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雨
从国际视野来看,当前各国博物馆均十分重视博物馆教育之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致力于运用各种手段满足不同阶层团体或个人利用博物馆资源学习的需求,特别是积极探索、创新辅助学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参观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多数公众寻求学习机会、补充所需知识、达成终身教育目标等最普遍的一种利用博物馆资源自我学习和获取教育的途径。对于不少公众而言,完全看懂一个陈列展览并从中受益并不简单。因为无论是历史博物馆还是艺术博物馆抑或是自然及科技博物馆,每一个展览都有其专业背景或与展品所属学科相关的专业背景。为了让观众读懂、看懂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和展品,国外不少博物馆在展品说明、展览简介、智能讲解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以此提高观众了解与欣赏展览的能力,帮助观众将展品与自己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拥有实质性的收获。
大英博物馆要求展览必须满足观众的需要:从原因的探索到提供专门的、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每个展览和展厅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相关背景;每件展品对主题的说明,是通过展览的结构性版面来实现的,包括展牌、标签以及其他信息系统;所有的文字说明均应便于阅读,电子导览应易于听懂;博物馆展出的实物要注重其完整性,信息必须是可靠的、最新的。
欧美博物馆十分重视艺术教育。他们从严格且高标准的艺术教育工作人员资质审查入手,以此保证艺术教育的有效性。美国博物馆把拥有美学、美术批判、美术教育、美术史、人文、美术创作等美术相关领域的一科或多科硕士学位,拥有能够将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等理论运用于艺术教育并展现出教师专业技能等,视为从事博物馆艺术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资质。而要想获得法国卢浮宫博物院传统艺术导览资格,则需具备硕士或同等学历,或罗浮宫学院三年级资格,此外还须提交一篇论文或相关文章,通过艺术史考试,并在卢浮宫做满10个月的无薪义务导览等。
欧美博物馆尤其重视利用博物馆资源辅助学校教学。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景观法》规定,文化遗产部、教育大学研究部及各地方政府,应当缔结协定,协调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和场所,与属于国家教育系统的各种类型和各水平层次的学校缔结特别协定,为学校教育提供教学资源,发展教学节目。奥地利维也纳市教育局设有艺术教育专员,负责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将博物馆的最新展览信息向各学校和有关专业课教师转达,提出参观建议。不少欧美博物馆积极地研究开发与学校课程相关的辅助教材,丰富学校教学内容和手段;提供博物馆内具有教育性的标本、模型及相关资源,支持学校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
美国加州劳伦斯科学博物馆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研究所合作编写的《数学与方程式》教材帮助一些家长和学生克服了数学恐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波士顿科学博物馆的“科学宝盒设计入门研习营”,帮助学校教师从寻求适合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从事实验及培养兴趣等方面入手,掌握利用博物馆资源设计辅助课堂教学教材的技能。
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机构——美国史密森研究院的不少做法为我国博物馆教育带来启发。为了让全美各级各类学校能够更好地利用史密森研究院庞大而丰富的博物馆资源,除了鼓励下属各馆举办各种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研习活动、到校服务、巡回展出、出版刊物、设置探索室或自然学习中心外,史密森研究院还专门成立了中小学部,负责教师培训、学生实习、主题夏令营活动以及出版辅导性教材和信息服务。通过课程规划设计和其他相关方式,将史密森博物馆机构的资源以课程形式提供给华盛顿特区以及其他地区各中小学校。
史密森认为,中小学相关课程教师在学生参观、利用博物馆资源获得直观、真实的教育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艺术修养与科学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博物馆教育延伸到学校的桥梁。为此,在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史密森研究院都会举办教师培训班指导训练他们如何利用史密森研究院的教育资源,提升其将博物馆资源运用于教学工作的能力。参加培训班的教师可选择史密森所属的任何一个博物馆进行实习。培训期间,教师会同博物馆教育人员一起工作,研究课程教材的编写,共同探讨博物馆辅助学校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新理念等,討论相关课程教师的需求。
史密森研究院中小学部举办的主题夏令营活动也很有特点。他们曾举办过一个面向华盛顿特区公立学校,共有200位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及70位教师参加的为期十五天的主题夏令营活动。活动主题为“爬虫类、两栖类与恐龙”,活动内容包括:探索远古时代的两栖类、爬虫类及恐龙;栖息地研究;解剖比较两栖类、爬虫类与人类的相似性。活动方法为:观察活体与标本;查询资料;记录与分析科学资源;访谈博物馆的专业人员等。通过博物馆特有的学习环境与资源,帮助学生形成对爬虫类、两栖类与恐龙的认知,同时训练他们观察、阅读、查找资料、口头表达、写作等学习技能,引导学生形成团队合作观念。教师则因与学生的共同活动,更加清楚该如何依据展览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何更好地利用博物馆资源。
国外不少博物馆为不同年龄段人群组织策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伦敦科学博物馆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三的18:45—22:00,一般都会为成年人举行名为“LATES”的综合科普教育活动,包括参观、主题讲座、动手制作、观看电影等内容。美国老史德桥村生活史博物馆曾为高中生举办过一个为期两天的研习营,主题为“1830年与现代家庭生活之比较”,活动内容与方式主要有:通过观看早期英国的影像资料,阅读150年前的信函、日记等相关文献,拜访老史德桥村的家庭,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传统习俗等,探究1830年的家庭生活;设计问卷,调查自己及其他四个家庭,阅读馆方提供的统计资料,分析比较过去与现在家庭结构的差异;出演情景剧,扮演和诠释家庭角色(需事先阅读自己要扮演角色的日记和相关文献),体认1830年的家庭角色及其功能;依据自己的访谈调查以及阅读文献所获得的信息,撰写一个有关老史德桥村过去家庭生活的故事大纲,并在再次拜访老史德桥村家庭、听取建议的基础上细化故事。由此形成深度学习的闭环。
博物馆教育是由藏品及相关资源与博物馆目标决定的,有别于学校等教育机构,它以遗产教育和物证教育为本质特征,以体认与体验教育、发现与探索教育为主要形式,具有包容性、丰富性、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渗透性和富有感染力等特点,通过各种可以促进受众真实经验的活动,使公众、藏品与理念互动;提供经验与材料,使受众能够在活动中实验、推想和整理出属于自己的认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博物馆可以从国外一些成功的博物馆教育案例中获得启发。但在借鉴参考国外博物馆教育活动经验时不能仅停留于表象和形式,应从制度设计与安排着手,让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与博物馆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为了保证和支持博物馆教育的有效性、实效性,亟须建设一支既拥有与藏品所属学科相关的高学历又具备教育学能力和博物馆学能力的专职博物馆教育的人才队伍。
责任编辑:曹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