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健
在2018年的全国中医药大会上,政府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对百姓来说,运用非药物疗法,一方面减少损伤,另外一方面节省费用。所谓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就是中医里一切不用药物的治疗手段。实际上传统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多种多样,包括了针灸、推拿、按摩、太极、中医情志疗法等。《黄帝内经》里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工治未病”说的就是这个。在现代中医院校教材里,叫做医疗气功。
医疗气功是中医里最有效,实用性最广的方法之一,老弱、病、残都适用。它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或者只把药物作为辅助。只要把呼吸、心态、形态做一个适當调整,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够消除疾病,使身体健康。内养功作为国家最早推广的医疗气功,养生调病方法之一,经过了近七十年的临床验证,受到公众的好评,特别对一些疑难杂症效果显著。内养功通过调息、调心、调身来内养身体的过程中,其意守丹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这一步骤也是“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一步。成败就在于意守丹田时火候的掌握。在这一步里正确的学会意守丹田,不仅能够轻松完成通督过程,还能为后续的练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道家认为,人体有三个丹田,分别是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它们分别在人的躯体上中下三个部位。一般不加上和中二字,就指的是下丹田。丹田在各种传统的功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丹田就是能长出丹的那片田地。什么叫丹?古人为了养生治病,延年益寿,采集各种物质,通过精心炼制而成的丹丸就是丹。这种精制的丹可谓是灵丹妙药,它炼之不易,求之不得,这个也叫外丹。而在传统养生功法中,整个练习的过程,身体里的感触,以及对身体的调理效果,与炼制药丸、服用药丸、以及药物的调理效果,都与炼制外丹极为相似。这样把无形的过程用有形过程来代替,比喻非常形象。身体变成了炉鼎,意念变成了火候,精气神变成了物质。人体上中下都有出丹的田,这就是丹田的含义。这里我们还要释解一下田的意义。在我们意守丹田的练习中,往往许多人反复的问丹田的位置究竟在哪?事实上,在传统的养身中,各种说法不一。如肚脐、气海、关元、会阴、命门、尾闾、直肠前膀胱后等等。可以说都不错,都能达到各自的功效。对于哪种类型的人更适合于哪种练习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哪一种功法会最适合于所有的人。而对于各自的功法来说,丹田都是有着自己规定的一个范围。它不是一的点,用田这个范围来表示最合适。意守丹田时,可以意守某一点,也可以意守某个范围。对于意念来说,一个是随意点,一个是执着点,掌握这个度也是我练习中的一个重要技能。
在内养方法中,丹田大约在关元穴的位置,为元气所聚积之处,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枢纽。所谓关元就是元气的开关,气的源头。意守丹田可使后天呼吸之气补养先天元气,元气足生命力就旺盛。所以,意守丹田可以调理百病。意守丹田是让意念在下,让当下的念头在下,念头也是当下的心火。从而改变后天所形成的“上实下虚”,有损于身体健康之状态。达到“上虚下实”先天自然的阴阳平衡之境界。
意守丹田的概念要领及操作
意守丹田
意:音+心=是心上面发出的声音,心思、心念、存想。
守:宀(内部、体内)+寸(手持器械)就是守卫内部。
丹田:可以长出丹的田地。指下丹田。脐下三寸(约四指宽)。
操作:用心念守护着丹田,使身体遵循原本的自然规则。
操作要领
当第二步骤练习丹田有了气感后,直接把呼气止于丹田。把原来的意念仅仅在呼气上面,慢慢调整为守着丹田自然呼吸。根据情况调整呼气时意念的大小。
初学者,这一步是培养正气,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一步。各种反应因人而异,千变万化。必须随时把握气机的变化,不能错过气机。我们在班上集中训练时,练习3天左右时,丹田会有一些反应,典型的反应是发热。丹田发热时,意念要减轻。
继续练习,正气充足之后,就会向下向后游走,使得会阴跳动。然后,气通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反应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但肯定是有气感的,如痛、麻、痒、热、凉、流动、气冲等,气的感觉形式是因人而异的。这些都是督脉及全身的感觉。
具体的操作是当尾闾有了气感后,就停止意守丹田,把意念放在尾闾。这时也许气就没了,也许气会继续向上行。如果气没了,就还是回来守丹田;如果气往上行,意念就跟随着气走,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气没了就再回来意守丹田。就这样反复操作。这叫意随气动。这一步的操作,必须与老师保持密切的沟通。操作不好容易偏差,或者为后面继续的练习留下一些隐患。希望大家注意。
练功反应
正确的练习一段后,会出现会阴跳动,气通督脉的过程,气通玉枕后,继续向上百汇后,下玄关,经面部到龈交穴,会有舌头麻颤,重坠、吸附感等。
调理效果
可培养正气,使人精神气爽,身体脱胎换骨,抗击疾病的能力提高。调病现象明显,身体的老病和将要发生的病都会被翻出来。慢慢被除掉。
练功的时间与前两个步骤相比较可适当增加一些。
意守丹田的注意事项
(1)练习步骤三可与步骤二交替操作
在传统养生中,这一步骤是完成筑基的关键,操作时意念要慢慢减轻。当有杂念的时候,意念适当加重,当没有了杂念时,意念要慢慢减轻,只到意念调整到,丹田似守非守的状态。找到即没有杂念或很少杂念,意念又轻。意念调整在杂念和非杂念的临界点即可,进入恬淡虚无的境界。这一步骤需要练习时间较长一些,不能急躁,要有耐心。千万不要攀比别人有了感觉而去追求某种感觉。如果状态不佳,甚至可以返回去,再练练前面的两个步骤。
(2)只意守不在乎有无感觉
其实在实际操作中,越是在乎感觉,就越不会有感觉。当以无所谓的无为方式练习时,反而就时常会出现正常的触动现象。这就是老子说的“无为就会无所不为”。甚至出现“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玄妙现象。
(3)意守用意而不要用力
练习第三部分时,对这一点会要求更高一些,正如老子说的“专气致柔能婴儿呼?”越练使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柔,越来越软,但精气神却越来越好。在这一步骤的练习里,所使用的意念强度,只能是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的30%以下。所以这个变化比较大,在心理和操作上,一定要能够调整下来。意念轻了杂念多,意念重了诱发肌肉的力量。掌握适合的这个度,就能正确的实现通督过程,并且为后续练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4)步骤三练习需要与老师保持密切沟通
在面授班里,要求学员每天练习下来,都必须写练功日记。老师需要了解到学员们在练习中,操作的具体方式和练功反应。学员自己用文字描述自己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及练习中的身体触动反应,还有当天练习中想提出的问题。这样老师就能够知道,他在实际操作中,其练习要领所掌握的程度,以及每个人的练习进展程度。因此,老师就可以因人而异地进行指导,练习者不会走什么弯路,将来回去练习也不会偏差。整体七天的训练,通督在80%~90%以上。如果大家不具备现场集中面授的条件,通过在线指导,在家里练习时,原则上把三个步骤单独练习,或者组合练习,使意念似守非守,似沉非沉即可。同样会起到调病养生的作用,只不过需要耐心,通督时间会长一点。只要能够及时与老师或师父保持沟通,相信有经验的老师和师父的正确指导,不自我、不偏执、不追求是不会出现偏差的。
结束语
这里简单介绍了内养功通督方法,以便于大家做一个初步的了解。由于篇幅的限制,还有许多的功理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练习注意事项,及其典型案例没有详细刊载。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又没有经验的老师或师父正确指导,切勿盲目练习。
编辑:若愚 woxingzhai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