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虹+李彪+吴雪蕾
〔摘要〕上饶广丰县道士戏历史悠久,由道士们共同创作,具有集体性、即兴性、角色繁复和变换扮演的特征。本文从世俗的视野,以其《游十殿》戏为例,去宗教神秘色彩,揭示其在当今农村社会中所起的道德教化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世俗视野道士戏游十殿
道士戏属于宗教剧的一种,中国学者马焯荣指出“所谓宗教剧,乃是泛指以各种宗教和准宗教为内容的戏剧,即以佛、道、儒以及各种民间宗教为题材的戏剧,而不是特指弘扬宗教的戏剧”[1]。刘远先生的《龙岩市民间道坛演出的戏剧———师公戏》[2]分析了龙岩市师公戏的表演形式。本文以世俗化视野阐释广丰道士戏《游十殿》的创作特征、道德教化功能及其文化内涵。
一、广丰道士戏的渊源
江西伙居道有明净派和灵宝派两路,明净派伙居道士分布于赣西高安一带,灵宝派伙居道士分布于赣东上饶、广丰、铅山等县。灵宝派道教在历史上提倡居家修道,不住观、少禁忌,可以结婚成家,道士半农半教,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广丰伙居道兼打醮、坐唱和戏曲表演,在音乐上承唐宋醮坛乐章,广纳明清地方俗曲,同时创作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道士戏,在红白喜事中都有表演,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
二、广丰道士戏《游十殿》的创作特征
(一)集体性
灵宝派道教在全国濒临消失,广丰灵宝派道教逐渐被世俗化。道士在家基本不修道,而是在民间受醮主或事主的雇佣从事各种仪式活动。道士们把这种雇佣所进行的仪式活动视作一种职业,编创身边贴近生活、风趣不失教育意义的故事以取悦观众。在道士戏的排演过程中,没有固定的导演,每个参与其中的道士既是剧本的创作者,也是全面把握剧情、配乐、道具、服饰和灯光等运作的导演,更是身临一线的演员。共同出谋划策,其中一个道士提出创意、其他道士或同意、或提出修改意见后同意,就可进入排演程序。可见其创作和编导的过程具有集体性。
(2)即兴性
宗教剧正在逐渐走出宗教的神秘性,逐步向世俗化的趋势发展。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投观众所好,取悦、有趣、赢得笑声和掌声是创作者和表演者所追求的。广丰道士戏《游十殿》在内容和角色塑造上具有其即兴创作的特点。如第一场乾元山第二幕道士领着亡灵的追逐游戏,在第二场人世间第三幕由土地婆采用快板演唱:
“谈讲广丰不走空,归了广丰到洋口,台阶和桥栏,整个中国都难有。
两百米,大方石,真真实实金刚石;十都纸,五都伞,杉溪少娘弗劳拣(gan)。”
每场道士戏都会有即兴创作的生动形象的内容,观众感到亲切。第二场人世间第一幕土地公出场时自我描述:“我外貌奇特,远看像苦瓜罢市,近看像猴子偷米,仰天像一米凹,俯首像卷桥,转侧像牛轭,岁数有九百九十八。”
(3)角色繁复
广丰道士戏根据不同的东家(事主以下称东家)情况,有的东家雇佣二十几个道士参与仪式,有的东家则最少需雇佣六个道士表演道士戏。道士戏《游十殿》涉及到的三十几个角色可以分成神仙、凡人和鬼魂三类。神仙类有真人、金吒、木吒、哪吒等,凡人类有算命先生、道童、阳判官等,鬼魂类有黑无常、白无常、阎君等,可见其繁复的角色。
(4)变换扮演
中国戏曲程式性较强,尤其是角色行当分工明确,各具表演特色,而广丰道士戏在农村社会的生态变化中繁衍出了一种新的形态,即一人表演几个角色,此文称之为角色变换。
一个道士表演多个角色。由于道士戏中角色繁多,而参与演出的道士受东家雇佣人数的限制(东家根据所能承担的费用多少决定雇佣道士的人数),常常一个道士要表演多个角色。如在广丰县泉波镇鸿旦村黄巢殿的演出中,十九位道士扮演二十八个角色;在广丰县大石乡溪边村演出中,六位道士扮演十三个角色。这就要求每个道士多才多艺、因时因地灵活多变、形象逼真地饰演好所担任的角色。
三、广丰道士戏的世俗功能
广丰道士戏的世俗功能表现在对村民的进行道德教化。在道士戏中,戏中角色将村民的林林总总缺乏道德意识的行为暴露无遗地加以数落、对其进行劝化和震慑。
(一)剖析自私自利的道德境界
道德境界,是指人们在不断追求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水平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由低级到高级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觉悟。个体的道德境界从其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他人的互动中得以显现,根据“以人划境法”[3]《游十殿》中所表现的村民的道德境界可以分成危害家庭、危害他人和危害社会的三种自私自利的道德境界。
危害家庭的自私自利道德境界。家庭是农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的三口之家、大家庭则四世、五世同堂。这种道德境界的人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游十殿》中的唱词是这样的:如第三场地府门第一幕唱词:“此等人对家庭不尽义务,不敬长辈。对父母、老人吃穿供养不足,编造言语,花嘴弄舌,挤压公婆,百般虐待。”这种道德境界的村民其家庭不睦,经常吵吵闹闹。
