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杨燕,1987年3月,女,汉族,河南郑州人,任中原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摘 要:外语学习中的输入指的是听或读。输入能够促进词汇、语法的掌握,即培养结构性日语能力;也有助于语言的实际应用,即培养功能性日语能力。在输入的过程中,接触的信息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也就是培养综合性日语能力。在日语学习初级阶段,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往往不牢固,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正确的输入引导方法,帮助学生强化学习。
关键词:输入;能力;方法;强化
一、引言
日语学习中的输入指的是听或读的日语。如果没有这种输入,学生无法培养日语能力。输出是指说或写的日语。学生要夯实日语能力,还需要有输出的机会。众所周知,关于输入有输入假设,这是Krashen提出的主张,即学习者通过接触略超过自己外语水平的可理解输入,来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输出,也有输出假设,这是Swain提出的,即学习者要提高外语能力,除了接触可理解的输入之外,说或写的输出机会也是不可缺少的。为了培養学生的日语能力,需要根据发展阶段考虑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两者的平衡。本文将考察输入与日语能力培养的关系,阐述日语学习初级阶段大量输入的必要性[1]。
二、日语能力的分类
学生具备的日语能力有结构性的、功能性的和综合性的三种类型。结构性日语能力是指,掌握了词汇和语法等基础语言知识,能够正确造句的能力。功能性日语能力指,运用基础语言知识遣词造句,并结合其他知识完成生活中要求用日语完成的课题的能力。综合日语能力包括结构性日语能力和功能性日语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能力。
结构性日语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材料,掌握语音、单词、惯用表达、语法、篇章等知识。功能性日语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将前面的语言材料用于日常生活中实际的语言活动。此外,日语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对多样的语言及文化的兴趣、置身于国际社会中身为中国人的自觉等。在结构性日语能力和功能性日语能力的基础上,加上这样的理解、兴趣、自觉、态度,这就是综合性日语能力。
三、输入培养的日语能力
日语学习中,在课堂内外学生听或读日语的活动被称为输入活动。Rost(2005)指出输入活动有两个作用,一种是“学习第二语言中的聆听方式”,另一种是“通过听来学习第二语言”[2]。前一种作用就是能够在日语中进行听的语言活动,所以就是对听的功能性日语能力的培养。后一种作用是通过听日语掌握日语的语音、词语、连语、惯用表达及语法事项,因此是对结构性日语能力的培养。
Rost的这种想法,也适用于阅读。也就是说,阅读输入活动的一个作用是“学习在第二语言中的阅读方式”,另一个作用是“通过阅读学习第二语言”。前一种作用是使学生能够进行日语阅读的语言活动,是对阅读的功能性日语能力的培养。后一种作用是阅读日语,掌握文字、符号、词、连词、惯用表达及语法事项,是对结构性日语能力的培养。
另外,渡辺在《输入理论的课堂》中提及,接触外语的语音信息和文本信息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关心和理解、生活在国际社会中对本国文化的自觉等[3]。因此,可以说在听、读的输入活动中,也有培养综合日语能力的作用。当然,输入活动也会间接地有助于口语、写作的功能性日语能力的提高。
四、输入对日语能力的强化作用
日语的专业教材中,既有专门的阅读类教材,也有专门的听力教材。如果是对外语学习适应性高的学生,能够借助教材通过阅读和听这样的输入活动,学习语言材料和语言技能,提高结构性日语能力和功能性日语能力。
但是,在现行的学时配置情况下,两堂课之间过于空缺,很多学生容易忘记上一堂课上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另外,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有太多因素影响他们集中精力去学习。常常是好不容易掌握的日语知识、技能,脱离课堂没过几天就悉数忘记。
假设将输入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能力比作“堤坝”,将影响能力稳固的因素比作“水流”,如何加固堤坝使其不被水流击溃,有以下四种方法。第一种是堤坝的一部分已经被水流冲走的时候,有必要补充砂土进行维修;第二种是堤坝松散不够结实的时候,要在原基础上添加砂土,使用重型机械将其硬化;第三种是在堤坝一端增加砂土,扩大堤坝的宽度;第四种是在原堤坝上堆泥沙,抬高堤坝以备洪水。
同理,学生在输入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尚不稳固的日语能力,教师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手法使其免于遗忘或削弱。在使用教科书的输入活动中,已经学过的词汇、语法,如果学生还没能充分掌握的话,教师有必要回到之前的学习中对其进行补充讲解,这是与第一种相同的方式,称为补充学习。另外,在一次输入活动中,学生对词汇、语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往往不够,所以要反复进行同样的输入活动,直到完全记下来为止,这是与第二种相同的方法,是反复学习。此外,通过让学生完成与教科书的输入活动相似,但不同的平行课题,也能加强学习,这就是第三种所示的扩展活动,是强化学习。最后,学生可以立足输入假设理论,致力于稍高层次的发展课题,从而强化知识和技能,使之达到比现在更高的水平,这是第四种所示的提高活动,是发展学习。作为学生自己,在课堂学习之后,也必须根据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追加补充学习、反复学习、强化学习、发展学习的输入活动。
