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勤
摘 要:在现代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分级指导多次出现在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当中。分级概念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根本,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分级指导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兴趣,能满足不同朗读水平的学生的发展,从而使课堂效果大大提升。本文基于分级指导的教学模式,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进行研究,同时提出相关技巧。
关键词:朗读教学;分级指导;初中语文
引言:朗读是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课改的标准下,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时,要有创新能力,从新颖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的总体学习能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课堂的朗读教学活动中,对不同水平学生进行分级指导,促进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发展,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原则及相关训练
(一)掌握朗读技巧,加强声音训练
朗读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首先需要对学生的普通话发音进行指导。在发音方面,要吐字清晰,准确有力,声调明确,并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掌握好声音的节奏、重音和停顿。一定的节奏感,抑扬顿挫的声调,速度的快慢都是标准朗读不可缺少的因素。最后需要教师对学生发音方面进行指导,需要教师对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进行训练。教师要细致到每一步的教学指导,从而学生能容易吸收知识。教师要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悉心指导学生朗读,采用正确有效的教学。
(二)加强朗读过程中语言及非语言性的指导
首先,朗读表现技巧、情感处理技巧等是语言性指导的重要内容。朗读时,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朗读的人只是呆呆地读,只会使阅读过程很无趣,也不能直接表达原始作者的思想和感受。因此,学生的朗读技能应该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流露出来,以加深他们对文章的含义和情感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就可以运用调整过的声音表达文章的魅力。朗读者必须熟悉文章的情感效应,尽可能表现出同理心,培养感情,阅读时注意节奏和力量。除非朗读者对文章原文相关的信息有深入的了解,否则读到的文章只会令人感到不舒服。其次,朗读者的声音力量、肢体动作、服装道具等也属于非语言性指导的范畴。在朗读的全过程中,适当的肢体动作能够促进朗读的进程,增强情感,加强朗读者和听众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进程中,通过肢体动作指导,可以改善学生的姿态和行为,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同时,老师具备良好的肢体动作等技能也会使课堂氛围更加和谐,从而学生更能专注于课堂。在朗读过程中增加背景音乐更能增添出良好的效果和气氛,并且能够辅助朗读者情感流露,引领听众进入的朗读者的豐富世界。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分级指导方法
(一)角色与情感统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分级指导要由简到繁,并且内容要层层递进[1]。为弥补教材中的缺陷,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程度,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采用分级指导。教师在分析了教材之后,可以将循序渐进和跳跃式的教学模式合理结合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例如,在学习《黄河颂》时,要求学生先进行全文通读,阅读完之后,才能理解作者的思想并了解其中的深意和故事。然后教师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可以发现这是一篇歌颂黄河的朗诵词。通过描写黄河的历史、外貌和英雄气魄来表达作者对黄河的热爱及磅礴的爱国激情。因为这是一首组朗诵词,需要作者有强烈的节奏的抑扬顿挫,才能表达出这组词当中的大气磅礴和慷慨激昂。通过这篇文章的朗读,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作者的思想情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阅读与朗读统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要以阅读为根本,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根据文章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来指导教学。朗读是技巧性的技能,而不是生拉硬拽,卖弄学识。不能在不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朗读,那样只会让听众觉得违和感很强。在朗读指导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加入阅读技巧,展现文章魅力[2]。
(三)感受与技巧并存
情感是朗读技巧中的最重要的导向,内在的感受可以通过的朗读技巧呈现出来[3]。当学生对于文章的情感的把握已经游刃有余时,自然在朗读的时候就可以轻易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指导朗读教学中,着重与学生一起分析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尽力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的时候,教师通过分析奠定了全文沉稳柔和的基调。从而在朗读时要保持一种对世俗之物无欲无求的闲适自然以及自豪之感。
结束语:总之,在进行朗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初中阶段的教学模式,计划好自己的目标,并将目标落实在整个初中教学阶段。就朗读教学,教师需要从根源的方向考虑到问题的所在,制定长期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将教学落实到最基础的地方,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从而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2:24-26.
[2]张德云.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4:26-28.
[3]张宗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5:21-23.