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培芳 赵会霞 李大玮 王博航 逄淑涛* 石甲斌
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城市智慧应急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作为城市应急救治的公共资源,其供需动态等应被视为城市智慧应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2018 年,青岛市按照分类推进的指导原则,构建了从“血管到血管”的全过程、全方位、无缝衔接的城市一体化输血管理智慧云平台。
依照平台应用属性,可分为五个层级,不同层级可根据授权进行权限内输血管理以及业务信息和个人信息查询。见图1。
城市一体化输血管理智慧云平台属于城市智慧应急管理云平台的子系统。根据献血者招募、健康查询、便民就医等,可与市居民健康智慧云平台关联;为紧急调配血液,与市交通智慧云平台互通;为便于进行献血量统计、信息查询、献血表彰以及用血费用返还等,与山东省、国家输血管理智慧云平台互联。
根据线上线下组成,平台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包含从采供血机构到患者输血全过程的业务、质量、院感、信息、智能化设备,如组建物联网的射频识别标签(电子标签)、射频识别仪、智能化血液储存库(冰箱冰柜)、血液智能运输箱、无人值守发血冰箱等。软件部分即信息云平台。信息云平台按机构可划分为血站智慧云、医院智慧云、输血质控云三部分。血站智慧云涵盖献血者招募的精准化客服平台、智能血液采集信息系统、血液检测信息系统、血液制备信息系统、血液存储智能化系统、输血质量控制信息平台等。医院智慧云包含输血科血液接收、存储智慧系统以及电子配血、HIS、LIS、手麻系统、护理信息系统等。输血质控云是全市输血管理信息平台,将献血者到用血者整体输血管理纳入系统,通过指标体系建立,融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管理办法以及护理管理要求,结合采供血机构技术核查,形成从“血管到血管”的质量监控一体化平台。
图1 青岛城市一体化输血管理智慧云平台
信息云平台按管理和使用需求层次可划分为信息云、物联云和质控云。信息云采集并融合血站、医院以及居民健康等信息系统。其中,血站和医院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兼容普通条码识别技术,可实时了解城市血液大库存、血站血液库存、医院血液库存及调配动态等。
物联云基于射频技术的血液存储设备、GPS定位血液运送系统以及血站与医院冷链监控系统等综合收集信息,实现血液实时定位、血液库存、温度监控、急诊血液及调配血液实时运送等。医院内部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血液转运箱、血液冷藏箱、无人值守自助发血冰箱等,可实现医院内血库前移与床边取血输血。
质控云通过血站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物联、冷链与后勤管理系统等采集大数据,进行云计算,对血站、医院重要输血质量管理指标(包含院感监测等)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发现质量风险点,分析判断风险性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城市一体化输血管理智慧云平台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2016年,青岛市血液招募信息平台建成启用。平台运用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以电话语音为媒介,为献血者提供精准化、规范化、个性化的“一站式”延伸关爱服务。随后,智慧献血快速推进。2019年,青岛市智能献血屋建设纳入青岛市政府市办实事,献血者自助填写献血登记表系统启用。2020年,新建、改建智慧献血屋9处,实现智能机器人引导、智能迎宾、智能测温、人脸识别等功能。
2017年,青岛市用血血费报销实现网上办理,与医院信息系统互通,实现用血者“零跑腿”办理费用报销业务。占城市用血量80%以上的22家医院实现了血液费用院内直接报销,并开通省内、省外用血报销返还功能。
链接献血者和用血者信息平台,通过手机APP实现献血预约、地址导航、血液检测结果、献血足迹以及用血信息、报销费用等查询。2020年,青岛市中心血站献血信息与青岛市“慧医APP”对接,市民在“慧医APP”中生成个人“电子健康卡”,既可以预约挂号、查看核酸检测结果、互联网就医,又可以查看自首次献血到现在的每次献血日期、时间、献血种类、献血量、累计献血量及挽救患者人次、所捐献血液检测结果等。
2020年,血液物联网智慧云平台启动,连接血站与用血医院血液物联网智能配送平台,关联医院订单的出库血液,同时与智能血液冷藏箱进行扫码关联,送血司机扫码送血箱,配送全程实现冷链监控、GPS定位等。同年,完成智能化血液存储系统建设,电子标签在血液放行端启用,改进了输血科粘贴射频识别标签模式,有利于城市用血医院物联网推广应用。
青岛市现有97家用血医院,其中三级医院26家、二级医院56家、一级医院15家,全部实现输血信息联网管理。截至2020年,已有14家医院实现血液物联和血库前移。
城市一体化输血管理智慧云平台是城市智慧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其可以对城市整体用血信息进行分析,特别是在采血淡季,能够根据医院订单、医院库存和血站库存进行血液供需动态分析,发布血液需求,并根据医院库存和收治患者用血急诊级别进行评估,确保把血液输给最需要的患者。在灾害和急救送血时,物流配送可根据外接城市交通智慧云推荐最佳路线,争取赢得抢救时间。物联云可以实时监控到每一袋血液的空间位置、保存温度、存储时间等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备血,血液前移到用血科室或者患者床旁,改变了“现取现输”模式。程聪等报道称,实现血库前移,患者术中用血从发起申请到输注由20 min缩短到不足2 min,处于物联、冷链监控下的未使用血液可退回血库,实现了血液“零报废”[1-2]。通过智慧云供货平台,可对血液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质量风险的设备、耗材和试剂等,及时评估并改进。突发公共灾害时,基于血液采集、用血需求、医院库存及血站库存等,结合灾害种类和性质,对用血种类、数量进行科学预判和提前准备,为智慧应急指挥者提供了辅助决策,从而降低了指挥风险。
城市一体化输血管理智慧云平台是关联到整个城市输血管理安全的网络平台,其信息系统一旦受到破坏会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因此,该平台在使用前进行了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对网络物理、平台、系统、数据及管理安全等由专业公司进行测评后启用。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批准发布的“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标准”,该平台属于三级,即安全标记保护级,在公安部门备案,每年开展测评。
城市一体化输血管理智慧云平台从设计到应用、提升还需要不断验证和完善。其物联网系统先从医院开始,由用血医院打印后粘贴在血袋上,增加了用血医院的工作量。目前,血站物联网已启用,由血站在血液放行环节粘贴电子标签,医院直接接收,不需要自行关联电子标签。未来,电子标签应从血液采集环节开始,在血液源头启用物联,真正实现从献血者到用血者的血液信息、定位、保存、冷链等监控。
自2012年我国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至今,全国已有100多个试点城市和区、镇在政府支持和主导下开展智慧城市云平台建设。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占据重要地位,更需要顶层设计[3]。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互联网+医疗健康”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工业4.0时代、5G+医疗健康为城市智慧应急管理和城市输血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但采供血机构和用血医院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信息系统,进行积极主动融合联通,才是推进城市一体化输血管理智慧云平台建设的最有效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