五、日语等级考试中的能力要求
外语学习是以学习者接受目标语输入为起点,通过各种运用目标语的活动,内化该语言体系。吴(2001)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外语学习的过程,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从输入到最终内化语言信息,要经历信息输入-提取信息-记忆-输出练习这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4]。所以输入是起点,而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就是站在起点上,输入理应是应该侧重的部分。结合日语能力的不同等级的认定标准,思考从初级到高级对日语输入的要求。国际日语能力测试中对各等级的能力要求如下所示。
(一)N4
读的要求是能够阅读和理解使用基本词汇及汉字书写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文章。听的要求是能够大致听懂语速稍慢的有关日常生活的会话。要求应试者学习日语时间150个小时左右,学完初级日语课程的前半部分,掌握初级语法、100字左右的汉字、800个左右的词汇,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及读写浅易短小的文章。
(二)N3
读的要求是能够阅读和理解日常话题中表达具体内容的文章,够通过报纸的标题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难度稍高的文章,通过解释或改变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其大意。听的要求是能够大致听懂接近一般语速的有关日常生活的连贯会话,大致理解会话的具体内容及出场人物的关系等。要求应试者学习日语时间在300个小时左右,学完初级日语课程,掌握基本语法、300字左右的汉字、500个左右的词汇,具有一般会话及读写简单文章的能力。
(三)N2
读的要求是能够阅读和理解有关各类话题的报纸及杂志报导、解说、简单的评论等论点清晰的文章的内容。能够阅读有关一般话题的读物,理解上下文及表达意图。听的要求是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日语外,能够听懂接近一般语速的各种场面的连贯会话及新闻,理解上下文含义、出场人物的关系,掌握大意。要求应试者学习日语时间在600个小时左右,学完中级日语课程,掌握较高级语法、1000字左右的字、6000个左右的词汇,具有一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4]。
(四)N1
读的理解是能够阅读有关各类话题的报纸社论、评论等逻辑性稍强、抽象度高的文章,理解文章的构成及内容。能够阅读有关各类话题的深层次内容的读物,理解上下文及具体的表达意图。听的要求是能够听懂各种场合一般语速的连贯会话、新闻及讲座内容,详细理解上下文含义、出场人物的关系及内容的逻辑构成等,掌握大意。要求应试者学习日语时间在900个小时左右,掌握日语的高级语法,2000字左右的汉字、10000个左右的词汇,能满足社会交往、大学学习及基础研究。
从N4到N1能力要求逐漸从能够理解教室里的日语,提高到能够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场合的日语。从输入的角度看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首先是增加输入的数量。通过大量输入增加词汇量,巩固语法知识,扩充知识面。其次是优化输入的质量。除了教材之外还需要广泛的接触实际生活中的日语,通过接触不同场合的日语,提高使用日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补充学习、反复学习、增强学习和发展学习,巩固输入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能力。
六、结语
日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要在四年的学制内完全掌握一门语言并不容易。每个阶段都需要找准侧重点,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能力。在入门的初级阶段,大量的输入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输入活动,布置任务提高输入活动的数量,掌握引导方法优化输入活动的质量。学生也需要多接触与教科书相似的平行课题,丰富输入活动的内容,达到强化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MO). London: Longman, 1985.
[2]Michael Rost.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isten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5:122-132
[3]渡辺時夫ほか.『インプット理論の授業』三省堂, 1988.
[4]吴潜龙.关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分析[J]外语界, 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