。对比康定斯基的热抽象与蒙德里安的冷抽象,现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拉近了学生与抽象艺术的距离,转变并初步解决了美术类学生对抽象表现艺术的排斥与困惑,正如学生在课程小结里所写:“……不能不提的一点是我对抽象主义的新认识。以前在我看来抽象主义是不可理解的,有深刻内涵的,大家都欣赏不懂的作品。经过老师的讲解,发现以前的观点有很大的偏差,现在更加接受这种艺术形式了,使心中的艺术形式更丰富了,艺术领域更扩大了……”
课题实验四:《面的游戏之正负形练习》
实验方法:
⒈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图底互换的图片,帮助大家理解正形与负形;
⒉在教室里任选一处疏密关系比较得当的角落,可以是画架、桌椅等物品的交叠构成。根据实际情况,我选择了教室里悬挂的一副艺用骷髅骨架作为描绘对象;
⒊指导学生将写生对象的负形画出来,即不画外轮廓,而是描绘实体之间空间的形状。
实验目的:
①正负形的练习说到底是对图与底的把握,在造型艺术中,一副好的设计作品,其负形的形状与变化都是十分讲究与到位的,没有对于“底”的合理把握,“图”的形象也无法精益求精。
②学生通过对体与体之间空间形状的描绘,观察到体面之间的负形,加深了关于面形的感受。
实验反响:
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本课题十分具有新鲜感,应该指出,有些同学无法一下子分清“正形”与“负形”,在描绘过程中会出现思维困惑,这时需要教师的个别辅导。
学生作品:
结论
平面构成虽然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基础课程,但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课题实验依然可以焕发活力。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获得专业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学实验与课下作业完成质量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贝蒂.爱德华.《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1月
[2]王雪青.郑美京.《二维设计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6月
[3]孙志钧.李中扬.《目标与特色———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