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菲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选用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画像,成为初中生直观认识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提升具体时代特征认知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教学、教研较直接的参考资源。但诸多历史人物在其生活时代并未留下画像,其画像不乏后世作品,因绘画者常与所画作品人物生活时代距离久远。因此,在绘制时,常带有其观察前代的主客观局限性。人物服饰便是其中典型体现。
本文以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016版,2020年12月印刷本)为例,就隋唐帝王三幅画像:《隋文帝像》《唐太宗像》《武則天像》(原图分别见教材第2、6、9页,本文不再另附。下文提及“教材”,亦指此本教材),从传统服饰史角度辨析,提出一点商榷意见与建议,以就正于方家。
此三幅画所绘帝王外观形象,目前较为普及。但从传统服饰史角度分析,这三幅画像都存在问题,便是人物所着服饰与其生活时代衣着有不同程度的出入。
一、三幅画像出处
三幅画像皆非隋唐作品:《唐太宗像》为明代南薰殿藏画像作品。《隋文帝像》与《武则天像》皆为参考明代画像的再加工作品。其中《隋文帝像》兼采两种古籍中的隋文帝画象:其头冠、曲领借鉴图1(左),外衣、交领借鉴图2。在融合二者基础上修改个别细节并着彩。《武则天像》主要以图1(右)为原型,进行局部修改并着彩。
因此,教材中三幅帝王画像,参照原画像皆为明代作品。原画像创作年代已距画像人物生活年代相去甚远,虽说部分服饰元素一直延续,但其演变元素甚多。故对隋唐帝王服饰外观描绘与隋唐帝王真实服饰有一定差别。而基于原画像的再创作(教材所载《隋文帝像》《武则天像》),则不同程度出现了新差别。
二、基于传统服饰史的辨析
1.隋文帝服饰
教材画像中,隋文帝所着服饰,为帝王冕服中的衮冕。
冕服属清代以前帝王礼服系列,衮冕为冕服一种,由冕、衮衣、裳、舄及配饰组成。隋文帝即位当年,即下令变革北周冠服制度。大臣裴政进奏:“乃有立夏衮衣,以赤为质,迎秋平冕,用白成形,既越典章,须革其谬……今请冠及冕,色并用玄……”隋文帝准奏。于是定衮冕为:
垂白珠十有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黈纩充耳,玉笄。玄衣,纁裳。衣,山、龙、华虫、火、宗彝五章;裳,藻、粉米、黼、黻四章(笔者按:点校本误标点作“藻、粉、米、黼黻四章”。特此订正)。衣重宗彝,裳重黼黻,为十二等……[3]
可知,开皇冠服制度改革包括废止前代冕服的赤衣、白冕,新定衮冕形制等。开皇新制衮冕与教材画像的衮冕色彩有显著区别。具体如下:
教材画像冕板、衮衣以黄为主色,兼有其他配饰颜色。虽据史料记载,隋唐皇帝常着黄袍,但一般为便装、戎装、常朝服,而衮冕属参加祭祀、大朝会等重大活动时穿用的礼服。北周时虽有包括“黄衣黄冕”在内的“十二冕”,但隋文帝即位当年即被废除。在他看来,此等重要服饰“须合礼经”[4],于是命人考订古礼经史,改为“玄衣玄冕”。此后至明代,皇帝冕与衮衣以玄或青为主色,非此主色之形象,更多出现在唐以后的文艺作品中,与实际制度有别。教材画像着彩可能受此类文艺作品或自隋开始皇帝常着黄袍现象的影响,与开皇制度的“玄衣玄冕”差别较大。而旒珠五彩,亦非开皇制度。
2.唐太宗服饰
教材所载《唐太宗像》虽为明代作品,但服饰展现出显著的唐元素。《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唐太宗时常服制度为:“赤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5]教材画像中幞头(即折上头巾)、黄袍、带、靴搭配与此记载相类似。这应与作者创作时部分唐代背景画像等作品传世及唐代服饰部分元素传承相关。
唐代服饰不少元素为五代十国、宋、元、明不同程度继承。如唐时幞头、袍衫、革带、皮靴搭配的穿着方式,一直流行至明代。尤其明初,朱元璋令复唐制衣冠。故明初君臣常服,颇具唐风。
但另一方面,有唐一代,衣冠制度屡有变化。即便明代衣冠制度中的唐元素可提供参考依据,但因距唐时代久远,资料有限,加之期间冠服制度明显变化,唐代特定时期服饰诸多细节便难以复原。尤其明代画师在创作初唐背景作品时,便不免借鉴流传但已变化的“唐制”。
教材画像中服饰体现较为明显。其与南薰殿藏明太祖朱元璋画像(即教材第66页《朱元璋像》)服饰风格接近:皆有红色交领中衣、团龙纹等元素。团龙纹虽配色有别,但构图及在上身位置一致。革带亦高度相似。因此,《唐太宗像》中的服饰极可能借鉴了明代皇帝服饰元素。
而考诸文献、唐陶俑、画像等,初唐服饰与教材《唐太宗像》存在显著区别:
(1)初唐皇帝所戴幞头为软脚,巾脚于脑后自然下垂;《唐太宗像》则为硬脚支撑上翘效果;
(2)初唐圆领袍内中衣非交领,《唐太宗像》则为交领;
(3)皇帝圆领袍无团龙纹。龙纹虽已用于冕服,但未见其用于皇帝圆领袍的证据。《唐太宗像》圆领袍则有团龙纹。
3.武则天服饰
作为教材所载《武则天像》参考来源的图1(右),未着彩,武则天戴凤冠,着交领衣,配方心曲领。此图应为作者综合宋、明帝后服饰绘制:凤冠形制应借鉴自宋、明皇后凤冠;衣配方心曲领应借鉴自宋、明皇帝绛纱袍配方心曲领(但此图武则天衣肩加团花纹、披帛,则为绛纱袍所无,当为借鉴自艺术化的绘画、雕塑等作品)。而教材所载《武则天像》加以改绘、简化:凤冠加龙,取消衣肩团花纹与披帛,衣着整体纹饰更简约,方心曲领、腰带等部件描绘则不如原图规整。改绘后着彩。
