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制”管理,保育员也有“春天”

2021-10-29 01:09杨飞飞陆琼艳
教育家 2021年41期
关键词:小先生制研训保育员

杨飞飞 陆琼艳

作为一所拥有近三十年办园历史的公办市一级幼儿园,上海市宝山区小鸽子幼稚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形成了“一园两部”的办学格局,但新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两部园所的硬件设施不同、空间区域不一致、新旧人员素养发展不均衡,致使后勤保障队伍不时发生矛盾,影响了幼儿园的整体发展。我们尝试激发保育员的自主发展意识,找到适合他们的特色发展之路。

基于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理论的学习,我们发现“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对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于是,我们创新生态化管理模式,将保育员队伍纳入幼儿园整体发展的管理系统,培养具有正确育儿观、价值追求的保育员,让保育员得到人文关怀,自主生长。

建立“小先生”工作室,构筑“小先生制”管理运作模式。“小先生制”是采取小孩教小孩的方法,倡导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基于对保育员工作的调研,我们发现不同背景、不同能力、不同个性的保育员都渴望被尊重、被认可,乐于凸显个人能力。我们将“小先生制”的教育理念与保育员自我生长需求相融合,建立保育员“小先生”工作室,形成自下而上、灵活的创新性管理运作模式。

过程支持,强化协作,保障工作室有效运作。为激活保育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小先生”工作室高效运作,我们下放监管职责,承担起服务型支撑和引领性管理的双重职责。

重心下移,给保育员自由呼吸的空气。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由保育员根据自己的专长领取相应的“小先生”项目,例如,一餐两点、午睡、盥洗室等护理。领取项目后,该保育员成为项目的“先生”,要首先完成“备课”,不仅备自己操作的那部分,还要学会指导他人。在同伴式指导的过程中,管理层重心下移,由“先生”评价整个项目的效果,当保育员给自己的项目打上合格分后,再由管理层给予评价。由于是由同伴进行指导,对于易紧张、不善交流的保育员来说,更能获得理解。同时,在同伴式互助学习的过程中,保育员会为了更规范,主动征求同伴的意见、主动向保健老师请教,形成主动、互动、生动的工作局面。更重要的是,在“小先生制”管理模式下,保育员得到了自由和自主的学习过程,就像有了自然呼吸的空气,实操水平不断提高。

搭建平台,给保育员滋养身心的土壤。保育员往往缺乏自信和职业认同感,我们以团队建设为助推器,成立了“妈妈老师舞团”“妈妈老师合唱团”及“舌尖上的美食”等社团。每个社团都有两名“先生”,成为社团的核心力量。在教师节庆祝会、年终交流展示活动中,总能看到“先生”,身心的平衡使归属感悄悄地降临在每个保育员身上。舞台成了每个保育员获得滋养的肥沃土壤。

研训结合,给保育员灿烂充足的阳光。在做“小先生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新手保育员与经验型保育员在实践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于是,我們采用研训结合的方式引领其成长。一般情况下,由保健老师当“大先生”、经验型保育员当“小先生”,“小先生”可自主召集伙伴开展研讨。例如,不同物品消毒方式的适切性、幼儿的自主性行为等。在研训过程中,保育员得到了充足的“光照”,在个人和团队发展之间不断产生共振,形成良性生态圈。

实践证明,从核心管理逐步走向自我管理是可行的,希望“小先生制”的管理模式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王妍妍

猜你喜欢
小先生制研训保育员
漳州市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探究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推动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探索
“小先生制”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谈学生班级管理自制制度
让儿童教儿童“小先生制”之混龄活动理念实施研究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以“小先生制”为载体建构校园自治文化
德国汉堡市将增加幼儿园保育员
有效的组织保障是抓好“联片研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