危害他人的自私自利道德境界。以农耕为主的乡村社区,草根阶层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家庭之外很少商品交换。危害他人的自私自利道德境界的人在与其他人交往时,目光短浅、贪图小利、损人利己,其行为令人厌恶。如第三场地府门第二幕唱词“此等人生活在乡村,以做媒为名,张口仁义道德,实则满肚男盗女娼,欺骗青年女子,说其夫逃走在外,或向此说彼,向彼说此,挑动是非,常年穿梭其间,骗尽几多妇人。”这种道德境界的村民,常常做损人利己之事。
危害社会的自私自利道德境界。有些生活略显宽裕的村民,其社交圈逐步扩大,或成乡绅、或成地方一霸、或混一官半职,善用心计、巧取豪夺,在辖区之内欺凌百姓。如第三场人世间第四幕“此等人在世之时,为官之人,贪受钱财,不理民情,闭冤不审,不替子民分忧,敲诈勒索。”这种道德境界的村民生活在乡村社区,其他村民对其深恶痛绝、敢怒不敢言。
上述三种道德境界的人,其行为还未触及法律、或法律无法制裁,但让其周围的村民或与其有过交往的村民,在心理上留下一定的阴影。道士与村民生活在同一社区,本就是左邻右舍,编创戏曲通过在社区贴近生活的道士戏的表演,唤起其良心的发现,反省其思想,从而达到教育的作用。
(二)劝化作用
所谓劝化,是指劝人为善,劝勉感化。原本佛教经文里运用较多,到了明清,各种文学作品,戏曲台词也广泛运用。“突出其道德影响和感染意义,从而对受众进行思想灌输、正反劝诫,引导受众避恶向善、积极向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4]
巧用对联进行劝化。如《游十殿》第三场地府门的第一幕对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善报恶报速报迟报终须有报。”第二幕对联“但愿回头便登是岸,何须到此悔悟前非。”这些对联用词精巧、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能劝化人心。
巧用诗歌进行劝化。《游十殿》第二场人世间“土厚自然生百福,地广可以纳千祥。”第三场地府门“日落西山又转东,劝人行善莫行凶。”“湛湛青天不可欺,举头三尺有神明。非是善恶无报应,只争来早与来迟。”第三场第一幕“得见母亲说原因,萝卜就死也甘心。财狼虎豹知恩本,岂可为人不思亲。”诗歌语言精炼、节奏感强、朗朗上口,观看过后,印象深刻。
歌咏小调激发观众的感恩情愫。《游十殿》第四场酆都城中劝化世人对父母要感恩,如《十月怀胎》小调歌词:劝人孝道“麻衣挂臂方为子,送娘上山是你儿。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不信但看簷前水,点点滴滴不差移。”《十月怀胎》这一幕表演达半小时之久,引起观众对母亲的深深思念。
(三)震慑作用
从原始社会至今,人们的行为需要规范,其途径大致有三种:良心、道德、法律。良心指人天生的善良的心地,人的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良心能起到“反省、自律、自我督查”[5]的作用,人通过换位思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道教塑造了真人、神仙、阎王等形象对恶人进行惩戒。
《游十殿》第三场地府门,亡灵通过各殿时的“所见所闻”,对灵魂起到震慑作用。戏曲是这样表演的:“此等人对家庭不尽义务,不敬长辈。对父母、老人吃穿供养不足,编造言语,花嘴弄舌,挤压公婆,百般虐待。此等恶人应打入雷打石压地狱……”从第一殿到第十殿,不同的作恶之人会受到不同的惩戒,道士戏以此影响村民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
结语
道士戏渐渐失去宗教神秘色彩,趋于世俗化。广丰道士戏《游十殿》存在于民俗之中。雇佣道士表演一场道士戏,表达东家对逝者的追念。在戏中体现生者对逝者的孝道,对年轻人或下一代人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笔者从观众层面得到反馈,观众在当下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影响下已不再相信神仙鬼怪本身,而是把《游十殿》当成动画片或聊斋来看。村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观看道士戏,灵魂得到净化和洗礼,对于当下过于浮躁、见利忘义、失去诚信、道德缺失的社会现象,道士戏起到积极的传统的忠孝和道德教育的作用。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马焯荣.元戏中的宗教剧.艺海,1999,(2):44-49
[2]刘远.龙岩市民间道坛演出的戏剧———师公戏.戏剧艺术,2000,(1):120-126
[3]韩东屏.论道德境界的划分.道德与文明,2010,(2):35-40
[4]李鸣.明清小说的“劝化”及其文本形式.贵州社会科学,2010,(12):79-82
[5]田克俭.良心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及良心的形成.道德与文明,2004,(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