按唐制,皇后着三等衣(袆衣、鞠衣、钿钗礼衣)时,所戴冠有花无凤,即“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6]。大体形制可参考初唐萧后冠复原品[7]。
因此,教材画像与图1(右)的武则天头冠皆与唐制存在显著出入。而教材画像衣色近浅橙,若按唐制皇帝标准,则与绛纱袍深红色有别;若按唐制皇后标准,既接近“黄罗为之”的鞠衣,亦可作“通用杂色”的钿钗礼衣。但其革带颜色未如制度规定“随衣色”[8],且仍搭配宋、明特征的方心曲领。故改绘着彩后,其时代特征表现与原图各有千秋。
因此,教材三幅画像中帝王服饰,按人物生活时代衡量,不同程度存在着色、搭配、纹饰等问题。
三、画像选用建议
此前,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在同版不同批次印刷时,陆续替换过几幅画像。如七年级上册(2016版)后续印刷时,就对首次印刷本的《秦始皇像》做过替换,即将原彩色画像换为他版未着彩画像,很大程度便是基于服饰严谨度考虑。按此标准,笔者认为,七年级下册(2016版)隋唐帝王画像,可根据各自情况斟酌换用。就现有资源中,从服饰及其他元素进行比较、考证,选用更符合史料记载的人物画像。本文仅就服饰方面尝试提出建议。
唐代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中,即有隋文帝画像(图3),其“玄衣玄冕”特征明显,无论从外观色调,还是从衣着搭配,都更贴近《隋书·礼仪七》记载。因此,笔者认为,教材改用《历代帝王图》版隋文帝像更合适。
阎立本另一幅作品《步辇图》(详见教材第15页)相较教材《唐太宗像》,唐太宗服饰风格更近初唐:(1)幞头脚更具自然下垂效果;(2)圆领袍无团龙纹;(3)中衣非交领。教材将《步辇图》作为第3课《盛唐气象》中“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资料。可能考虑画像已用于此处,或非唐太宗独立画像,故未选作《唐太宗像》。但笔者认为,就向读者展现贞观时代人物外观形象而言,《步辇图》要比南薰殿画像更合适。
至于唐人所绘武则天画像,目前未有定论。据相关学者考证,唐代画师张萱《唐后行从图》中的“唐后”(图4)即武则天。但此画现存本是否为张萱所绘原画风格,尚存争议。或说其为宋摹本,或说其为明代甚至更晚作品。
“唐后”所着衣裳配饰,为冕服制式。按唐制,冕服为帝王、群臣重要礼服,而内、外命妇皆不着冕服。据此,“唐后”当非一般内命妇,其为武则天的可能性极大。且服饰色彩整体接近唐制衮冕的“玄衣纁裳”或“深青衣纁裳”[9]。只是未按制度规定戴冕,而戴有护耳的紅色高帽,上缀禽、珠饰,结合此图较为写实风格判断,此帽当非臆造。有观点认为是红色九凤皮弁冠[10]。笔者认为,此帽从其长护耳与尖圆高顶看,亦不排除借鉴胡帽元素可能。
基于《唐后行从图》争议,笔者认为,若从服饰角度考虑,教材《武则天像》处理需谨慎斟酌。可暂不选用《唐后行从图》。而教材画像与图1(右)各有千秋:图1(右)可避免教材画像服色搭配带来的问题(之前教材上册《秦始皇像》换用亦有此原因),但其加团花纹、搭披帛的衣着,则不及教材画像写实。因此,基于现有资料,可换用图1(右),或暂不换用,待有武则天更确切写实形象时,再予换用。
四、结语
综上,笔者认为,教材选用中国古代人物画像时,可综合比较多个版本,尽量对其中诸如服饰等具体而明显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更严谨考证,选用与历史人物时代特色更贴近的作品作为人物画像。若有争议,可考虑选用符合时代元素较多、较明显的版本,以使学生对具体传统元素及其搭配形成更准确认知。耳濡目染,也利于其破除通过其他文艺作品形成的固化思维与具体误解,逐渐深入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性与具体元素的多样性,亦可为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提供更可靠的直观资料。
【注释】
[1][明]朱天然:《历代古人像赞》,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年,第59、65页。
[2][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人物二》,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原刊本,第34页。
[3][4][唐]魏徵、令狐德棻:《隋书·礼仪七》,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254、253页。
[5][6][8][后晋]刘昫等:《旧唐书·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38、1955、1955页。
[7]详见“扬眉剑舞:萧后的凤冠上为何没有凤,https://www.douban.com/note/597308636/,2016-12-16”。
[9]唐制衮服上衣颜色,《旧唐书·舆服志》记载为“玄”,《新唐书·车服志》记载为“深青”。详见[后晋]刘昫等:《旧唐书·舆服志》,第1936页;[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车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5页。
[10]朱绍良:《唐后行从图考析》,《收藏家》2017年第1期,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